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相比于國外較為成熟的寵物保險市場,我國寵物保險業務發展尚處于市場初級階段,存在居民保險觀念落后、承保對象和保障范圍限制過窄等諸多制約因素。本文在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有針對性的提出了促進我國寵物保險業務發展的對策。
關鍵詞:寵物保險;市場需求;第三方責任
一、我國寵物保險業務的市場前景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寵物日益成為現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成為人們情感的支撐。根據《2010-2015年中國寵物市場調研及行業發展分析研究報告》,目前我國寵物數量至少為1億,寵物經濟的市場潛力達到150億元。據專業機構統計,我國寵物市場正保持年均20%至30%的速度增長。隨著寵物產業的快速發展,寵物引起的責任賠償和醫療費用等支出也逐年遞增,給寵物主帶來了不小的經濟負擔,客觀上產生了對于具有減少個體經濟損失、分攤風險功能的寵物保險產品的巨大市場需求。可見,寵物保險業務在我國具有廣闊發展前景。
二、我國寵物保險業務發展現狀
與國外發展較為成熟的寵物保險市場相比,我國寵物保險尚處于初級階段,市場發育程度低,保障范圍小。2004年,華泰保險推出了“小康之家”家庭綜合保險,以附加險的形式將寵物責任納入了保險范圍,是我國最早開展寵物保險業務的公司;2005年,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推出了一款以主險形式出現的《北京市犬主責任保險》。但截止目前,國內開展寵物保險業務的公司仍寥寥可數,只有少數幾家公司推出了可以獨立購買的寵物保險產品,且銷售情況不盡如人意,潛在的顧客大都處于觀望狀態,在沈陽甚至出現了保險推出4年未出售一份的尷尬。
三、我國寵物保險業務發展制約因素分析
1.國民保險觀念落后
巨大的潛在市場需求難以轉化為有效需求的根本桎梏在于我國居民淡薄的保險觀念。許多寵物主抱有僥幸心理,認為自己的寵物對第三方造成傷害的概率可以忽略不計,購買寵物保險是一種不必要的浪費。受傳統觀念影響,仍有不少人認為飼養寵物本事就是一種驕奢淫逸的行為,而給寵物買保險更是會助長這股不正之風。深圳商報曾報道過“寵物保險白送也不要”事件,當時,深圳市寵物俱樂部籌集了10000份寵物保險第三者責任險,準備免費送給寵物主,可是最后只送出了四五百份,大部分情況都遭到了寵物主的主動拒絕,這正是人們保險意識淡薄的反映。根據網上一次關于寵物保險市場的調查問卷顯示,沒聽過“寵物保險”這個業務的人占45.3%,而聽說過,但是不清楚寵物保險究竟是什么的人也占了40.8%,不想了解的占了9.5%,完全了解的僅占4.5%。
2.承保對象限制過嚴
目前我國所推出的寵物保險條款均規定,必須是經公安部門、衛生防疫部門及其他有關政府檢驗合格并頒發《犬類準養證》和免疫牌的犬類才可以投保,不包括貓、鳥類及其他寵物。這樣的規定將大量的承保對象排除在外,顯然不能滿足品種日益多樣化的寵物市場的需求,限制了潛在客戶。
3.保障范圍狹窄
目前國內的寵物保險業務僅涉及第三方責任風險,即只承擔因被保險人合法擁有的寵物造成第三方的人身傷害或財產的直接損失,依法應由被保險人承擔的經濟賠償責任,且規定了多種責任免除,保障范圍相當狹窄。而在國外,寵物保險不僅會承擔寵物形成的第三方義務賠償,還會承擔寵物飼養過程中產生的護理費用和醫療費用,還包括寵物死亡的一次性賠付等。這部分費用正日漸成為寵物主們的主要開支,卻無法納入到寵物保險的保障范圍,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寵物保險的市場需求。
4.銷售渠道單一
由于我國寵物保險市場尚處于摸索階段,因此寵物保險業務的銷售渠道極其單一,群眾難以接收到關于此方面的信息;而專業的策劃以及銷售人員的缺乏、相同產業競爭力的不足,導致服務質量不高,吸引力不足,群眾難以產生興趣與購買欲望。相比之下,國外的寵物保險業務銷售渠道十分繁多,且由于其同行競爭激烈,銷售服務質量很高。以美國為例,其寵物保險業務的銷售渠道包括:代理人、經紀人、直接銷售系統、直接反應系統、親和銷售、銀行保險和團體銷售等。銷售渠道的單一和服務質量的低下嚴重制約了我國寵物保險業務的發展。
