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除了語文教師淵博的知識和行之有效的課堂教學方法以外,閱讀教學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本文結合課文實例分析,分析了語文閱讀教學方法,以期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理解水平。
【關鍵詞】語文 閱讀 教學 實例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1)19-0126-02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很強的基礎工具學科,更是一門情感學科。要想提高語文學科的教學質量,讓學生在學習、掌握語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又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語文理解水平,那么閱讀教學法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一 緊扣一詞,教活一課
課文中,常常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關鍵詞語。這些關鍵詞語,或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或點明了文章的情感,或概括了文章的內容,或暗示了文章的思路。找準一篇課文的關鍵詞,就可以緊扣這個關鍵詞來教活整篇課文。
《田忌賽馬》一課,結尾處有“轉敗為勝”一詞,這一關鍵詞語概括了全文的內容,提示了課文的思路。教學時,緊緊抓住這個關鍵詞語分以下幾步設計:(1)讓學生自讀全文,找出能概括課文內容的關鍵詞(“轉敗為勝”)。(2)再讓學生找出哪些段落寫田忌賽馬的“敗”,哪些段落寫“勝”,進而給課文分段。(3)分析“轉敗為勝”的經過和原因。
語文教材中,可緊扣一詞來教活一課的課文有不少。有些課文,課題就點明了關鍵詞。如《精彩的馬戲》,可緊扣“精彩”一詞來設計;《珍貴的教科書》,可緊扣“珍貴”一詞來設計;《富饒的西沙群島》,可緊扣“富饒”一詞來設計;《全神貫注》一文,可緊扣“全神貫注”一詞來設計。以一詞帶全篇,抓住一個關鍵詞來教,學生既理解了課文內容,又理清了課文思路,明確了課文中心,掌握了重點詞語,一舉多得。
二 抓住一句,串聯整篇
一篇課文,是由諸多句子連綴而成的。這諸多句子,在課文中的地位并不是平分秋色,而是有主次的。文中的中心句,或揭示題旨,或點明中心,或概括內容,或凝聚情感。抓住課文中心句進行解讀,就等于提起了衣服的領子,用中心句串聯全篇,圍繞一條主線展開,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學《避雨》一課,抓住中心句“多么有心計的姑娘?。 眮碓O計教學,提出如下問題:“心計”是什么意思?從課文中哪些詞句可以看出這是一位有心計的姑娘?這位姑娘使你受到什么啟發?引導學生品詞賞句,體會情感,通過讀讀、想想、議議,不僅使學生較快地理解了課文,把握了中心,還發展了學生的思維和語言,使課堂教學“形散神聚”。
三 精導一段,撥通全文
一篇課文,是由若干段落組成的。有些課文,有明顯的重點段,抓住重點段精心指導,就可以貫通全篇;有些課文的段落呈并列式結構,段落之間無主次之分,可抓住有代表性的一段精心指導,其余各段略加指點學生即可弄通。《新型玻璃》一文中,前面五個自然段,分別寫“夾絲網防盜玻璃”、“夾絲玻璃”、“變色玻璃”、“吸熱玻璃”、“吃音玻璃”。五個自然段結構基本相同,都是先點出這種新型玻璃的名稱,后寫特點,再講用途。教學時:第一,提問:課文介紹了哪幾種新型玻璃?請大家各自讀課文,邊讀邊把這些玻璃的名稱畫下來。第二,出示“新型玻璃名稱、特點、用途”的表格,讓學生分小組讀課文,邊讀邊展開討論,在書上劃下相關詞句。第三,請學生逐段讀課文,并說一說這種新型玻璃的特點和用途,再請學生上臺填表。第四,然后讓學生以推銷員的身份推銷自己喜歡的一種玻璃。
教學時,只精教第一段,并從第一段總結出一種寫法,其余段落則讓學生自學,了解每段介紹了什么玻璃,它有什么特點和作用,然后朗讀幾遍。這樣教,既節省了時間,學生也獲益匪淺,還為過渡到“自己讀書”做好鋪墊。
《美麗的小興安嶺》,按春、夏、秋、冬四季一一記敘,各段的寫法大體相同;《我愛故鄉的楊梅》,寫楊梅的形狀、顏色、滋味的三段,寫法大同小異;《將相和》一課,三個故事都按起因、經過、結果的順序來記敘。教讀這些課文,大可不必平分秋色地逐段一一串講,只要“點擊”一段,就能“撥通”全文。
四 突破一點,舉一反三
有些課文,沒有明顯的關鍵詞、句、段,但有其精彩部分。抓住精彩部分進行突破,也可以教活整篇課文。如教學《火燒云》一課,可以從“變”這個點切入,因為全文是緊緊抓住“變”來寫的?!斑@地方的火燒云變化極多”這句話應成為整堂課的引子。
1.第一個“變”點
首先寫火燒云上來時,它的霞光使小孩子的臉、大白狗、紅公雞、黑母雞、小白豬、老頭兒的胡子……都在極短的時間內改變了本來的色彩,染上了一層神秘的顏色。抓住了五個“變”字,可以使學生理解晚飯過后人們看到“火燒云上來了”那種驚喜的心情,體味乘涼人說“您老人家必要高壽,您老是金胡子了”那些開心的祝愿話的情感。從而感受到是火燒云這種自然現象給人們帶來了歡樂,帶來了生活的情趣。
2.第二個“變”點
寫火燒云顏色與形狀的變化。課文第三段用了“一會兒……一會兒……”說明了變化快,又暗示了色彩繁多。這四個“一會兒”構成一組排比句,可見天空顏色變化氣勢壯觀,令人陶醉。教學時應抓住“一會兒”這個詞,讀出這一變化。
“紅彤彤”、“金燦燦”突出了“火燒云”的色彩和光亮;“半紫半黃”、“半灰半百合色”是兩種色彩的融合;“葡萄灰”、“梨黃”、“茄子紫”是以擬物的方法,更生動、更形象地說明了生活中的色彩在火燒云變化中都有。抓住這些詞語,讓學生理解想象,可以使學生體會大自然的神奇瑰麗,激發學生的情感。
3.第三個“變”點
課文第四至第七段寫火燒云形狀千姿百態,瞬息萬變?!榜R是跪著的”、“那條狗十分兇猛”、“一頭大獅子……也是那樣蹲著,很威武很鎮靜地蹲著”。這些描寫將火燒云如馬、如狗、如獅的形態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了?!耙粫骸兡:恕?、“忽然……也不見了”、“接著……看不到了”這些詞句,反映了“馬”、“狗”、“獅”變化匆匆,來無蹤去無影的特點。這一部分引導學生通過不同方式的讀,體會理解大自然的美以及作者對自然的喜愛之情。只要選好了這個點,整個教學過程就會清晰明了,學生也會得到“美”(語言美和情感美)的享受。
選擇突破的“點”,要因課而異?!娥B花》一課的“趣”;《荷花》一課的“美”;《會搖尾巴的狼》一課的“裝”;《西門豹》一課的“言外之意”;《師生情》一課的“情”等,皆可成為設計的“要點”。抓住“一點”突破,并形成訓練層次,就可教活整篇課文。這樣教,老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也輕松。
五 結束語
總之,閱讀教學直接關系到各科基礎知識的學習和提高,學生必須具有一定的閱讀能力,才能逐漸領會、理解課文及其他閱讀材料的意義。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必須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還須通過必要的語文閱讀訓練,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劉詠梅.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方法探析[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02(06)
[2]王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的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1(02)
[3]聶躍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方法之微探[J].教育教學論壇,2010(05)
〔責任編輯:王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