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凡忙(凡人忙碌)”的時代,面對來自工作的勞累、生活的壓力和自己負面情緒的影響,很多人愿意親近網游,并大有心甘情愿融入其中的沖動。這里說的網游,是網絡游戲的簡稱,包括但不僅限于傳統網絡游戲、社交網絡游戲、休閑網絡游戲和移動網絡游戲。網游,你完全可以詫異它、無言它、接受它。如果說生命的意義在于對內心世界的體驗,那么,網游既擁有一切,又一無所有。現在,讓我們留點時間來“紀念”一下網游曾經的輝煌吧。
社交互動:網游出路
以休閑網絡游戲為例,它的主題輕松、自由、快樂,具有游戲題材豐富、參與互動性強、操作門檻低、操作時間靈活、操作技巧簡單等特點。它堅持最大程度地關注、分析和滿足用戶的需求,在中國擁有很大的用戶群,因為它更接近于工作忙碌的凡人群體,更符合快節奏的工作與生活。但是,休閑網絡游戲的發展道路并非一帆風順。隨著中國互聯網的進步,以休閑快捷為特點的休閑網絡游戲受到客戶端的限制,用戶無法在其它終端上方便地玩這些游戲,這就需要休閑網絡游戲向無端化發展,真正做到網游有娛樂、網游無負擔。
休閑網絡游戲還有向SNS方向發展的必要。如今,用戶在休閑網絡游戲中產生的樂趣不再單獨依靠游戲本身,而是更多的開始向玩家與玩家之間的互動發展,隨著時間的推移,游戲性的可挖掘空間逐步被壓縮,要維持休閑游戲的樂趣便要更加傾向于互動及社區,即SNS。移動平臺的出現使得休閑網絡游戲對用戶的碎片時間利用達到了最大化,每局游戲的時間也較短,這迎合了人們越來越快的生活節奏。逃離了傳統客戶端的束縛,休閑網絡游戲因其方便性及無壓力性受到無數用戶的喜愛與追捧,通過不斷的創新來增加趣味性。
網游給廣大用戶提供了一個足夠大的交流平臺,為廣大用戶創造了一個虛擬的社會空間,搭建了一個繁密的社會關系網,這是網游和單機游戲最大的區別。
網游業的警惕與危機
世界互聯網將逐步進入到真正的快時代,而中國網游業靠犧牲毛利來獲得發展的方式如同殺雞取卵,沾沾自喜于用戶數量等同于固步自封。請警惕:最基本的商業規律不應違背,網游成功與否還得看盈利模式和利潤率,不是所有的用戶數增長都是真正的增長,也不是所有的增長都是可持續性增長。在忽視了網游商業運作獨特性的前提下,網游的成功就是幻覺。尊重商業基本的邏輯和特征,推動中國網游向正規化、品牌化、創新型、自主研發的方向發展,才能夠真正留住用戶,留住用戶的游戲才是市場需要的。在此,本文不想討論哪種具體的模式更好、更吸金,只是坐而論道:一方面,面對國內網絡游戲業十年來的首次增長放緩,中國網游業正在尋找應對策略;另一方面,國際網游巨頭們也紛紛開拓市場,傳統游戲公司在社交網絡游戲和移動網絡游戲領域先后布局,新興網游公司正加快入華步伐。網游市場,尤其是中國網游市場的巨大潛力,吸引著每一個緊盯著這塊蛋糕的網游業者。
中國網絡游戲業在行動
網游業界普遍認為移動網絡游戲和休閑網絡游戲代表著游戲產業的未來。現在,中國網游產業進入了承前啟后的調整階段已是不爭的事實,經歷了十年的高速發展,再單純地講產品、講技術,肯定無益于推動中國網游產業向更高層次和水平發展。唯有從規范、創新、資本、環境等多個方面入手,抓住產業創新發展的重要節點,才能真正助推整個網絡游戲行業科學的發展和可持續性發展。說到規范,《網絡游戲管理暫行辦法》已自2010年8月1日起施行,網游業正借助完善的法規制度建設,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著力解決一批網絡游戲出版產業發展中出現的新問題,規范新情況,加強網絡游戲的監管力度,擴大網絡游戲的監管范圍,保護創新的產業發展環境,保護網絡游戲出版產業的創新成果,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中國網游要走一條跨越式發展道路,必須重新調整發展模式。游戲的后續開發力量不足、創新能力不強及同質化現象突出,已成為制約中國網游業高速發展的最大障礙。一方面,要想讓更多的國產網游產品、更好的原創網游產品走向國際市場,并占據主流,必須創新;另一方面,一款新的網絡游戲上線后,其黏著性有限,如果后續開發跟不上,沒有推出新的東西來吸引用戶,熱情的退卻最終會造成用戶的流失。推動網絡游戲標準的制訂,實施相關科技項目的規劃工作,引導和扶持網絡游戲企業多出精品,在渠道建設、產品形態、消費習慣以及文化認同等方面做得更優秀,是解決之道。同時,“資本”在中國網游走向國際市場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正在積極探索建立金融資本支持網游產業發展的機制,為包括網絡游戲出版企業在內的新聞出版企業創新發展提供金融支持。目前,其已經和工商銀行、國家開發銀行等國內主要金融機構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通過抓住出版產業融資過程中的關鍵環節,探索出臺一系列具有較強操作性的政策措施,為網絡游戲出版企業創新發展提供金融支持。
記得2001年的網吧,里面八成是上網聊天的人;再看2011年的網吧,里面八成是玩網游的人。中國網游行業走過了一個輝煌的十年,必將迎來一個嶄新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