四、加快發展我國寵物保險業務的對策
針對我國寵物保險業務所存在的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改進:
1.提升國民對于寵物的保險意識
我國居民保險觀念落后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寵物保險業務的有效需求不足,因此,保險公司必須加大對寵物保險產品以及保險知識的宣傳力度,通過進行公益活動、知識講座、現場宣傳銷售等方式,提高國民的保險意識,使公眾對寵物保險有正確直觀的認識,養成良好的風險管理習慣,并且使人們意識到寵物對人類的幫助,以及給寵物買保險并不是嬌慣、不是放任其傷人,而是對自己和他人的一種保護,是文明的體現,消除人們對寵物保險的偏見和誤解,讓其認識到寵物保險的優良本質。不過,最重要的還應該放在寵物購買與治療等環節的宣傳上,因為這些環節最接近潛在的客戶,若能提高他們的保險意識,培養保險習慣,那么市場大部分的潛在需求就將轉化為實際有效需求,實現寵物保險業的可持續發展。
2.放寬承保對象范圍
寵物保險業務不僅可以用于“證件齊全”的犬類,還應覆蓋到許多常見的鳥類、魚類、鼠類、豬類、貓類等等。雖然面對不同類型的寵物,保險公司所承擔的具體風險也不同,但是它們都會有健康、醫療、死亡、失蹤及其他風險。因此,為了規避風險,保險公司應該在進行充分市場調研的的基礎上,廣泛搜集各類寵物死亡率、失蹤率等于寵物保險相關的數據,進行分析,而后針對承保不同的動物所面臨的風險系數劃分出不同的保險費用,甚至可以同一種類里也劃分類別來收費。如此,保險公司承保對象單一化問題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解決。
3.擴大寵物保險業務承保的責任范圍
我國寵物保險業務目前只承擔第三方責任險,遠無法滿足寵物主的需求,因此,可借鑒國外寵物保險業務發達國家的經驗,在保單的承保責任中加入醫療和護理費用、寵物失蹤及死亡和寵物終身壽險等。第一,可以推行寵物醫療險和寵物護理險,承擔所投保寵物因意外受傷或疾病、必要或定期檢查等原因所產生的費用。保險公司可在保單中規定最高賠付金額,并因根據疾病的種類來規定每次醫療費用的最高賠付金額和年最高賠付金額。第二,承擔所投保寵物因意外、疾病導致的受傷或死亡的風險,以及因寵物被盜與迷路而失蹤所導致的風險。當寵物失蹤時,保險公司因按寵物死亡賠付,而一旦寵物被尋回,投保人應交還所得賠償。此外,保險公司還可以針對最新流行的一些寵物行業,例如寵物婚介、寵物美容等開發一些其他責任條款。鑒于我國目前區域發展不平衡,寵物保險可以先在寵物市場較為發達的大城市進行試點推廣,總結經驗,汲取教訓,最后發展成為全國性的寵物保險市場。
4.改善寵物保險業務的營銷體系
我國寵物保險業務銷售渠道的單一阻礙了寵物保險業務的發展,因此要使寵物保險擁有良好的市場前景,保險公司除了學習外國保險機構,培訓大量專業的寵物保險業務人才,制定符合當地生產生活水平的保險種類以及銷售計劃等完善保險技術的外,還要加大宣傳力度,使用一定的方式使公眾對寵物保險有直觀的認識和了解,將市場對寵物保險的潛在需求轉化為實際需求,在這方面,國內保險公司可以借鑒國外的保險公司通過與獸醫機構合作接觸大量的目標客戶,激發潛在的保險需求。
參考文獻:
[1]洪蘊慧.談我國寵物保險市場的開發[J].上海保險,2006,01
[2]許曉波.淺析我國寵物保險市場的現狀與創新[J].商情(教育經濟研究),2008,05
[3]陳飛.對加快發展我國寵物保險市場的思考[J].商業經濟,2008,08
[4]張然.淺析寵物保險在中國的發展前景[J].技術與市場,2009,12
[5]孫靜昕,張艷麗.中國寵物保險分析[J].新西部(下半月),2009,08
[6]于一多.我國寵物保險市場分析[J].上海保險,2010,05
[7]張帥斌.我國寵物保險[J].經營管理者,2010,03
(作者單位: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