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多數人都要看到那樣東西才肯承認它的價值,卻不知道看不見的東西價值遠比看得見的高出甚多。」
——古龍
透明性——用一般字典上的解釋就是可以讓光線完全通過的物體。「透」的意思就是通過、穿過;「明」就是看得見有光。可在建築設計和繪畫影像領域上透明性的意義占有一定的挑戰性和爭議。最為任職的兩位研究者分別是喬治·凱布斯(Gyorgy Kepes)寫的「視覺語言」和柯林·羅(Colin Rowe)寫的透明性《物理和現象層面的透明性》。
凱布斯在視覺語言一書中提到了透明性的觀點:「如果人們看見兩個人或更多個圖形彼此重疊,他們中的每一個圖形都因這個公共的重疊部分而完整,這是人們陷入一個矛盾的空間維度,人們必須設想新的光學特性才解決這個矛盾。這些圖形具有了一種透明性,他們是互相貫通的,彼此沒有視線的遮擋。然而透明性不僅僅暗示著圖形的一種光學特性,它還暗示著一種更寬廣的空間的秩序。透明性暗示著人們對不同空間位置的同時感知。」視覺的法則取決於時代的視覺習慣已經是今天公開的密碼。我們的時代視覺習慣和生活節奏太快了,社會資源太豐富了,視覺傳播已經不能用昨天和過去的習慣標準來衡量。「看」比「閱讀」被看重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某種意義上這對時間與空間的概念相對我們的思維開放,自由多了也少了一層束縛。
1964年柯林·羅在探索與現代建築學上隊透明性上做了兩方面的探討《物理層面與現象層面的透明性》,
接下來承接上述討論一個案例——某地產商集團的樣板房。基地位於上海周邊,自然清新的空氣,有湖區景觀,縱橫的河道景觀,已建成的大道的景觀風貌,千年古鎮風貌及文化傳承發展。未來規劃有高規格的商業配套和公共設施。樣板房建築風格相對簡約方正。建築物本身是聯排四層高,一、二層為複式公寓,三、四層分別單體公寓。我們的重點討論是複式公寓樣板房二層。首層功能為客廳、玄關、衛浴間、樓梯、花園、老人房、餐廳和廚房,相對直接。二層四房兩衛。(原始設計規劃)三間一主臥兩客臥和一個書房。暫不說設計主題和創意亮點,原有室內空間四房兩衛,只能說是個買點,但公寓自身面積條件不夠大,正確的說,三房兩衛或兩房兩衛更貼切。樓梯上來的轉接空間視覺感狹小,由於穿透性不好,其中原有書房只有五平方米,基本上使用率不高。解決方案把小書房和客廳合二為一,並在樓梯上來的平臺上把兩個房間的主立面實用有透明性的材料來分隔如玻璃(代替原來有的兩面實心牆)。這麼一來二層的主立面有延續性,左右兩側視野開闊,有了自然光和展開的視覺角度,空間達到了無限延續到室外。雖然設計的面積沒有變過,但因為視覺的展開讓來看樣板房的客人有了全新的詮釋和延伸的視覺。
透明性的概念在視覺上不僅可以傳達信息,超越主題與創作的吸引力。它有助理解空間,加強視覺整合。更形成一種無形的風格氣質,裝飾上它起的作用不可忽視。透明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只要有環境它就可以改變,創新氣氛,添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