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集體是推動高校各項教育教學任務的最基本單位,是大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做人的重要依托,是大學生形成大局觀念和集體意識的肥沃土壤。良好的班集體能使大學生以更加積極、樂觀、輕松的心態投入到學習、生活與工作中去,形成健康的心理品格。因此,培養和建設良好的班集體,是大學新生班級管理的核心工作,也是輔導員工作的主要任務。要把班級管好,使之成為一個具有很強凝聚力的集體,輔導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思考與實踐:
一 增強班級凝聚力的根本是輔導員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以學生為本
作為“一家之長”,輔導員要愛護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員,不僅僅從責任角度,更要發自內心地去愛他們、關心他們,使大學生們真正感受到老師的愛護和班集體大家庭的溫暖,帶動他們一起為建設團結向上、充滿溫暖和愛意的集體而努力。
輔導員關愛學生,首先必須尊重學生。尊重學生要以信任學生和理解學生為前提,把學生作為一個平等的對象來看待。古人韓愈就有“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的說法。輔導員不要以老師自居,動輒就訓斥、挖苦、諷刺學生。人都是有自尊的,輔導員要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對學生要一視同仁,不能因為學生成績的好壞、相貌的美丑、經濟條件的富窮而對學生另眼相看。輔導員對學生要始終表現出關注和熱情,巧妙地對學生進行獎勵和批評。這樣同學們就會覺得在這個集體中有溫暖、有希望,從而更加熱愛這個集體。
輔導員愛護班級,關心學生不僅表現在語言上,更要落實到行動上。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使學生無時無刻不感受到輔導員的關心與愛護。學生生病,你輕輕關心幾句,并為之送來藥和飯,常說“受人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學生是不會忘記你的。學生經濟上窘迫,一時湊不齊學費,你慷慨解囊,幫助其度過眼前的困難,學生是非常感動的。學生戀愛失意、學習中的困惑、生活中的摩擦、心理上的饑渴等情形,輔導員一定要像及時雨一樣,“隨風潛入夜,潤生細無聲”。只要輔導員能真情付出,學生必然會真情相報。輔導員與學生之間有了真情、有了關愛,輔導員“登高一呼”,學生們不“云者響應”才怪呢?
輔導員高尚的人格魅力是增強班級凝聚力的潤滑劑。輔導員不僅要像韓愈在《師說》里說的“傳道、授業、解惑”,還應具有崇高的人格魅力。淵博的知識、深厚的涵養、公平待人的處事風格、幽默風趣的為人情調、一專多能的技藝才華,都能使自己在學生中樹立威信,使學生能尊重你、支持你,主動地聚集在你的周圍,“擰成一股繩、勁往一處使”。
輔導員要建立起與學生間的和諧。在日常班級管理中,學會熟用“望、聞、問、切”四法,即細心觀察,“望”清其表,了解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表現和情緒變化;耐心傾聽,“聞”全其聲,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充當學生的良師益友;真心關懷,“問”明其想,真心實意的與學生促膝長談,給予暖意融融的關心和愛護;客觀評價,“切”準其脈,有利于學生樹立前進的信心和戰勝困難的勇氣,促進其健康成長。細心“望”其表、耐心“聞”其聲、真心“問”其想、準確“切”其脈,以滿腔熱忱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催其猛醒,促其奮進,執著地相信每個學生都能成為有用的人才,給學生的進步創造一個良好的心理環境,師生間的和諧順暢關系水到渠成。
二 增強班級凝聚力的前提是建立科學合理的班級共同目標
