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以職業崗位需求為依據,以軟件開發與電子商務進行結合的職業種類為切入點,探討如何構建專業核心能力課程體系,使學生能夠滿足更多職業崗位要求、在今后的職業生涯中具有可持續發展的潛力。
關鍵詞:職業崗位需求;專業核心能力
1 引言
2010年三月我國首個IT職業技能標準頒布,IT職業種類如圖1所示。
依照知識背景可將計算機職業種類劃為三個層次:面向高端應用技術類職業種類(信息安全、嵌入式系統、系統集成);面向應用類職業種類(軟件開發、數據庫應用、多媒體制作)和面向基礎應用類職業種類(咨詢服務、市場營銷、數據處理)。其中軟件開發、電子商務屬于獨立的IT職業種類。
市場數據顯示:我國的電子商務發展速度迅速,僅淘寶年交易額從2007的400億元,增長至 2010年的4000億元,從事電子商務及相關行業的人才需求量倍增,各中小型企業也迫切需要一種適合自己的電子商務網站在互聯網上宣傳自己的企業形象和文化、銷售企業商品,而其實現途徑便是電子商務知識與軟件開發技術的結合,這類職業的特點是要求實際操作能力較強,符合高職學生的認知特點。長期教學實踐及用人單位反饋證明,學生對該領域課程具有強烈的學習興趣、畢業后在市場很受歡迎。為保證人才培養質量,因此本文以軟件開發與電子商務進行結合的職業種類作為研究的切入點,我們參照國家職業資格等級,將校內培養的人才目標定位在4級:中級技術人員,在踏入社會后的技術崗位上可繼續深造為高級技術人員,實現學生個體的可持續發展。
2 核心職業能力
單一職業種類的關鍵能力,在傳統的教學設置中以專業方向進行培養已經被引起足夠重視,但我們也看到此背景下培養的學生就業的職業種類單一。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e)的概念源于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而在《哈佛商業評論》上發表的“企業核心能力”一文提出:核心能力是一組技能和技術的集合體,而不是單一的技術和技能,其獨特性、延展性的特點,決定在此背景下培養的人才具有市場前瞻性、崗位普適性、可持續發展性的獨特優勢。因此構建學生良好的專業核心技術能力,是解決學生能夠滿足更多職業崗位要求、提升優質就業對口率的根本途徑,在教學中我們通過構建專業核心能力課程體系的途徑來實現。
3 專業核心能力在教學環節的具體培養途徑
打破專業框架的界限、以職業崗位關鍵能力為出發點,對課程知識進行重構,有效培養學生專業技術核心能力,能夠實現教學資源的有效整合、起到良好的辦學效應。
3.1 社會需求分析
通過走訪多家軟件企業、舉行行業專家論證會等形式,進行充分的市場調研,確定軟件開發與電子商務進行結合的職業種類的職業崗位需求。
3.2 專業能力剖析
對專業能力進行剖析,并進行專家論證,確定核心職業能力范疇。見圖2核心職業能力。
3.3 課程體系設置
動態追蹤社會崗位需求,設計學生的基本技能、核心能力、職業素質結構,制定人才培養方案。依托行業和企業,根據崗位的職業標準和行業標準,制定課程標準。根據職業核心能力分析,確定職業素質訓練課程、專業核心技術實訓課程、專業方向實訓課程、擴展實訓課程4個課程模塊,構建起面向軟件行業、滿足高技能人才培養要求的課程體系。Web課程體系構建及對應職業能力見圖3。
課程體系突出實踐環節,以職業素質訓練與職業核心技術實訓為主線,將各種實訓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實訓教學以項目為中心,通過多層次、分階段來逐步訓練學生的專業知識應用能力。多層次包括認識實習、基本技能實訓、核心能力訓練、綜合技能實訓;分階段則是從第一學期到第四學期,每個學期均開設綜合實訓項目,模擬企業實際環境進行項目的開發,并且項目的難度及要求隨學期而逐漸增加。
3.4 教學方法改革
強化有效的職業教學法在教學中的推廣及應用:如項目教學法、完全行動導向法、引導問題法等,根據教學情況靈活以應用,將講解知識、訓練技能和提高能力有機結合起來,融“教、學、練、思”四者于一體,化解知識難點,提高教學效果。我們以被教學實踐驗證有效的課堂教學設計來說明教學法的具體應用:
在課程《ASP.NET程序設計》項目實訓階段,應用小組相關教學法、項目教學法、完全行動導向法;學生參與積極性高、項目教學取得較好效果、提高學生動手能力。
針對《ASP.NET MVC架構與實戰》課程知識點較新、較難理解的特點,講解基礎知識點用理解標注文字、建立邏輯關系、關鍵詞卡片法,提高學生自學能力。項目實訓階段采用“成果可視化”方法、“小組合作學習法”、“引導問題法”,強化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
4 小結
企業需要高質量人才,學校要培養高素質人才,學生要實現優質就業,三方圍繞學生技能為中心,被緊密聯系到一起。要實現校企的可持續發展,必須走產學研道路;學校與企業進行課程與教學的多方位合作,突出學校基礎課程主體的優勢與企業實訓課程為主體的先進性優勢,對課程體系進行重構優化,形成嵌入式融合合作課程體系;通過引入的企業實訓平臺,對學生進行頂崗實習,將企業文化因素滲入到學生良好職業素養的培養,把學生的“職業磨合期”消化在學院,使學生具備當今軟件行業亟需的核心職業能力,這也是當前及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較先進的教學模式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1] 胡秦葆,劉雨濤, 高職院校學生專業核心能力培養初探. [J];人才開發;2010年06期
[2] 張敏廖,淺析高職移動通信技術專業核心能力的培養.[J]當代教育論壇:管理版 2010年第11期
[3] 2010年三月我國首個IT職業技能標準相關文件,大連軟件行業協會
說明:本文系山東省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科研規劃“十二五”規劃課題“基于職業崗位能力的專業核心課程體系建設研究” (項目編號:2011ZCJG074) 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