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美國發布一份中國婚外情狀況研究報告。據數據顯示:在被調查的1240名已婚男性和1275名已婚女性中,分別有20%和3.9%的人表示:在過去12個月中有過婚外情現象。
2010年,鳳凰網在第16屆“國際家庭日”到來之際,做了一項“中國已婚男女婚外情”調查。在被調查的近18萬網民中,有95.6%表示自己或者身邊有已婚男女發生過婚外情情況。
2011年,有人對220對夫婦的離婚原因進行調查。調查結果顯示,除“性格不合導致離婚”占40%之外,第二大婚姻殺手——婚外情占了近20%。
隨著時代的發展,城市間人口的流動性加大,婚姻問題突現,“已婚人士再戀愛”的現象日益加劇,由此引發的刑事案件增多。據新聞報道:在一起案件中,湖北某已婚官員因涉嫌殺害已懷孕的“戀人”而被拘留。為了防止此類悲劇再次發生,為了方便更多男女在交往中核實對方的婚姻狀況,“婚姻數據庫”應運而生。
2011年1月初,北京、上海和陜西正式啟動“婚姻數據庫”試點工程,此三地居民的婚姻登記信息已被錄入互聯網。凡與此地居民戀愛,都可在網上就其婚姻狀況進行查詢。據了解,在2015年之前,中國將實行全國范圍內的婚姻登記數據聯網。
這份“婚姻數據庫”,對“防出軌”真有作用嗎?從辯證角度來看,“婚姻數據庫”,好壞參半!好處很明顯,在戀愛之前,可以通過互聯網查詢戀愛對象的婚姻狀況,防止發生“情到濃時,才發現對方是已婚人士”的尷尬。至于壞處,我們將通過三個故事說明,請大家引以為鑒。
案例一:引發信任危機
女人是個矛盾體。女人想嫁個有錢、有品、有貌的好男人,而當自己真碰上這種男人時不免又產生懷疑:這么好的男人,怎么還沒結婚?現在社會上流傳著“男人有錢就變壞”的說法,有了這種糾結的想法,雙方之間的信任便容易出現危機。存在不信任,雙方的感情間隙將會慢慢擴大,而“婚姻數據庫”很容易成為分手的導火索!
許菁菁,女,27歲,廣告策劃;劉文賓,男,33歲,公司副總裁。
許菁菁在遇到劉文賓之前,她從沒想過自己會找到一個“黃金單身漢”。沒錯,盡管劉文賓比她大6歲,可事業有成的他,談吐得體、氣宇不凡,是許多年輕女孩心目中的金龜婿。當劉文賓向許菁菁展開追求攻勢時,她這個小白領著實有些受寵若驚。很快,她向朋友和親人宣告了新戀情。
有時太幸福的事情發生時,容易讓人產生懷疑。不知朋友真是出于這種本能的反應,還是嫉妒這位昔日“大齡女閨密”找到了好男人,不止一個人如此提醒許菁菁:“他那么好的條件,怎么可能沒結婚?他又這么大年紀了,保不準以前離過婚。”家人更離譜:“聽說現在許多有錢男人假裝未婚,專門哄騙未婚女青年,尋找婚外刺激。”大家說的也不無道理,如果他真的離過婚,自己倒能勉強接受,但如果是婚外戀……
周圍的聲音,讓許菁菁不得不多加小心,她開始有意無意地試探劉文賓。
不過,令許菁菁失望的是,劉文賓“口風”很嚴。她提出要見未來的公公婆婆。他卻說:“兩位老人在南方的老家,讓他們來京,路途太勞累,如果我們去,又沒時間。”他還不失時機地寬慰她:“放心吧!親愛的,等有空我再帶你回老家看看。”她又問他談過幾次戀愛,每回都被他以“女人怎么老喜歡追問男人的‘前科’”給間接回絕了。許菁菁越想越不對勁,終于有一次,她給他的哥們打電話進行“偵察”,被劉文賓發現了。這是他們兩個第一次發生嚴重爭吵。后來,在朋友的勸說下,最終兩人和好。劉文賓給許菁菁的解釋是:“你以為我天生命好?如果不是為了打拼事業,也不至于這么大年紀了還沒結婚!”
