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廣彩瓷是清代至今,中國主要的外銷瓷,在中國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闡述了廣彩的制作工藝及其方法,提出工藝品與藝術品的區別,以供參考。
關鍵詞:廣彩瓷 工藝品 藝術品
1 引言
陶瓷是中華文明的象征,廣彩瓷是中國民間陶瓷藝術的奇葩,是我國外銷瓷中的主要品種,雖只有三百年歷史,但在當代陶瓷行業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在粵、港、澳地區影響甚廣。由于“廣彩瓷”多用工筆畫法,有其獨特的技法,制作華貴,已成為粵、港收藏家們的主要對象。筆者從事“廣彩”創作三十余載,特將廣彩的制作工藝及方法闡述如下,供各界參考。
2 “廣彩瓷”的制作工藝及其方法
所謂工藝品是手工藝的產品,強調設計和加工的過程,即至少有兩件以上批量生產。藝術品是指具有造型藝術的作品,強調獨創性、個性、藝術性和不可重復性。陶瓷收藏主要包括古官窯陶瓷收藏和陶瓷藝術品收藏,而對“廣彩瓷”收藏而言,更加重視把“廣彩瓷”作為藝術品的收藏,而不是工藝品的收藏。了解 “廣彩瓷”的工藝流程,以便對廣彩欣賞建立起一定的聯系。
“廣彩瓷”的制作工藝為,先選擇已燒好的白胎,再借胎創作,一般溫度為800℃左右。“廣彩瓷”在制作方法上可分為五類:一類為作者完全自行設計、自行構思與創作,稱為“原作”,屬藝術品的范疇,主要包括作者的構思設計圖案、寫線、填色、題款簽名等創作過程。作品完成后再燒成出爐,形成完整的珍貴作品。由于其燒成率較低,稱為原作;另一類為半原作,亦屬藝術品范疇,即作品中融入作者創作設計,包括構思彩繪以及主要內容的創作,部分作品由工人填色,具有唯一性的特點,很多作者也將之列入“原作”類;第三類為作者設計、做模,技術工人制作彩繪、填色,最后工序為修改,作者題款與簽名、燒爐,稱為“精品”;第四類為作者設計、批量生產,工人制作彩繪。一般作為禮品、紀念品,屬高檔品。第三類與第四類通常分為限量版與不限量版。第五類為作者設計、制板(生產樣板)做印,大批量生產,無作者簽名,稱之為產品,一般最易識別。從第三類之后,筆者認為均應屬復制的工藝品范疇,體現的是設計水平,不屬原創作品之列。針對廣彩瓷藝術品收藏而言,其價值疑聚了作者思考、創作、手工技藝等各個方面。以150件寶字瓶為例,從設計構思到彩繪完成至少需兩三個月以上,是靠下真功夫創作出來的,不是單純靠工人師傅加工出來的,因此其價值有時無法估量。而工藝品不具備上述屬性,其價格很易通過市場估算。
3 購買廣彩瓷時需把握的原則
作者獨立完成的作品,屬于原創,有極高的藝術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一般傳統“廣彩”原作的特點表現為:保留手工痕跡、線條流暢、個性較強,有強烈的藝術表現感。收藏價位一般按照作者的級別、藝術風格、個人喜好、知名度及藝術性等因素綜合而定。在選購原作時一般把握以下原則:(1) 就某個作者而言,一般隨著年齡的增加,原作會越來越少,價格肯定會上升;(2) 就收藏潛力而言,市場上年輕作者以出售原作“維生”居多,有藝術理論背景、有勤奮好學之品格、有感悟與思想之靈性的年輕作者,筆者認為有極大的收藏潛力,這些人亦是未來的大師與名家。從欣賞的角度來看,收藏現在名家大師創作的復制產品(包括限量版)就不如收藏有潛力的年輕作者之原創作品;(3) 大師級原作而言,作者級別越高也意味著年齡越大、作品耗費時間越長,收藏價值越大,少則幾萬元,多則幾十萬元;(4) 就廣彩欣賞角度而言,廣彩藝人的風格和代表作也十分重要,一般收藏其代表作,收藏潛力就更大。另外,廣彩欣賞某種程度上,關鍵在于作品,名氣其次。當然,就某個作者而言,一般四五十歲的創作作品更加成熟,更有品味;(5) 收藏者可以憑借個人對著色及風格的喜好程度而定,包括對人、藝、量、色、質等統籌考慮。
4 結語
廣彩能延續至今,關健在于有廣闊的市場,廣彩瓷原作只有少數人收藏,比工藝品價格高出很多,只有那些有一定經濟能力的愛好者才能擁有,工藝品卻完全可以進入平常百姓家。對廣彩欣賞區別對待,是廣彩賴以發展的關鍵。希望本文能為廣彩藝術家及收藏者帶來一點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