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檔案
楊瀾
從著名節目主持人到制片人,從傳媒界到商界,她一次次成功實現了她人生的轉型。目前擔任陽光文化影視公司董事局主席。
身份明確 就是傳媒人
不管做了多少事情,楊瀾認為那都是“傳媒”這棵樹結的果。
數字商業時代:主持、辦公司、做珠寶、寫書……你做那么多的事,你是怎么定義自己的身份的?
楊瀾:我覺得我的身份還是很清晰,一直都是一個傳媒人,其他是因為興趣所致,但不管我做了多少事情,它們都是因為我傳媒人的身份派生出來,就像一棵樹上結了很多的果實。
數字商業時代:美國著名的脫口秀主持人奧普拉結束了她做了25年的節目,你有沒有想過有這么一天,你會選擇以什么樣的方式來和觀眾告別?
楊瀾:我真的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這事對我來講還比較遠,我至少還要再做十年吧。
數字商業時代:你好像做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很好,有什么秘訣嗎?
楊瀾:沒有,因為我并不是做什么都可以做得很好,這一路,淺嘗輒止,中途夭折的事也很多,但大家看到的都是成功的,失敗的大家沒看到。但我覺得走彎路是必須的,蘇芮不是有句歌詞:沒有什么坎坷是不必走的。很多事不成功,此路不通,才走到其他路上的。
數字商業時代:面對壓力,遭遇挫折的時候,你是憑借什么力量走過去的?
楊瀾:微笑,微笑是最強大的力量,你要相信,沒有什么是過不去的。千萬不要失去聽一個笑話的好奇心,要永遠保持微笑的能力,別太嚴肅,也別太較勁兒,無論是跟別人還是跟自己。
訪問別人 找到自己的生活
受Prada女王啟發,楊瀾創建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珠寶品牌“LAN”。
數字商業時代:你做過那么多的訪談節目,對你的生活有什么影響嗎?
楊瀾:太多了,舉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吧。2007年,我去米蘭采訪Miuccia Prada,我問了Prada女王一個最簡單的問題:你為什么要做設計師?她回答我說,在她年輕的時代,設計師都是男人,他們設計的服裝都是以一個男性眼中的尤物為出發點,但是Prada希望她設計出來的衣服,可以讓女人穿出自我的尊嚴和自信。她的回答就幫我打開了一個新的世界。我覺得在當下這個時代,珠寶早就不再是男人寵愛女人的一個饋贈,而是女性表達自我、表達內心最真實審美取向的一個代言品。所以,我就創建了以我自己的名字命名的高級珠寶品牌——“LAN”珠寶。我永遠都記得我的第一個客戶嚴歌苓,她在賣掉了一個劇本后,挑選了一款粉紅色寶石的別針來犒賞自己。
數字商業時代:我們都知道,各種消費品買來以后都要貶值的,你覺得哪些投資是可以升值的?
楊瀾:第一類當然是藝術;第二類是珠寶;第三類是旅行,旅行的錢花的是最值的,你沿途看到的、感受到的,包括你因此延伸出的思考,都會融入到你的生命里,變成終生的財富。
數字商業時代:作為一個成功人士,你對我們的讀者有什么樣的忠告?
楊瀾:我一直說,人生的道路從來是不可復制和模仿,所以我沒辦法給別人忠告。曾經有人用我的名義給我女兒寫了一本書,講了很多所謂的道理,這事兒我特別生氣,因為里面的很多方式跟我的價值觀是完全不符合的。而我能夠分享的經驗就是:認識自己,做你自己。因為比進入他人的世界更重要的是——打開自己的世界。
不懼傳言 堅持慈善
從“詐捐門”到“盧俊卿事件”,盡管被傳言誤解,但楊瀾依然慈善不改。
數字商業時代:你很早就成立了陽光文化基金會,現在它運營得怎樣了?
楊瀾:從具體實施的項目來講,它包括在汶川投資6000萬,建立了120個圖書館、10個康復中心。我不久前剛到那邊的康復中心探視過,那里的康復設備都是根據兒童的身高、發育狀況特別定制的,醫生也都非常敬業,每天要工作10個小時以上。我可以確信,所有的錢款都得到了實際的應用與落實。此外,我們還在進行一個“陽光下成長”的公益項目,關注的人群是民工子弟學校的孩子們。在過去的5年時間里,這個公益項目已經幫助16000人次的孩子去美術館、博物館、電影院、話劇院里參與到藝術實踐活動中。
數字商業時代:最近種種事件,讓民眾對慈善機構的公信度產生質疑,你怎么看?
楊瀾:我一直都說,中國人從來不缺乏做慈善的熱情,但當下最緊要的還是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它也涉及到慈善和公益機構的執行力問題,就是說,你有了那么多錢,這錢能交給誰去執行,缺乏足夠有經驗的管理人才,也做不成慈善。所以慈善不僅僅是愛心,還是一種能力。怎樣從一時沖動、流淚感動的捐款方式變成一個長期的、生活方式型的、可以執行、可以反饋、可以監督的長效機制?我希望我能在這方面做一些事情。
數字商業時代:你對中國慈善事業有一個什么樣的期待和展望?
楊瀾:我覺得中國的慈善需要的是一個熱帶雨林式的生態環境,茂盛的,多樣品類相互依存的。慈善不僅僅是救災捐款這樣的一個傳統觀念,現在許多的慈善事業都需要公眾的親身參與,比如去養老院陪伴老人,在福利院做義工,或者做專業的跨國界醫療服務等等。它的品類與范圍應該更擴大,除了救急救弱,還應該有科學、教育、藝術、社區服務等等各方面的內容,像很多國外的疫苗研發都是由慈善組織完成,我們可以做的事情其實還有很多很多。
數字商業時代:在當下這個階段,你最大的目標是什么?
楊瀾:以前我一直專注的是個人才能的施展,但現在我希望能夠幫助和促成一個組織和機構的成長,我希望陽光傳媒可以更具競爭力,我也常常跟我的員工講,不管你在這里做多久,我都希望出去以后,你會覺得在這家公司學到了很多,在這里的日子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