本來以為兩個人從此就可以和和氣氣地處下去,計劃國慶節結婚,可“婚姻數據庫”出現了。這次,沒有朋友也沒有親人的“誘導”,許菁菁自己進行了查詢。結果是:劉文賓未婚。心里的石頭終于落地,可這事不知被誰傳到了劉文賓的耳朵里。這次,劉文賓只說了一句:“咱們分手吧!缺少信任,即使以后結婚也過不長久。”
案例二:導致生活動蕩
“婚姻數據庫”美其名曰是為了“防出軌”,但不同的使用方式,會導致生活的動蕩。你有沒有勸解過朋友“別和有婦之夫往來”?結果如何?其實她未必不知道真相,只是那層紙沒捅破而已。真相大白前,出軌或許還能相安無事。一旦事情被戳穿,顧及面子的人哪能善罷甘休!生活動蕩也隨之而來。
張洋,女,25歲,總經理秘書;齊子楓,男,29歲,銷售總監。
誰都知道齊子楓是張洋的男朋友。兩個人交往了一年,已經是如膠似漆。可張洋的妹妹張可居然在上海的大街上看到了“未來姐夫”和另一個女人親密地手挽著手。她無法相信,平日里對姐姐好得令人嫉妒的齊子楓會做出這種事情。張可的第一反應就是給姐姐打電話。沒想到姐姐語氣冷淡地說:“不可能,你一定看錯了。”接著,就把電話掛了。
張洋如此反應,只因張可不知內情。其實,齊子楓早在來上海之前就已經結婚了,對方是父母相中的一個女孩。那時,張洋并不知道,后來齊子楓終于道出了真相。兩個人已經相愛,再放手談何容易。于是,齊子楓向張洋保證:“等我兩年。結婚才半年,現在立馬提出離婚,我怕我爸媽接受不了。”就這樣,兩人開始了“城外生活”。齊子楓和張洋的家人都不知道這件事,這段感情在猛烈滋長著。
這次張可在大街上看到的女人,正是齊子楓的妻子劉敏。他是想帶劉敏在上海好好玩幾天,再找機會提出離婚。可令齊子楓沒想到的是,文化程度不高的劉敏不僅不愿離婚,居然表示要留在上海照顧他。齊子楓左勸右勸才把她哄回了家。這讓張可對齊子楓產生了懷疑,聰明的她立馬通過“婚姻數據庫”,查到了真實情況。一時間,張家鬧翻了天。張洋爸媽都是大學教授,怎能容忍自己的女兒做第三者?他們不僅給張洋下了“立即分手”的死命令,還把這一年來齊子楓送給他們的東西全部扔了出去。張洋說什么也不依:“我們是相愛的,他會離婚的。”
可事情哪有那么容易,張家的女兒做了第三者,小區里的人都在指指點點。無奈之下,張爸張媽只好給齊子楓的家里打電話,求他們勸勸自己的兒子。這張家的火沒滅,齊家的柴又著了。當齊子楓接到父母要來滬的電話時,他不禁傻眼了。
案例三:防止出軌還是激勵出軌?
男人嘛,喜歡看美女,尤其是年輕人。當然,大部分人都是在“精神”層面上幻想出軌。不過,這“婚姻數據庫”倒惹麻煩了,因為它在提醒男人:再過5年,婚姻信息全國聯網,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你結婚了,你想出軌都沒機會了!于是就有人盤算,不如乘著還有機會裝“未婚”,痛痛快快地玩一把。
孫明,男,26歲,工程設計員;吳晴晴,女,25歲,公司白領。
有時躺在床上,孫明會突然冒出一種想法:憑什么我就要準時回家,其他同事就可以在外面“花天酒地”?要怪也只能怪自己,當初大學畢業時一沖動,他就和女友吳晴晴把結婚證給領了。而他偏偏又是公司的“精英分子”,是無數女同事心目中理想的鉆石男,人長得帥,能力又強,還經常被總經理夸獎。
其實孫明不是說晴晴不好,只是自己年紀輕輕,就要被勒令“下班后準時回家吃飯”、“不許和公司的女同事多說話”…… 當初進公司時,為了防止大家對“已婚人士”產生“偏見”,他還特意在“婚否”一欄中寫了“未婚”。后來,他帶著晴晴參加聚會時,當同事詢問:“孫明,原來你有女朋友了!這么漂亮……”這事,就這么被晴晴知道了。那天回到家,晴晴就聲色俱厲地盤問:“我說每天晚上怎么會有那么多的‘同事電話’呢?原來大家不知道你結婚了啊!”孫明裝可憐:“老婆,你又不是不知道,現在公司不喜歡招已婚男人,我這還不是為了我們這個家!”
吳晴晴只好睜只眼閉只眼。不過,孫明的手機再響時,她就注意觀察。每次孫明一掛手機,她總會冒幾句酸不溜溜的話:“喲,我聽著聲音嬌滴滴的,比我強多了吧!”“老婆,你這又是何必!”嘴上這么說,可孫明心里偶爾會樂一把。哎呀,沒想到我這個已婚男人,還這么搶手啊!
有一天,晴晴拉著他看一條新聞,“2011年,北京、上海和陜西試點……2015年,將實行全國聯網。”正是關于“婚姻數據庫”的消息。“真是大快人心啊!可以防止臭男人出軌。”“對,這個東西好,我公司有好幾個男同事在外面都有‘女朋友’呢!”孫明強顏笑談著。這么說,2015年全國都能查詢了?意思就是說:再過5年,正值我熟男時,全世界的人就都知道我結婚了。越想越氣餒,孫明突然萬般后悔自己結婚的事實。
和大家談起這事時,死黨打趣說:“要是我,就立馬在2015年之前,乘自己還能裝裝未婚青年,趕快找一個目標,嘗試一下‘婚外戀愛’。否則,以后就沒機會了。”雖然是句玩笑話,卻被孫明聽進了心里。想到公司那么多美女,他偷偷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