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的成功來源于教師真摯的愛,這種愛會激發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會提高學生的學業水平,會幫助學生揚起遠航的風帆。作為教師,我們很清楚:在課堂教學中,對新課導入的成功與否是上好本堂新課的重要環節。那么,怎樣才能使小學數學教學導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呢?下面談談筆者在教學中的一些做法和見解。
一 復習舊知識導入新課
數學學科與其他學科截然不同,其邏輯性、系統性較強,就像一條很長的鐵鎖鏈,前后知識環環相扣。因此,在教學新知識時,首先要復習舊知識,以舊引新,從而促進知識的遷移。如在教授五年級的“分數與除法”時,可以先復習有關的除法知識,使學生在頭腦里重現:被除數÷除數=商(除數≠0),從而導入新課,教學分數與除法的關系,這樣學生學習勁頭更足,容易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直接揭題導入新課
如在講授“時和分的認識”一課時,可先讓學生看教科書上的圖畫,然后出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實物掛鐘,再提示課題:我們今天將一起來學習“時和分的認識”。這樣,在課的開始就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重點,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三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結合新課的內容特點,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選擇不同的方法來創設本堂新課的教學情境,使新課教學開好頭。
1.講述故事,創設情境
如在教學“分數的基本性質”時,教師可以給學生編一個故事,以《西游記》中唐僧和三個徒弟分西瓜的故事來創設情境。故事內容如下:有4個同樣大的西瓜,孫悟空說我們每個人只能吃一個西瓜的2/8、4/16、6/24和8/32,貪吃的豬八戒就趕緊說我要吃8/32這份,沙僧說我就吃6/24這份吧。孫悟空就幫師傅選了4/16這份,而他自己選了2/8這份。“同學們說說,唐僧、孫悟空、沙僧、豬八戒四個人誰吃到的西瓜最多?”接著教師引導學生思考、討論:2/8、4/16、6/24和8/32這四個分數中哪個最大?這樣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完成“分數的基本性質”的教學創設了良好的情境。
2.利用談話設疑,創設情境
如在教學“年、月、日”時,教師可以選擇和學生進行談話導入新課,教師問學生:“同學們,你們一年要過幾次生日呢?”學生肯定地回答:“我們一年過一次生日。”教師接著說:“我前不久認識了一位老壽星,他和我們不一樣,他不是一年過一次生日,你們猜猜他多久過一次生日?”學生的回答一定會不一樣,老師可以分別把學生的答案寫下來,先不對學生的回答作評價。此時,學生肯定想知道正確的答案是什么?最后,老師才為學生揭曉答案:他是四年才過一次生日,你們知道為什么嗎?在學生充滿疑問時揭示課題,這樣將為新課的導入埋下伏筆。通過談話既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又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3.更換條件,創設情景
如在教學“整數加減復合應用題”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更換復習題的已知條件來導入新課。如復習題:“水果店運來650千克水果,上午賣出152千克,中午賣出174千克,下午又賣出208千克,水果店還剩下多少千克水果?”可把“下午又賣出208千克”更換成“下午又從水果公司購進185千克”。此時,教師可以提問:“你們知道商店現在一共還有多少千克水果嗎?”使學生能通過上下題的聯系,認真思考,輕松、愉快地學習新知識。
4.增加條件,創設情景
如在教學“三位數乘三位數”這一節新課時,教師可以在前面教學兩位數乘兩位數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師可以利用下面的這種方式進行教學:先出示一個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算式“20×15=?”,讓學生計算出結果,學生將會很快算出結果是:300。然后,老師就可以利用“增加條件,創設情景”的方法,在算式“20×15=?”的兩個因數前面各添上一個新的數字,使這個算式變成我們將要學習的“三位數乘三位數”。教師再利用提問:“三位數乘三位數應該怎樣算呢?”等富有挑戰性的問題來揭示課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5.動作模擬,創設情境
如在教學“相遇問題”時,教師可以指定學生上臺表演,創設兩個人相遇的情境,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教師通過指導其他的學生,觀察上臺表演學生的運動情況,理解“兩地”、“相向”、“同時”、“相遇”等教學術語,為講授“相遇問題”鋪路搭橋,掃除學生的思想障礙,這種導入新課的方法也是十分可取的。
6.游戲教學,創設情境
如在教學“可能性的大小”第1節新課時,教師可以準備一個不透明的口袋和三種不同顏色的乒乓球各5個。然后把口袋和乒乓球全部展示給學生看,教師在此時可以加上一些語言,如:同學們請看清楚了,待會兒乒乓球一進口袋里面后,它們就全部變顏色了,而且個數也變了。此時,所有的學生都會全神貫注地看著教師的表演。教師把乒乓球放進口袋,做了幾個夸張的動作后,問學生:結果會如何?此時,學生將會一言不發。然后,教師又把乒乓球倒出來給學生觀察,學生的興趣會突然高漲,且高呼道:老師不會變魔術,什么都沒有變!老師說:“你們說得太對了,老師確實不會變魔術,我們這節課不是來教大家變魔術的,而是和大家一起來討論‘可能性的大小’。”就這樣利用游戲性教學導入了新課,既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又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導入新課的方法有很多,但在實際教學時,要根據教學內容選用合適的方法,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