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在農村家庭承包經營基礎上,同類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或者同類農業生產經營服務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聯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經濟組織。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建設現代農業的迫切需求。當前在黨和政府的引導下,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得到了長足發展,各地都涌現出一批優秀農民專業合作社,總結這些優秀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經驗對今后促進合作社的進一步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為此,我們對浙江、河南的一些優秀農民專業合作社進行了調研,并將其成功經驗總結如下:
一、優秀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成功經驗
(一)領導重視,政府推動。隨著《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的貫徹落實,地方政府特別是基層政府把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一項政府工作的重要內容,例如我們調研的商丘民權縣,縣委、縣政府先后下發了《關于加快農業產業化經營工作的意見》、《關于加快畜牧產業發展的意見》等一系列扶持和加快專業合作組織發展的優惠政策,鼓勵經濟能人、種養大戶和企業、協會領辦專業合作組織;還將專業合作社發展納入了全縣爭先晉位目標考核體系,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同時爭取財政資金扶持,近兩年該縣累計評出先進專業合作社10余家,發放以獎代補資金達20余萬元,爭取上級項目資金扶持、落實各類政策性資金達400余萬元。
(二)注重宣傳,強化培訓。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必須要調動各利益主體參與專業合作社的積極性,因此宣傳引導非常重要,注重宣傳引導是很多地區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成功經驗之一。例如我們調研的商丘柘城縣就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及各種會議,大力宣傳、普及合作經濟的基本知識、政策措施、工作經驗和優秀帶頭人的先進事跡,營造關心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社會氛圍。另外,要使農民由過去的“單兵作戰”到適應專業合作社的“軍團作戰”,必須做好相應的培訓工作,這也是一些地方發展農業專業合作社的成功經驗。例如柘城縣農業局就充分利用陽光工程、新型農民科技培訓等項目,重點做好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及合作社理事會成員以及社員的培訓工作。
(三)典型示范,以點帶面。典型帶動是很多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社快速發展的一個重要成功經驗。河南省每年都要開展“示范專業合作社” 、“百佳專業合作社”評選活動,有力地帶動了全省專業合作社建設的蓬勃開展。除此之外,各市縣每年也要評選出本地區的優秀專業合作社。例如柘城縣在全縣選擇運作效益好、輻射帶動能力強的北科三櫻椒發展專業合作社、民發畜牧養殖專業合作社等15家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農民專業合作社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的典型,重點培育,抓好示范,起到了以點帶面,推動全局的效果。
(四)科技支撐,提高質量。以科技為支撐,實行標準化生產,確保產品質量,也是一些合作社成功的重要經驗。例如浙江省十佳農民專業合作社之一的建德市三都西紅花專業合作社,為了確保西紅花產品質量符合中藥材產品質量的要求,從源頭抓起,把好第一關,從種植上實行嚴格管理,做到種植過程中不用農藥,土壤使用有機肥,保證產品的無污染、綠色有機等等。并對社員實行“六統一”管理,即統一聯系調配種球,統一種植技術標準,統一病蟲草綜合防治,統一收購鮮花絲,統一烘干,統一品牌銷售等“六統一”服務,以確保產品質量。此外,該社還經常邀請知名專家學者來合作社進行技術指導。2009年,該社邀請了西紅花種植專家、中藥材研究所俞旭平高級工程師傳授西紅花田間管理知識,進行西紅花栽培技術培訓并進行現場技術指導。再如河南洛陽的偃師緱氏鎮向民葡萄專業合作社在規范化環節上實行六個統一,即統一土壤消毒、統一供應苗木、統一供應化肥農藥、統一嫁接技術指標管理、統一按標準包裝(品牌)、統一價格銷售。尤其在病蟲害的防治上,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以生態調控為主,生物、物理、化學防治相結合,實施健康栽培;少用農藥或使用環保低殘留農藥,符合無公害農產品質量要求。
