【摘 要】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它與社會、環境聯系十分密切,環境污染與環境保護往往都含有一定的化學因素,寓環境保護教育于化學教學之中是每位化學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結合教材內容進行環保教育,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結合化學實驗進行環保教育,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環保教育,強化學生的環保意識。
【關鍵詞】化學 環保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1)12-0149-01
環境保護問題是人類面臨的三大問題(人口、能源、環境)之一,地球環境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人類能否繼續生存下去的關鍵。環境問題是我國非常嚴峻的形勢問題。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它與社會、環境聯系十分密切,環境污染與環境保護往往都含有一定的化學因素,寓環境保護教育于化學教學之中是每位化學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這不僅是教學大綱的要求,更是提高學生素質,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
一 結合教材內容進行環保教育,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在中學化學教材中,涉及環保知識的內容不少,怎樣才能把這些內容的教學與環境保護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就應做到適時、適當。如在學習了“硫及其化合物”的知識后,介紹“酸雨”的成分:硫酸(H2SO4)、硝酸(HNO3),有機酸等。形成:含硫、氮燃料的燃燒,化工生產中廢氣的任意排放。指出在全世界大氣二氧化硫含量最高、空氣污染最嚴重的10個城市中,我國的沈陽、西安、北京就占了3個。我國每年因空氣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達68億元,“酸雨”已遍布我國22個省、市、自治區,西南地區尤為嚴重,柳州、重慶等地的酸雨曾使樹木葉片枯黃,提前脫落,小麥、水稻死苗。不僅如此,古跡、橋梁等建筑物都會遭受酸雨的破壞,造成巨大的損失。在中學教材,中還有很多知識點與環保教育緊密結合,如:硝酸、鹽類水解、原電池、硬水軟化、煉鐵煉鋼、石油煉制和煤的綜合利用等。同時強調環境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使學生明白,為了不讓環境污染威脅人類自身的生存,就一定要保護環境。只要我們在日常教育中注意把知識性教育與環保教育相結合,學生的環保意識就會點點積累,逐步深化。
二 結合化學實驗進行環保教育,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化學實驗教學不僅可以使學生觀察到用語言難以表達清楚的清晰實驗現象,增強直觀的感性認識,而且能培養學生觀察、描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實驗必定會涉及有害、有毒的物質,從某種意義上講,學校中環境污染主要來源于化學實驗,因此,在演示實驗中應強調尾氣的吸收處理體驗環保。如在制取硫化氫、二氧化硫、氯氣、氯化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氨氣、一氧化碳等氣體時,一定要通過演示實驗講清吸收的原因(有害氣體不允許直接排放到大氣中),強調尾氣吸收的重要性,使學生深刻地認識到,只要涉及氣體的制備問題就應考慮尾氣的處理。同時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可以設計一些實驗,讓學生在設計實驗過程中,充分利用實驗手段與加強環境意識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從自我動手中構思、設計環保裝置,讓學生從接受環保教育階段上升到動手保護環境的自覺境界。這種教育控制中的自控方法,使學生控制了自己的心理活動和行為動作,這就能把自控轉化為他控,形成對環境保護的興趣和愛好。同時學生設計的過程就是防治污染問題的過程,更是認識到變廢為寶,化害為利,開展綜合利用的過程。如:(1)用CO還原CuO時,過量的CO應以點燃的方式及時除去。(2)合成硫酸時,過量的SO2、SO2應以氨水吸收再加以利用。(3)合成硝酸時,過量的NO、NO2應以NaOH吸收再加以回收。(4)制取硝基苯等揮發性較強的有毒物質時,應安裝一個冷凝管回流有毒氣體。化學實驗教學中要力求用最少的藥品,獲得最佳的實驗效果,最大限度地減少環境污染。但許多學生在實驗過程中不考慮藥品的用量,秉承越多越好的原則,搞得實驗室“毒氣”彌漫,這就需要教師加以指導,使學生逐漸在化學實驗中樹立“用最少的藥品,獲得最佳的實驗效果”的意識,最大限度地減少廢棄物的產生,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防止使用過量藥品實驗體驗。目前,在常規實驗中,藥品用量較多不僅會造成浪費,還會污染環境。因此,在實驗中用玻璃管彎制各種可加熱的替代實驗儀器、點滴版等進行微型系列實驗。這種方法藥品用量少、反應產物少、操作安全,實驗不會造成危險,對環境的污染程度較輕,同時也達到了實驗的目的。如硝酸銀溶液和稀鹽酸的反應,要求學生不用試管做實驗,而是改用點滴版,實驗時只需取一滴稀鹽酸在孔穴處,在取一滴硝酸銀溶液滴在孔穴處,立即可見白色沉淀生成,然后取一滴稀硝酸滴入沉淀中,沉淀不溶解。通過實驗,學生很容易得出結論:稀鹽酸與硝酸銀反應生成不溶于稀硝酸得白色沉淀,操作中不僅收到了良好的實驗效果,而且把化學實驗與環境教育有機結合、滲透,進一步增強了學生的環保體驗。此外,一些難度較大、毒性較強、時間較長的有機演示實驗,采用實驗錄像替代,既可以使學生獲得有關實驗的感性認識,達到演示實驗的效果,也可以減少環境污染。
三 結合生活實際進行環保教育,強化學生的環保意識
僅僅在化學教學中講世界的環境狀況、中國環境的狀況,有時還不能使學生有切膚之感,似乎還有“空對空”之虞。對此,在環境教育中加入生活中發生的問題,無疑將會使之更切合實際,更能激起學生的共鳴,也使學生深刻體會到搞旅游開發的同時,還應做好對環境的保護工作。我還指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上街體會,學生們紛紛報告自己的發現:“助動車、汽車愈來愈多,尾氣污染日益嚴重,尤其是一些助動車及未加尾氣吸收裝置的柴油車,一開起來就黑煙滾滾”。這些耳聞目染的環境現狀都是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的良好素材。通過這些看得見、聽得到的素材,使學生更加的增強了對環境的保護意識,讓學生了解到國家和地方政府及環保部門對環境治理問題的重視程度。
總之,化學教師要結合本學科,靈活運用各種手段、各種方法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由小看大,由點到面,從身邊小事到社會中去,樹立民族的責任心和主人翁的責任意識。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