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月棲棲,恐怕有兩類學生最為惴惴不安:一是等待公布高考成績的高考生,另一類則是等待社會大考成績的應屆畢業生,這個社會大考就是就業。后一種考試更為激烈甚至是慘烈。
最近國內很多知名網站發布了中國失業率最高的前十個專業,計算機類專業赫然列位第三。我不知道這個排名的數據依據源于何處,但因在IT業界工作多年,每年都會招聘和帶領應屆生工作,也確實發現了計算機類專業應屆生存在的幾個突出問題,借此機會寫出來與大家共享。
基礎知識不牢固
針對應屆學生,大多數正規的IT類公司,特別是軟件類公司,往往是通過筆試來考察應聘學生的基礎知識。筆試試題中,就考察知識的掌握程度而言,一般會包括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比如JAVA, .NET等)兩部分?;A知識試題中,70%的內容都與大學中所學過的課程相關,比如C語言、C++、數據結構、數據庫原理與應用等。其余的30%則是基礎知識實際應用。我們曾在2年內對全國70多個本科、高職院校900多名IT類應屆畢業生(本??票壤咏?:1)進行筆試,基礎知識的平均成績僅為51.5分(滿分100分),專業知識的分數則更低。這足以說明,大多數學生的基礎知識并不牢固,這可能與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和學校的教學方法有關。
專業能力不強
對于應聘開發類崗位的應屆畢業生,公司一般會考察學生的代碼編寫能力、WEB頁面設計能力、數據庫應用能力、系統設計能力等。通過考察,學生在這幾方面的能力均不能達到企業的要求。
動手能力弱項目經驗欠缺
在招聘過程中我們發現,應屆畢業生動手能力普遍不強,這可能是中國大學生普遍的特點。以代碼編寫為例,90%的學生在大學學習過程中,代碼編寫不到1000行,其中有一半以上的學生從未寫過代碼。而企業對初級程序員的代碼編寫經驗要求是最低15000行。學生的能力與企業的要求差距很大。另外,絕大多數學生的項目經驗極其欠缺,除了著名高校的學生有一定的項目經驗外,其它各類高校的大多數學生從未參與過項目的開發,不了解項目開發的流程,不知道項目開發工作的要求。其實,企業并不期望學生會有豐富的項目經驗,但是,如果對于項目開發過程的一些常識和基本流程都不清楚,這樣的學生,企業會認為他無法達到項目開發的基本要求。
另外,在一個軟件開發公司中,特別是在一個項目的開發過程中,開發人員的專業能力不僅僅體現在專業知識的運用,還要具備良好的開發習慣以及對開發規范、規則的遵守。這些也是大部分中國高校應屆畢業生所不知道的或者根本不具備這樣的意識。
除此之外,和其它團隊工作一樣,軟件開發工作也是一種團隊工作,這就要求開發人員還要具備除專業以外的其它的工作能力。很多應屆畢業生在這些工作能力方面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溝通能力欠缺
開發人員面對的對象不僅僅是電腦、代碼,更重要的是客戶的需求、上級的要求和思路等,這都要求開發人員能夠通過溝通來深入理解。溝通的首要環節是傾聽,傾聽也是了解需求,理解指令最重要的能力。很多應屆畢業生不重視傾聽,甚至不愿傾聽對方的需求,總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工作作,最后導致工作失敗。其次,不愿表達或表達不清。很多應屆畢業生由于緊張、害怕出錯或怕別人懷疑自己的能力,往往不愿表達出自己的不理解,不敢要求對方講解,而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工作,也導致工作失敗。
團隊合作意識不強
開發工作其實是一項需要團隊合作的工作,首先要求成員要具有整體意識,每個成員都要理解團隊的目標和計劃,在此基礎上理解自己的工作任務及其在團隊工作中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需要有能力與其他成員合作完成任務。這就需要每個人能夠收斂自己的個性,理解他人,幫助他人,共同達標。而許多應屆畢業生在這方面表現的差強人意,整體意識、協助意識較差,過分強調個性,不關注他人,不愿幫助他人。因只強調自己工作,不會或不愿合作而導致工作失敗的例子比比皆是。
以上為在實踐工作過程總結出的一些問題,可能不會很全面,但希望能夠對想進入IT行業的應屆畢業生有所啟示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