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原材料價格增漲趨勢持續攀升
當前陶瓷企業或色釉料企業生產所用的原輔材料正在延續2010年“漲聲”一片的形勢,無論是坯用原料、色釉料、化工原料,還是機電配件、運輸費用、包裝材料等產品,都呈現出不同程度的漲幅,部分原輔材料的上漲幅度甚至讓人感到吃驚。
今年以來,色釉料行業各種原輔材料的價格都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上漲。其中,硅酸鋯和氧化鐠的上漲幅度最為明顯。以氧化鐠為例,去年6月份為16萬元/噸,到9月份上漲到19萬元/噸,目前已漲到了38萬元/噸。9個月的時間上漲幅度高達137%,這種漲幅已經達到了令人咂舌的地步。
作為陶瓷稀釋劑主要成分的三聚磷酸鈉,價格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直接導致稀釋劑產品的成本增加。另外,類似水玻璃、解膠劑等產品的原材料價格都在上漲。
近期陶瓷產品的重要生產原料之一——鈦白粉,上漲幅度也很大,從去年9月份的9600元/噸上漲到了目前的14000元/噸,而促進鈦白粉價格不斷上漲的原因也是由于其原料價格上漲的壓力所引起的。目前鈦白粉原料鈦精礦、硫酸等價格都在上漲,這些都是直接導致鈦白粉的成本不斷加大的原因。
近期鈦白粉的價格還會出現繼續上漲的的趨勢。安徽安納達公司日前向控股股東銅化集團等共計7名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2859萬股普通股,募集資金總額為3.77億元,搶占鈦白粉市場。同時,全球幾家大型鈦白粉生產商——科斯特(Cristal Global)、杜邦、亨斯邁、特諾和克羅諾斯幾乎同時發布了今年第二次的全球提價信息,4月1日起生效。
對于目前絕大部分原輔材料價格大幅度上漲的現狀,有關人士認為這是多方面原因所致。首先,與化工生產密切相關的能源和資源型產品價格大幅上漲,例如原油、煤炭、天然氣、化學礦、原鹽等價格普遍上漲。能源和資源成本的大幅上漲、物流和用工成本的增加,以及企業管理費用的提高等是化工產品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此外,資源稀缺、受國家節能減排的因素、地方政府對資源的保護和控制、供應商積貨囤貨等多方面的因素,也是推動原輔材料價格上漲的原因。
本輪產品全面漲價,對化工、色釉料乃至陶瓷企業而言都是一個啟示。企業管理者應做好準備應對高成本時代,學會更好地配置資源、更多地節約材料消耗、改進工藝等,實現產品更新換代,生產附加值高的產品。雖然當前價格上漲對企業是一種壓力,同時也會促使企業去尋找一些新的突破點和發展機會,進而推動產業結構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