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思維是一種有條件、有步驟、有根據、漸進式的思維方式,是借助于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所進行的思考活動。邏輯思維能力主要體現在:對數學事物和數學材料的觀察、比較,對數學概念和數學命題的分析、綜合、抽象和概括;對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歸納、演繹、類比、分解、組合等活動,所表現在正確性、準確性、嚴謹性、完備性、敏捷性、深刻性、創造性及其自覺水平上;特別體現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所表現在闡述自己的思想和觀點的準確性、邏輯性水平上。它是一種重要的數學能力,可從以下幾方面加以培養:
一 重視思維過程的組織
要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就必須把自己融入到對所學數學內容的分析和綜合、比較和對照、抽象和概括、判斷和推理等思維的過程中。我們要重視下列思維過程的組織:
1.通過感性材料,組織從感性到理性的抽象概括
從具體的感性表象向抽象的理性思考啟動,是邏輯思維的顯著特征。隨著我們對具體材料感知數量的增多、程度的增強,邏輯思維也就會逐漸增強。因此,在學習和生活中,通過對感性材料從感知到抽象的活動過程體驗,可以幫助我們建立、理解新的概念。
2.積極嘗試知識遷移,推進舊知識向新知識轉化的過程
數學教學過程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系統地、間接地學習前人知識的過程,而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會對知識的積極遷移,推進舊知識向新知識轉化的過程,是學生繼承前人經驗的一條捷徑。
3.強化練習,促進從一般到個別的運用
學習數學時、了解概念,認識原理,掌握方法,不僅要經歷從個別到一般的發展過程,而且要從一般回到個別,即把一般的規律運用于解決個別的問題,也就是伴隨思維過程而發生的知識具體化過程。因此,首先要加強基本練習,注重基本原理的理解。其次要加強變式練習,使自己在不同的數學意境中實現知識的具體化,進而獲得一般概括的理解。再次要重視練習中的比較,使自己獲得更為具體、更為精確的認識。最后要加強實踐操作練習,積極進行“動作思維”。
4.通過對知識分類、整理,促進思維的系統化
根據老師的指導,可經常把所學的知識,按照一定的標準或特點進行梳理、分類、整合,這樣可以使自己的認知組成某種序列,形成一定的結構,結成一個整體,從而促進思維的系統化。
5.加強語言訓練
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與使用語言的能力是密不可分的。俗話說:“想得清才能說得清,說得清更想得清。”我們在學習過程中要時刻提醒自己用準確的、完整的、精煉的、清晰的、前后連貫的語言表達思維的結果。要嚴格要求自己,對于自己言語上的缺陷,不能等閑視之,應及時糾正。
二 重視尋求正確思維方向的訓練
1.要認識到思維的方向問題,邏輯思維具有多向性
應從以下幾點入手:(1)順向性。這種思維是以問題的某一條件與某一答案的聯系為基礎進行的,其方向只集中于某一個方面,對問題也只有一種正確答案。也就是思維時直接利用已有的條件,通過概括和推理,得出正確結論的思維方法。(2)逆向性。與順向性思維方法相反,逆向性思維是從問題出發,尋求與問題相關聯的條件,并從一個方面起作用的單向聯想,變為從兩個方面起作用的雙向聯想的思維方法。(3)橫向性。這種思維是以所給的知識為中心,從局部或側面進行探索,把問題變換成另一種情況,這需要喚起我們對已有知識的回憶,溝通知識的內在聯系,從而開闊思路。(4)散向性。即發散思維。它的思維方式與集中思維相反,是從不同的角度、方向和側面進行思考,因而產生多種的、新穎的設想和答案。
2.學會尋求正確思維方向的方法
培養邏輯思維能力,不僅要認識到思維的方向性,更要學會尋求正確思維方向的科學方法。(1)自己尋找并認真感受老師精心設計思維的感性材料。思維的感性材料,就是指用以實物直觀或具體表象進行思維的材料。教師會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并對感性材料進行精心地設計和巧妙地安排,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作為學生要積極配合老師,盡量使自己順利地實現由感知向抽象的轉化。(2)依據基礎知識進行思維活動。數學基礎知識包括概念、公式、定義、法則等。學生依據上述知識思考問題,便可以尋求到正確的思維方向。(3)聯系舊知識,進行聯想和類比。舊知識是思維的基礎,思維是通向新知的橋梁。由舊知識進行聯想和類比,是尋求正確思維方向的有效途徑。聯想和類比,就是把兩種相近或相似的知識或問題進行比較,找到彼此的聯系和區別,進而對所探索的問題找到正確的答案。(4)反復訓練,培養思維的多向性。思維能力培養,不是靠一兩次的練習、訓練所能奏效的,需要反復訓練,多次實踐才能完成。由于目前大多數人思維方向是單一的,存在某種思維定勢,所以不僅需要反復訓練,而且要注重從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問題,培養思維的多向性。
三 重視對良好思維品質的培養
思維品質將直接影響著思維能力的強弱,因此,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必須重視良好思維品質的培養。
1.培養思維敏捷性和靈活性
學習中要充分重視教材中的例題和練習題,多考慮“還可怎樣算”、“怎樣算更快”、“解題的思路方法是什么”等問題,通過聯想和類比,拓寬思路,選擇最佳思路,從而培養思維的敏捷性和靈活性。
2.培養思維的廣闊性和深刻性
學習中應注意知識之間的聯系,以培養思維的廣闊性和深刻性。
3.培養思維的獨立性和創造性
學習中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和借助形象思維的參與,培養思維的獨立性和創造性。教材例題中,前面的多是為學習新知識起鋪墊作用,后面的則是為已獲得知識的鞏固、加深。因此,對前面例題學習的重點是對原理的理解,對后面例題的學習則應側重于實踐。之后的練習應進一步加深、拓展、發展。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