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全資金融機構工銀國際對乳企蒙牛做出大膽預測,基于行業整合加速、營業額穩步增長、行業消費需求強勁等利好因素,預計蒙牛年均增長能達到24.5%。前不久,在蒙牛發布的2011年中期業績報告中,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期增長28.7%至185.79億元人民幣,達到上半年乳業最高漲幅,遠超此前工銀國際的預測,同時也創下蒙牛近三年來增長的最高紀錄。
關鍵詞一:優化產品
在蒙牛上半年的中報中可以看出,從液態奶、酸奶到乳飲料、冰淇淋、奶粉,產品線全面均衡增長,健康、創新、多元化的特色成為其重要的產品優勢。酸奶品類中,首個獲批“國食健字號”的雙功能酸奶冠益乳持續熱銷市場;高端品牌特侖蘇市場份額繼續保持絕對優勢;以無添加為產品特色的內蒙古老酸奶加上去年成功并購君樂寶,蒙牛酸奶產品市場表現出色。此外,從去年到今年上半年,蒙牛相繼推出包括益優特免疫力牛奶、優益C活性乳酸菌乳品、奶新養道珍養牛奶等針對不同消費群體的功能性產品,加快了產品布局的優化組合。
產品結構的優化來自于科研創新的持續。據統計,蒙牛上半年共計申請專利72件,授權專利56件。繼在法國、瑞士和日本分別創建海外研發工作站后,蒙牛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也開始營運。世界最大銀行之一巴克萊資本認為,“蒙牛乳業的利潤率在3~5年內有望保持上升趨勢,因此維持蒙牛乳業‘增持’評級,并將目標價從30港元上調至31港元”。
關鍵詞二:管控成本
今年以來,生奶價格明顯上漲,在外資奶粉擠壓基礎之上更給本土企業平添壓力。從蒙牛中報可以看出,今年上半年其三項費用(銷售費用、行政費用、其他費用)總計30多億元,處于行業較低水平。
知名投資公司第一上海分析:“(蒙牛)分銷費用率在規模擴大基礎上同比下降0.2個百分點至17.8%,其中廣告及宣傳費用率維持在8.1%的水平,行政費用率下降0.3個百分點至3.3%,主要由于有效的內部調整以及支出管控。”通過在產品管理成本上運用投入產出比的方法,蒙牛將銷售費用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中糧的入股也為蒙牛的成本化解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多項費用的持續下降,為蒙牛贏得了更多的實力發力上游建設,從而有效地支持了蒙牛的佳績。
關鍵詞三:發力奶源
就在蒙牛中報出爐的前三天,溫家寶總理在河北視察時指出:“一個13億人口的國家,應該培養出自己的奶牛品種,生產出高品質的牛奶和乳制品。”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理事長宋昆岡說:“投入巨資發展自有奶源基地,這是中國乳業升級改造最具特色的亮點。”截至目前,蒙牛在奶源建設上已累計投入30個億。此外,通過合建、入股等方式構建的規模化現代牧場,包括現代牧業和圣牧集團等在內的大型牧場,作為蒙牛較大的牧場原奶供應商,未來將為蒙牛提供更多穩定的奶源供應。
日本著名咨詢公司大和總研發表研究報告指出:“蒙牛近兩年加強產品安全管理,積極提升產品安全性并取得進展,來自牧場及大規模農場的奶源管理好于奶站,2008年該部分奶源占比僅不到50%,2010年則逾70%,2011年上半年已接近80%”。蒙牛牧場奶源和規模化奶源遠高于業內平均水平,成為其持續保障產品優質安全的重要基礎。荷蘭合作銀行認為:“蒙牛在產業鏈上游加強奶源建設,確保原奶來源的可追溯性,將進一步提升其在市場上的競爭優勢。”
在蒙牛的盈利圖譜中,產品結構、成本管控、奶源建設三個關鍵詞成為實現業績持續增長的“三駕馬車”。按照乳品消費下半年比上半年旺的一般市場規律,中報佳績似乎還暗示著,在“三駕馬車”的帶動下,蒙牛的高增長率會在一段時間內保持穩定。知名金融服務機構京華山一認為,“憑借蒙牛在液態奶市場的領軍地位及強勁的盈利增長前景,我們認為該股值得估值溢價。”蒙牛集團總裁楊文俊表示,2011年下半年中國經濟仍將穩定發展,旺盛的國內市場需求將為包括蒙牛在內的中國乳業帶來龐大的發展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