(五)品質驅動,品牌引領。在產品質量先行的前提下,注重品牌的開發宣傳也是一些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功的重要經驗之一。例如建德市三都西紅花專業合作社2005年就為西紅花注冊了“根發”牌商標,經過合作社近幾年的苦心經營,如今“根發”牌西紅花已成為浙江農產品中的一大響亮品牌,獲得了一系列的榮譽。2007年榮獲浙江農業博覽會“優質”獎、“杭州市著名商標”,2008年榮獲“杭州市優質農產品迎新春大聯展金獎”,2009年榮獲浙江農業博覽會“優質”獎并被認定為“浙江省著名商標”。同年“根發”牌成功注冊為31個國家的國際商標?!案l牌”系列產品曾多次在省市農產品展覽會上與消費者見面,形成了“全國西紅花在浙江,浙江西紅花在三都”的美譽。河南省一些地區也非常重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品牌建設,例如柘城縣就積極鼓勵和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注冊產品商標和產地認定、產品認證,全縣農民專業合作社已注冊商標6個,獲無公害農產品認證5個。
(六)完善制度,規范管理。制度建設是農民專業合作社運作的基礎,成功的專業合作社都非常重視制度建設。例如建德市三都西紅花專業合作就是以制度建設為著力點,規范運作民主管理的“三會”制度,即堅持每年召開一次社員代表大會,每月召開一次理事會,監事會成員列席會議,對大會形成的各項決議實行一人一票表決制。社員代表大會的代表按照每10戶選一名代表,9名理事會、9名監事會成員以及理事長、副理事長、監事長、副監事長全部實行競選制,社員代表大會代表、理事會、監事會成員每3年開展一次換屆選舉,合作社領導班子也全部實行競選制產生等等。通過認真貫徹落實以上民主管理制度,既增強了合作社的發展活力,也提高了社員的積極性,更使得合作社的規范化建設程度上了一個新的臺階。為此合作社分別獲得了“建德市優秀專業合作社”,“浙江省示范性專業合作社”,“杭州市十佳農民專業合作社”、“杭州市示范專業性合作社”、“杭州規范化農業專業合作社”等一系列榮譽稱號。
二、對農民專業合作社進一步發展的啟示
(一)要盡快健全農民合作社法律體系。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已經出臺,該法明確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市場主體地位,對國家鼓勵和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政策和方式作了規定。但這部法律的有關規定是原則性的,與現有法律也有一些不一致的地方。因此,還需要進一步完善有關法律法規。比如,要在《憲法》中明確合作社的性質。中國現行憲法將合作經濟視為集體經濟,而合作經濟與集體經濟是不同范疇的概念,如不加以區分,會導致理論、立法、政策和實踐各個領域的混亂。同時還應制定和完善具體可操作性的實施細則,因地制宜地推動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
(二)各級政府要加強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支持和引導。一是要加強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扶持,應從產業政策、財稅政策、融資環境、教育培訓、技術扶持、經營項目等方面給予合作社有力的支持;二是應建立健全培訓輔導體系。應建立由政府領導和農業專業組成的培訓輔導隊伍,健全分層次、多形式農民專業合作社培訓輔導體系,從法律法規、政策制度、合作經濟原則到相關的科學技術等多方面對基層干部和廣大農民群眾進行培訓;三是積極培育典型,加大示范力度。應著力培育一批產權關系明晰、組織機構健全、制度完善、利益聯結緊密、服務作用好的合作社典型,通過以點帶面,促進合作社全面發展。
(三)要不斷完善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內部治理機制。一是要確保社員的主體地位。嚴格按照《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的規定設立合作社,同時還要健全合作社的退出機制,真正做到入社自愿、退社自由;二是要確保民主決策管理機制。要確保社員的投票權,這是民主決策管理的基礎,但還要處理好能人治社與民主管理之間的關系??紤]到合作社的長遠發展,還應積極聘請專業管理人員參與經營管理工作。政府應扶持、引導合作社的發展,但不能干預其管理;三是要完善利益分配機制。要處理好按勞分配與按資分配以及分配和合作社長遠發展的關系。
(四)要以科技為支撐,使農民專業合作社沿著標準化、品牌化方向發展。一是要標準化,農業標準化通過把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成熟的經驗組裝成農業標準,推廣應用到農業市場和經營活動中,把科學技術成果轉化成現實的生產力,從而取得經濟、社會和生態的最佳效益,達到高產、優質、高效的目的。推行農業標準化,是從源頭上解決農產品質量問題的根本途徑。實施農業標準化能有效提升合作社的農產品質量、增強市場競爭力,提高經濟效益、增加社員收入,增強合作社的凝聚力,并為創建品牌、產業化發展創造機遇。二是品牌化,品牌化發展可以保護各地區特色經濟,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提高合作社社員的收入。各地應該根據實際情況,整合特色農產品品牌, 支持做大做強名牌產品,保護農產品知名品牌,提升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市場競爭力。
(作者單位:河南省委黨校經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