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遼寧省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尚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在分析遼寧省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現狀和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加快其信息化建設步伐的一些建設性措施與策略。
[關鍵詞]中小企業 信息化 管理
黨的“十六”大報告明確提出“信息化是我國加快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必然選擇”。企業信息化的本質是指企業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有效地開發、運用和管理企業資源的過程,是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突破口。加快推進和實施遼寧省企業信息化,充分利用遼寧省的技術、人才、教育優勢,利用信息技術改造和提升遼寧省傳統產業,是實現遼寧省崛起的重要措施。
一、遼寧省中小企業信息化現狀
目前,信息化已經成為遼寧振興的助推器,特別是遼寧省實施的百戶企業信息化示范工程帶動了千戶企業信息化建設。全省企業信息化建設投入有了較大幅度的增加,企業競爭力隨信息化的加強得到較大提升。但是,遼寧省中小企業普遍存在信息化步伐緩慢,信息化程度較低等現象,具體表現如下:
1.企業信息化觀念和認識不清晰
對企業信息化的正確理解和認識直接關系到信息化建設的成敗。目前,遼寧省中小企業對信息化概念認識深度不夠,對信息化項目的實施抱以過高期望,把信息化等同于技術改造,對實施信息化存在不切合實際的想法和認識。
2.中小企業信息化應用水平普遍較低
遼寧省中小企業雖已配有計算機,卻主要用于充當打字機,并未真正用于企業的信息化管理。大多數中小企業沒有實現內部的網絡互聯,更沒有建立企業自己的網站,游離于網絡世界之外,無法利用網絡信息資源為生產經營服務。
3.企業管理模式的制約
信息化管理的引入將推動企業實行全面、徹底的改革,從觀念更新到業務流程重組、組織重組等,由于中小企業原有的管理機制、生產機制、銷售渠道已運行多年,管理、設計、生產、銷售人員都已有多年的傳統工作經驗,很難適應新的工作方式,因而阻力較大、任務繁重,這是制約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重要因素。因此,信息化的實現必須伴隨觀念、業務流程、組織結構的根本變革方能實現。
4.缺乏資金投入
中小企業一般生命周期短、生存率低、資信度差、抵押資產少、信貸風險大,融資渠道少,融資難度大,因此,能投入技術改造、創新的資金相當有限,用于信息化建設的資金則更少。企業信息化建設是一項周期長、投資大的系統工程,既需要投入又存在風險,信息化建設所需的資金投入是制約中小企業信息化發展的又一大障礙。
5.缺乏企業信息化高級人才
企業信息化建設需要既懂得經營管理,又懂信息技術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中小企業信息化人才匱乏,既懂IT技術又懂業務流程和企業管理的復合型專業人才更加緊缺,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的質量和速度。而中小企業用人機制本身缺乏吸引力,一方面難以引進優秀的信息化人才,另一方面企業內部信息化骨干力量流失現象嚴重也造成中小企業信息化應用水平較低。
6.信息化服務不完善
中小企業應用需求千差萬別,導致市場上目前還沒有完全適合中小企業的產品和解決方案,一些中小企業信息化解決方案往往只停留在宣傳階段,遠遠沒有取得中小企業的廣泛認同。同時,由于廠商對用戶在使用過程中缺乏應有的培訓和幫助,導致中小企業對IT產品的疏遠。因此,信息化服務不完善是中小企業信息化發展緩慢的因素之一。
二、推進遼寧省中小企業信息化進程的對策
1.各級政府應大力推進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
在“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指引下,遼寧省各級政府對信息化建設相當重視,推出了一系列鼓勵和扶持政策。但是面對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進程迫切需要加快的情況,政府的推動力度還應繼續加大。
首先,政府可從戰略高度積極宣傳企業信息化的意義,借鑒和吸收國內外先進經驗,充分考慮遼寧省的具體情況,制定針對性的實施對策。
其次,政府在財稅政策與金融政策上應加大對中小企業信息化的扶持力度,加快建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減輕中小企業的負擔。
第三,政府資助的公共信息服務機構可向所有中小企業免費提供信息服務,把信息作為一種公共產品讓企業享用。對經濟實力較差、資金困難的中小企業,政府應盡可能予以扶持。例如,對無力建立網站企業,可在中小企業信息網上免費為其登記域名和設置網頁,讓企業從最起碼的信息技術起步,逐漸提高信息應用層次。
2.改革中小企業管理模式
隨著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推進,管理已成為信息化建設的關鍵。由于企業信息化不是簡單地用計算機代替手工勞動,而是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引進現代管理理念,對落后的經營方式、僵化的組織結構、低效的管理流程等,進行全面而深刻的變革,因此,中小企業應該把目光從產品、技術、軟件轉向自身存在的管理問題,更加注重引進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技術來對企業進行變革。
3.建設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
可以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由政府牽頭,組建由大專院校、科研院所、行業協會等機構參與的信息化服務體系。這種信息化服務體系主要負責信息化知識的宣傳、信息化人才的培訓、信息技術的指導、信息化建設項目以及一些中小企業的網絡與大企業的網絡相連接的中介服務等。政府出臺相應政策、法規設立監督部門專門檢查上述機構對中小企業信息化服務的質量。
4.加強中小企業與大專院校之間的合作
遼寧省擁有各類大專院校和科研機構,以及門類齊全、數量龐大的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議省政府和社會相關部門應大力提倡和積極推動中小企業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合作,促進中小企業做大做強,提高企業科技水平和核心競爭能力的一個重大舉措。因此,積極推動遼寧省中小企業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對于促進中小企業調整結構,實現跨越式可持續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5.加快企業開展電子商務的步伐
網上電子商務可以提高企業上下對信息化建設的興趣和認識,生產、管理和經營被有機地連在一起,從而帶動企業循序漸進地在作業、管理、經營等方面更深層次、更大范圍的信息化建設,為企業帶來巨大商機。企業上網是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企業網站在現代及未來的信息社會將成為不可缺少的企業識別標志之一,建立企業門戶網站,這樣不僅可以展示企業形象,提高知名度,更有助于加強企業與社會之間的信息聯系、溝通及互動交流。
三、結束語
遼寧省老工業基地正在崛起,信息化為中小企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企業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有應用信息技術的迫切需求,有推進企業信息化的內在動力。通過廣泛應用信息技術來實現產業和產品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升級,是提高中小企業的綜合競爭力的必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