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會計準則正式實施時,公允價值計量出現了一些客觀問題,根據在實際應用中的情況,找到根本原因,客觀分析問題所在,更好地針對問題來有效采取措施,探討一些解決對策。
[關鍵詞]公允價值 問題 對策
我國新的會計準則的頒布推動了會計公允價值計量在實際生活中的廣泛應用,財務信息也更加的有價值。但是同時新準則的頒布使得公允價值被利用形成操縱利潤的一種手段。如何能夠提高公允價值計量的可靠,并且讓公允價值不被一些操縱者進行謀利的工具,這是我們需要在新會計準則實施后需要面對的嚴重性的問題。
一、公允價值的概念
根據很多國家對公允價值的定義,我們能夠總結出以下幾點對公允價值含義的表述:
1.公允價值形成的前提必須是在公平的交易下,并且交易的彼此熟悉且自愿的同意交易的金額;
2.公允價值它必須是負債或者資產的,且它計量的目標是全面的;
3.能夠在市場里進行公平交易的市場都可以形成公允價值,無論這個市場是活躍與否。
公允價值主要是期望在計量的過程中雙方是真實的,無欺詐行為,是公平公正的進行交易。而公允價值也并非只是一種計量方式,它是很多種計量方式的一種組合的表現形態。
二、實際運用時,公允價值存在的問題
1.在活躍市場里公允價值的反饋問題不夠及時。根據市場經濟的發展速度,商品越來越多的能夠在市場里找到其相應的價格,特別是在活躍的市場里,更能夠合理地反映出其商品的可靠的公允價值。但是企業得到在活躍市場里回饋的公允價值不夠及時,甚至嚴重滯后了市場的信息更新。因此,這種不及時性使得公允價值應用于市場得到了一定的障礙。
2.現金流量折現的變量參數有很大彈性,對投資者投資帶來一些錯誤的指導。雖然未來現金流量折現的方法簡單、易操作,但是如果選擇的變量的方法不合理,也會使得計算出來的結果有一定的差距,這樣對投資者帶來誤差。在大多數的情況下,表現出不同類型的未來現金流量的差異的主要方面有:(1)預測在未來的現金流量,或者在更加復雜的條件下,預測未來發生在不同的時間點的現金流量。(2)預測未來現金流量的金錢數額和實際可能存在的變動。(3)使用沒有風險利率所體現出的時間價值。(4)存在于實際會計計算資產或者負債價值中的不確定性。(5)無法識別的一些因素。在以上總結出的五個方面,都需要財務人員經過多年的經驗對這些方面的判斷和估計,不一樣的參數將會很客觀地給公允價值帶來很大的變化。
3.資產評估方面有待增強。一方面,現在很多評估機構都不按照業務規程進行操作,影響了資產評估的質量,也使得公允價值無法得到公正、客觀的結果。另外一方面,很多的執業評估師的職業知識與專業水平無法達到一個高度,甚至有些評估師的職業操守與素質更是會對公允價值的公允性造成直接性的影響。
4.企業通過利用公允價值計量進而操縱盈余。隨著新準則的頒布,企業的盈余管理空間增大,不確定性的增加,管理當局為了保證公允價值計量的穩定,很有可能會通過公允價值計量來操縱盈余,從而使得新準則的頒布面臨的新的一個嚴重問題。
三、關于公允價值計量在實際應用中的一些建議
1.優化公允價值運用于市場的條件。從實際的市場價格得到了可靠的、客觀的公允價值,雖然它并不完全等于公允價值,但是它卻更直接地從市場保證了公允價值的可靠性。那么對于生產市場我們更應該注意以下幾點來保證更好的持續發展:(1)加強對生產資料市場的監控,適時地監測信息來保障公允價值獲得的持續與完整。(2)發展農村市場,推動社會主義農村的進步。(3)推動流通方面,使得不斷轉變生產資料市場得到增加。(4)改造批發市場,讓其得到質的提升。可以適當地引進新品牌進入二手交易市場,同時政府對于中介服務結構應給予支持,使得交易雙方都能夠快速得到公允價值的信息,優化公允價值的滯后問題。
2.增加財務人員的職業道德素養和教育問題。文章之前也提出這個問題,公允價值的很多不確定性,需要執業人員良好的職業操守,才能夠避免一些執業人員鉆法律空當來利潤操縱,所以需要增強他們的職業道德的教育。另外一方面來說,在新準則出來后,很多會計人員需要培訓,了解新出臺的政策。這樣才能夠更好地使公允價值通過財務人員進行合理地應用和估計。
3.增強資產評估方面的操控與發展。資產評估能否健康的發展影響著公允價值。首先要提高對資產評估部門監管,增強監管人員的職業操守和水平,還要重視來自于社會的監督,讓公眾參與進來。其次,評估分析師的繼續再教育也要不斷提高。通過合理的利用資產評估協會,改善環境,讓誠信建設持續開展下去。
4.完善國家相關部門的規定和制度,杜絕操縱公允價值盈余的動機。國家一些相關部門應該實施相關處罰,修訂相關法規,配合相配套的公允計量模式。從而使得一些操縱公允價值盈余的人們打消念頭,從根本上得到完善與改革。
四、結語
國家頒布的新企業會計準則嚴謹的增加了公允價值的計量屬性,使得我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接軌,并且密切關注與研究相關國際有關方面,當然目前在具體的實踐中還有些問題存在,但是我們可以不斷解決問題,并為我國的相關法定法規得到很好的完善做出相應的貢獻,使得一些想通過公允價值來操縱盈余的人們打消念頭,并且增加了會計信息的可靠性,讓我國在會計實務應用公允價值計量時更加趨于成熟。
參考文獻:
[1]閆麗.論公允價值計量存在的現實問題及對策[J].財會學習,2008(3)
[2]蔡晶晶,花輝.公允價值計量在我國會計實務運用中的探究[J].商場現代化,2008(3)
[3]李毅.公允價值計量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審計與理財,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