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鉛球項目對學生的素質和技術都有很高的要求,而且在體育教學中的訓練占有相當大的比重,但是鉛球的技術很不容易被掌握,這使學生和教師都很頭疼,學生的運動成績不理想,影響了學生的考試成績。本文對比探討了如何掌握推鉛球的技術要領,從而提高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成績。
【關鍵詞】推鉛球 技術要領 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80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1)12-0155-01
教師在教學當中要明確教學的目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要示范推鉛球技術的動作和方法的要領,從而讓學生認清動作的技術結構。對于協調性比較好的同學就比較容易掌握技術要領,但是對于那些協調性不好的學生就很難掌握,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方式的訓練。教學方式方法很重要,但是和諧的師生關系也很重要,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消除學生的抵觸心理,還可以對學習差的學生進行特殊指導,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由于推鉛球動作的身體姿勢,運動軌跡以及用力的順序都不同,所以,學生在掌握鉛球技術時會遇到很多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改變鉛球技術的定勢來解決這些問題,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更快,更好地掌握推鉛球的技術要領。
一 分段教學
在剛開始的教學當中,教師要抓住主要環節,不過多強調細節。鉛球的最后用力才是技術的關鍵所在,在教學中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時間來練習,而且要能多示范,讓學生看清楚用力的部位和環節。教師要精講,簡明扼要,學生才能夠很好地理解;還要多練,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要求學生多練習來體會動作的要領,糾正學生錯誤的動作。對比正確的動作和錯誤的動作,讓學生領會正確動作的概念。在分化教學階段,幫助學生掌握推鉛球技術的細節,要求學生用力蹬地,快速移動,對學生提出嚴格的要求,加速學生掌握正確的運動技能。最后一個階段是鞏固以及運用的階段,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加強學生已經定型的鉛球技能,學生要反復練習,對各種動作技能進行強化,熟能生巧。
二 加強力量的練習
力量的訓練是基礎的訓練,關系到鉛球的整個動作能否順利完成,在這一階段是學生力量素質的關鍵環節,要努力訓練,才可以提高學生的力量素質。可以讓學生采取不同的姿勢進行臂部的訓練,比如俯臥撐、推墻壁或腳高于頭部的手屈伸。在訓練的時候,學生的手指相對伸臂要迅速,要有力,才能取得好的訓練效果。還可以加強上肢、下肢、軀干以及腹肌部位的訓練,比如持啞鈴或杠鈴跳舉;快速做俯臥撐;負重仰臥起坐;持重物斜屈身;背拋實心球或鉛球;推高練習。教師要讓學生掌握投擲的要領,掌握正確的技術要領,才能夠取得好的成績。可以做以下練習:在原地做側面和正面的模仿練習,要求學生掌握鉛球正確的放置位置,讓學生利用上坡和下坡跑來改進推鉛球的技術動作。
三 掌握原地側向推鉛球技術
學生掌握了原地側向推鉛球技術后,才會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首先,根據學生的力量來進行不同姿勢的曲臂練習,兩人一組,掌心相對,練習推手,要求伸臂的動作要快。其次,兩人一組,后面的同學拉住前面同學的左手,稍微用力,使前面同學做出蹬地轉髖的動作,保持15秒左右,讓學生感受推鉛球的用力順序。在練習中,教師要能夠隨時糾正學生的錯誤動作,并讓學生反復訓練,形成良好的動作基礎。最后,要求學生進行徒手模仿練習,讓學生練習三個動作:“蹬地送髖”、“起體制動”、“送看推球”。讓學生體會各個動作環節的肌肉感并適時地疊加,直到完成整個動作。
持球的練習要求把鉛球放在指根,掌心不能觸球,把鉛球放在鎖窩處,大拇指朝下,抬起肘關節,放松。推高的練習:前方設定一定高度的橫桿,學生正面推鉛球過桿,要把握好出手的角度,出手的速度,注意上下肢的協調性。撥指的練習:左手壓住右手中間三指,右手盡力前推,要求肘關節抬起,有正確的出手角度,38°~42°之間。
四 掌握側向墊步推鉛球技術
墊步是為了使鉛球在出手的瞬間能夠獲得最大的初速度,在教學過程中要抓住墊步與最后用力的銜接這一關鍵。徒手墊步的時候要求重心穩,腳步移動快速且有力。要求蹬地有力,兩腿同時用力,而且要求幾乎同時落地。持球進行墊步練習的時候,教師要能夠及時糾正錯誤,幫助學生克服心理上的障礙。在掌握原地推鉛球和墊步的基礎上側向墊步推鉛球,就會起到事半點功倍的效果。分解動作到整個動作再分解動作,學生對技術的掌握就更扎實,技能才能不斷地提高,形成比較穩定的動力定型。
鉛球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活動,也是體育運動中重要的比賽項目,所以,鉛球運動在教學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我們應該積極培養學生對鉛球的興趣,提高學生的體能。
參考文獻
[1]鄭亞平、周玉斌、章柳云.對投擲項目最后用力軀干三維運動特征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1(2)
[2]李岳峰、李亞俊、李再興.對提高鉛球滑步與最后用力快速銜接的專項訓練手段的研究[J].湖北體育科技,2004(2)
[3]白光斌、龔銳.我國優秀女子鉛球運動員于鑫、程小燕背向滑步推鉛球技術動作的速度節奏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1)
[4]包建東、王昌明、孔德仁、何云峰.立姿無依托連發武器槍—肩系統機械導納測量與分析[J].兵工學報,2006(6)
[5]張鐵軍.上斜臥推杠鈴不同負荷方法組合對推鉛球上肢快速力量訓練效果的實驗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8
[6]劉新光、張效良.鉛球運動的出手角度對運動成績的影響[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2)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