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受傳統思想的影響,社會體制存在一定的不足,教師和家長的觀念存在偏差,學生課業負擔過重,嚴重阻礙實施素質教育。上至政府、下至普通百姓以及媒體,減輕學生過重負擔的呼聲愈來愈高。只有繼續推進新課程改革,重建評估模式,加強教師培訓,提升素質,大力加強職業教育,形成合力,才能真正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
【關鍵詞】學生 課業負擔 應對探索
【中圖分類號】G4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1)19-0076-02
學生課業負擔過重問題一直是推進素質教育的障礙,黨和國家對課業負擔過重問題也一直高度關注。
一 寫作緣起
老師常發現許多學生三更眠、五更起,疲于應付作業,運動和各種鍛煉的時間被擠占了,臉上的笑容不再常見。山東衛視曾有一則公益廣告“讓每個學生輕松生活、快樂成長”,背景就是一個學生的書包越來越重,告訴我們學生課業負擔過重,影響國家教育方針的貫徹、素質教育的實施,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展,要切實減輕學生的過重負擔。
二 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原因
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究其原因,既有教師、家長方面的,也有社會和歷史方面的。
1.受中國傳統思想的影響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以及古代“學而優則仕”的思想,引無數文人競折腰。傳統思想主張苦學,因此就有了“鑿壁偷光”“程門立雪”的故事。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社會競爭的壓力使家長希望孩子通過學習在社會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我不否認這些故事對青年有積極的引導作用,但也因此加重了現在學生的課業負擔。現代社會需要的是全面發展的人,而不是高分低能的人。我們不應忘記,魯迅筆下的孔乙己滿口之乎者也,到處惹來笑話;我們不應忘記,吳敬梓筆下的范進為什么會瘋。
2.現在的社會體制存在的一些不足是加重學生課業負擔的最主要原因
教育評價方式的單一化導致上級領導和社會評價一所學校及考核老師主要看的是學校的升學率和老師所教學生的成績。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基本上是看成績。功利主義教育觀直接導致學校和教師為了利益擠占時間,通過大量的訓練,來提高學生的分數。
3.規范辦學背景下,沒有改變應試教育加重學生課業負擔的現實
某省教育廳“五嚴”規定,嚴格辦學標準,規范辦學行為,不得超課時,節假日(含周末)不得組織學生補課,規定了學生的在校時間。表面上看起來減少了學生的學習時間,但沒有改變高考以成績作為錄取的唯一標準這一事實,好的政策往往要被對策所侵蝕。現在實行的自主招生考試和北大實行的“校長實名推薦制”不也主要是看成績嗎?校長敢推薦“怪才”嗎?
4.教師的素質與觀念偏差也是加重學生負擔的原因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教師教育學生如是說。也是教師為自己不提高教學水平找的借口。于是,教師只是一味地擠占時間,過多地布置作業,讓學生陷入“題海”,而不優化教學過程,優選教學方法,精選精編練習,實施有效教學。
三 適當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現實意義
1.適當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
美國學者薩穆爾曾說:“播種思想,收獲行動;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習慣對人生的成敗有極大的影響。即好習慣會使人活得更好、更精彩、更成功;壞習慣往往會讓成功變成失敗。
一個具有良好學習習慣的學生,應該能夠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業余時間;應該能夠主動地找出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應該在課余時間安排一些自己感興趣的、對學習有幫助的活動。但是在沉重的課業負擔下,他們的業余時間幾乎全被作業剝奪了。良好習慣何以養成?
2.適當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身心健康
專家指出:心理健康是指人的智力正常、情緒良好、意志健全、行為協調以及反應適度、人際關系協調、心理活動符合年齡特征的心理狀態,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決心,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分數至上壓迫著學生的心靈,暗中潛滋學生不健康的思想。過重的課業負擔,必定會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和厭煩心理。厭煩和逆反,導致了學生對學習的恐懼,對老師的教育嗤之以鼻,對人生和前途感到迷惘,出現了很多與學生身份不相符的現象。因此出現了諸如“后進生”“學困生”“問題學生”等名詞。
過重的課業負擔還嚴重影響著學生的身體健康。整天埋頭于“題海”,學生過早地戴上了近視眼鏡,缺少鍛煉,中學生的體質逐年下降。我留心觀察學生,竟然發現有個班的學生上課全戴著眼鏡。做作業到深夜,嚴重影響了睡眠。有多少學校能讓學生每天參加“陽光鍛煉”一小時?
3.適當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有利于全面推行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曾有一位老師對我說:“現在的學生已經不會思考了,讓他看書都不知道怎么看。”學生平時應付慣了。古希臘有位哲人說過:“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個需要被點燃的火把。”很多學生在課業負擔的重壓下,成了只會盛裝知識的容器,不會思考,更不會創新。在人人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教育必須創新,要注重培養和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幫助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保護學生的探索精神、創新思維,為學生的稟賦和潛能的充分開發創造一種寬松的環境。而過重的課業負擔,恰恰扼殺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綜上所述,適當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勢在必行。
四 適當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應對措施
1.深化教育改革,轉變教育思想,重建教育考核評估模式,繼續推進課程改革
教學行政部門及學校要明確辦學思想,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而不是培養“死讀書、讀死書、讀書死”的書呆子。考核學校、教師看重教學質量是對的,但教學質量不僅是成績的高低,更要看學生各方面的發展。評價方式要多樣化,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不能流于形式。這就要把轉變教育觀念的改革提到重要日程上,在現代教學理念指導下,評價一個人、一所學校。
繼續推進課程改革,開發校本課程,鍛煉學生的社會綜合實踐能力,同時將現有教材中的難、繁及過時的內容刪除,明確知識點的教學目標,讓學生能滿懷信心地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同時,教學行政部門要堅決執行國家制訂的課程安排,嚴格執行教學計劃和課程安排是解決中小學教學弊端的突破口,經常檢查學校的課時是否開足,是否存在違規現象,并加大處罰力度。
2.加強教師培訓,全面提升教師素質,注重有效教學
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直接原因是教師的素質問題。要減輕學生負擔,必須從理論到實踐兩個層面對教師進行培訓,強調有效教學。理論上要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認真反思總結,并以此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實踐中,要求教師嚴格遵守“五嚴”規定,認真貫徹落實“五認真”,實行最優化教學方法,要進一步探索適合學情的教學方法,構建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自主活動為基礎的新型教學模式,組織學生開展探索性、研究性的學習活動,要注重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心理品質、學習態度及學習習慣、合作精神及創新精神的培養。
3.大力宣傳、加強職業教育,緩解就業壓力
我國的職教較落后,企業的發展乃至國家經濟的發展缺少高級技工。學生考大學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考大學是為了就業,為了通過獨木橋,分數是必需的。學生的負擔和升學就業有關,加強職業培訓,擴大就業是減輕學生負擔的一個潛在途徑。因此,必須宣傳國家有關職業教育的政策方針,提高社會各界對職業教育的認識,尤其是提高學生和家長的認識,努力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良好氛圍。
參考文獻
[1]謝利民.我國半個世紀“減負”的歷史回溯與思考[J].集美大學學報,2005(3)
[2]王永紅、黃志鵬.基礎教育改革的利益主體及其利益分析[J].當代教育科學,2006(4)
〔責任編輯: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