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為了揭示內生性集群企業成長過程中競爭優勢的形成和演化機理,在實地調研和借鑒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企業網絡化成長理論,以及競爭優勢理論,提出網絡-網絡資源-企業能力-競爭優勢的概念模型。
[關鍵詞] 多層網絡 競爭優勢 演化 內生型集群企業
一、引言
近年來,特別是全球金融危機后,國內集群企業經歷著勞動力成本上升、國際市場疲軟、全球貿易和綠色壁壘等的挑戰,相當部分企業正遭遇了不同程度的生存危機。目前,從整體上看,我國內生型集群存在的國際競爭力較弱、可持續性差、多處于價值鏈的低端等問題和瓶頸非常突顯。在成本優勢日漸喪失的情況下如何獲取生存和發展,這已經成為當今集群企業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二、企業網絡構建與競爭優勢演化
1.企業網絡內涵與結構
企業網絡的概念是由社會學中的社會網絡衍生而來的,只不過企業網絡的主體是企業,而社會網絡的主體則是人。社會學上將網絡定義為由一組特殊類型的社會關系(relationships),如友誼、交易關系、成員資格等聯系起來的節點(nodes),如個人或組織形成的網絡(Laudmann,1978)。因此,企業網絡可以定義為一群獨立的企業由于交易、合作等專業化分工合作關系聯系起來的組織聯合體。
國內學者對本土企業的網絡演化的研究不少,除了從網絡性質、功能,以及特征等方面進行研究外,還引入了特有名詞“關系”,使企業網絡的研究更加本土化。有從網絡特征角度來研究網絡演化的,如黃潔(2006)從網絡特征等微觀角度來研究企業網絡的演化,并通過網絡特征與企業網絡需求和能力匹配的角度研究,結合溫州柳市低壓電器產業集群中的德力西集團公司案例,提出集群企業不同成長階段的網絡特征變化規律。馮文娜(2008)則從網絡類型角度來研究,根據網絡參與者的性質、網絡節點在產業鏈中的位置、網絡的功能來劃分網絡的類型,其中按網絡功能可分為市場網絡、技術網絡等。
本文通過文獻研究并結合前期的廣泛調研,認為應系統地和動態地分析企業網絡化成長空間,從網絡性質(網絡的功能)和網絡特征(網絡范圍、網絡強度、網絡關系位置等)兩個角度對企業成長過程中的網絡演化進行研究。結合本文的研究目的,我們從網絡范圍角度將網絡進行初步劃分,分為本地網絡、國內網絡、國際網絡;從功能作用角度將其劃分為生產網絡、研發網絡、營銷網絡等三個重要網絡。其中:生產網絡提供生產所需的廠房、零配件、工人等資源;研發網絡提供人才、設備等資源;營銷網絡提供市場信息、品牌等資源。
2.基于網絡的企業競爭優勢演化機理
企業的競爭優勢可以理解為在特定的市場環境下企業能夠充分利用所擁有的資源來實現客戶價值,這就要求企業有競爭資源,以及利用這些資源的能力。企業網絡可以通過資源嵌入給企業提供各種外部資源,外部資源又內化于企業促進新的能力的形成。于是,隨著企業網絡的重構和演化,資源和能力發生演化進而促進企業的競爭優勢更新和演化。
資源獲取、整合和發揮作用需要企業能力[6](王核成2010)。企業網絡化發展更需要外部資源獲取和整合能力。在企業經營實踐中,往往首先通過對機會和威脅的判斷來影響企業的戰略定位,由此進一步確定企業所需的戰略性資源,進而通過改變資源基礎能力(Barreto 2010,李曉燕、毛基業 2010)來構建企業網絡關系從而以更具競爭力的價格獲取所需資源,從而為企業獲取相對優勢奠定基礎。
改變資源基礎是指公司整合、重新配置、創造和擴展資源(Teece DJ 1997,Eisenhardt KM 2000)。那么改變資源基礎能力就是指公司整合、重新配置、創造和擴展資源的能力,它作為企業能力的一個方面對企業資源的獲取,以及整合利用起著重要的作用,而根據前人對企業能力的研究,大部分學者認為企業能力是來源于資源的。因此,一方面,企業資源是企業能力形成的基礎,決定企業能力的形成;另一方面,企業能力促進企業資源的獲取和整合,通過企業能力重構企業網絡來改變資源基礎。
企業的持續發展取決于企業競爭優勢的持續演化是否與所處環境相匹配。而企業競爭優勢的演化則是由企業能力和企業資源的相互作用所引起,企業能力的增強和資源獲取又與企業功能網絡的演化和變遷直接相關。因此,結合內生型集群企業自身功能網絡的演化特征我們構建了“網絡—網絡資源—企業能力—競爭優勢”概念模型來分析企業競爭優勢的演化。企業網絡通過其內部嵌入的網絡資源來影響企業能力的形成,企業能力則進一步作用于企業網絡,通過構建網絡來獲取所需資源并形成企業的競爭力和競爭優勢。
集群企業競爭優勢的持續演化與其多層功能網絡的演化是密不可分的,貫穿企業的整個發展過程中,且具有正相關關系,即集群企業多層功能網絡的有效變遷可以引起企業競爭優勢的演化,并使企業得到持續發展。如下圖所示,就是內生型集群企業競爭優勢與企業能力、企業網絡,以及企業資源的關系。對于企業的資源能力,本文將重點探討外部資源獲取整合和改變資源基礎能力。
三、總結
本文的主要研究結論:文章構建了網絡-網絡資源-企業能力-競爭優勢的概念模型,用以解釋集群企業的成長歷程和競爭優勢演化機理。并將網絡、企業能力,以及競爭優勢進行細化,將企業網絡從地理位置和功能作用兩個維度劃分,企業能力界定為改變資源基礎能力,競爭優勢則細化為集群成本優勢、技術優勢,以及品牌優勢。
參考文獻:
[1]Laudmann, Galaskiewicz Marsden Community structure as inter-organizational linkages[J].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1978(4):455-484
[2]黃潔.集群企業成長中的網絡演化[D].浙江大學博士論文,2006
[3]馮文娜.網絡對企業成長影響的實證研究—以濟南中小軟件企業為例[D].山東大學,2008.
[4]王核成.動態環境下的企業爭力[M].科學出版社,2010.
[5]Barreto I. Dynamic capabilities: A review of past research and an agenda for the future.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0,36(1) : 256- 280
[6]李曉燕,毛基業.動態能力構建[J].管理科學學報.2010(11):55-65
[7]Teece DJ, Pisano G, Shuen A.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7 ,18( 7) : 509- 533
[8]Eisenhardt KM, Martin JA. Dynamic capabilities: What are they?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0 , 21( 10-11): 1105- 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