一個班級有沒有集體目標,集體目標的合理與否,直接關乎班級凝聚力的強弱。集體目標,是全體學生共同具有的期望和追求,是班集體在各項活動中所要達到的預期目的在集體成員主觀上的一種超前反映。有了共同的班級目標,同學們才能找到共同奮斗的方向,才能激發起為實現目標而不懈努力的動力,這是班風、學風建設的一大支柱。
集體目標是通過個體目標的實現而實現的。個體目標與個體現狀的差異體現了學生發展與追求的差異。集體目標源于個體目標,又高于個體目標。兩者的差異又會誘導學生產生新的追求與需要,調整設置新的目標。輔導員在制訂集體目標時,要建立在客觀分析班級特點和學院整體教育環境的基礎上,廣泛地討論、協商,遠期目標和近期目標相結合(班級四年發展總目標、年級發展目標和學期發展目標相結合)、集體目標和個人目標相統一,做到具體、實際、可行,使它成為全體同學的自覺行為、努力方向和奮斗目標,形成一股同一方向的合力——凝聚力。例如,全班一起努力,爭取評上優秀班集體,爭取班級四六級通過率全院第一或爭取在運動會中獲得競賽團體總分第一名等。
輔導員要塑造學生的集體觀念和群體意識,使大家認識到,一個人的才智,只有在社會集體的生活和實踐中,才能逐步產生、發展和完善起來。要把每個學生置于集體的共同進步之中,啟發學生的主體意識,喚醒每個學生在集體中的存在價值。輔導員要使學生正確處理好個人與集體、自由和紀律的關系。學生對集體有了責任感,每個人的積極性得到發揮,班集體的凝聚力就自然而然地增強了。
三 增強班級凝聚力的關鍵是建立起一支團結協作、強有力的班干部隊伍
一個成功的大學班集體,除了要有一名優秀的輔導員外,還必須有一支能干的班干部隊伍。班干部作為聯系輔導員與學生的橋梁,作為輔導員的助手,其工作能力的高低、工作方法的對錯、在同學中威信的高低,往往能夠左右一個班級的精神面貌與風氣。所以,新生入學伊始,就要仔細地研讀學生的檔案材料,初步掌握哪些學生學習比較好、哪些學生工作能力比較強、哪些學生比較活潑、哪些學生比較靦腆,對學生的情況有一個大致的了解。讓學生進行自我介紹則是對他們加深了解的一個重要途徑。最后根據自己所掌握的情況從中選用學習較好、工作能力較強的學生作為臨時班委,明確任務,提出希望。只要準備充分,了解深入,所選出的臨時班委在開學初期定會起到關鍵作用,班級的各項工作必將逐漸走上正軌,而他們經過鍛煉大部分能成為班級的中堅力量。
選出了班委,就要注意發揮他們各自的才能去組織和管理班級同學的學習與生活。應大膽放權給他們,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與工作的積極性,使他們有一個寬松的工作環境,使他們真正成為輔導員的得力助手與班級的中堅,而不是成為輔導員與學生之間的傳話筒。班干部的工作責任心加強了,各項工作才能開展得井井有條。班干部將會從“輔導員要我做”轉變為“我為班集體做”,積極性、主動性大大提高。當然,對一些重要的事情,輔導員必須親自解決,而不能將一切重擔、全部工作都推給班干部,對他們提出過高的要求,使班干部的工作處于被動地位,影響了他們工作的積極性,不利于班級凝聚力的加強。
四 增強班級凝聚力的有效手段是精心組織必要的特色活動,使學生學習與游憩張弛有度
大學新生對大學生活充滿了憧憬渴望,對人際交往的欲求也大大超越高中時代,個性的發展、才華的展現都急需一個平臺,而這個平臺就是輔導員老師和班干部精心設計、策劃的各種特色活動。調動全班同學參與進來,同學們才能在活動中感受到大學生活的充實愉快,從而親其師、樂其友、信其道,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班集體扎根的土壤是多姿多彩的班級生活,輔導員和班干部要充分發揮每名學生的積極性,認真開展好每一次活動,如舉行節日聯歡、文藝演出、體育比賽、各類社會調查、趣味活動等。班級活動要有意識地增強知識性、思想性、藝術性和趣味性,使班級活動充滿生機與活力、充滿樂趣與溫暖,讓學生在參加活動時感到愉悅,受到教育,思想境界得到提升;讓學生在活動中充分發揮特長,充分張揚個性。同時還要加強班級間的交流與協作,在各項合作活動中展示班級整體形象,增強同學們的集體榮譽感。
〔責任編輯: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