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預見,丹徒新城已經站在加速融入主城區新的起跑線上,向著新的目標蓄勢前行!
鎮江市丹徒區于2002年4月正式撤縣建區,與此同時,這座千年古邑也擁有了夢想已久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的中心——丹徒新城。迄今為止,丹徒新城對接融入主城區之路一走已經10年時光。
彈指一揮間,丹徒新城已從當初的“空城”演變為城市副中心;特別是近兩年來,寶龍城市綜合體、冠城國際商業中心、智谷商業中心、金街口商業街等一批大型商業綜合體相繼落戶和開工建設,多種公共服務業態的進駐,大交通格局的建設和完善,大大增強了新城的城市承載能力。一座“園林式、生態型、現代化”的城市已初具規模。
眼下,鎮江主城區加快南移,在這一大背景下,丹徒新城以“加速城市化、先行現代化”為目標,加快發展,以積極主動的姿態加快融入主城區。
交通條件改善,加快了融入步伐
“我每天早晨8點鐘從丹徒新城的風景城邦小區出發,一般22分鐘、最多半個小時就能到達市中心的單位,比住在離主城區稍遠一點的小區的同事騎電動車上班還節省時間呢!”每當有人問及上班的路遠不遠、交通方便不方便時,在市區一家媒體工作的王先生都會自信地這樣說。王先生還會介紹自己的一筆“經濟賬”:在風景城邦買的一戶房子有80多平方米,每平方米只花3500元,購房款一共30多萬元,同樣面積的房子在主城區至少得五六十萬元。自己還用省下來的購房款買了一輛8萬元的小汽車,一下子就加入了“有房有車”一族行列。
“家住丹徒新城,每天在主城區上班”,已經成為很普遍的現象。記者從丹徒新城管委會了解到,目前居住在丹徒新城的人口有6萬人,30%左右的居民工作單位在主城區。
丹徒新城管委會副主任湯杏祥介紹說,現在高速、便捷、通暢的交通格局已經形成,交通條件的改善加快了丹徒新城融入主城區的步伐。聯接主城區與丹徒新城的路程約9公里,互通的主干道路共有4條,包括經十二路、引資大道、九華山路和檀山路等,形成了連接主城區的“15分鐘通勤圈”。
公交線路的增設和班次的增加,也方便了丹徒新城居民的出行,坐公交往返只需三四十分鐘的車程。據了解,現在聯接丹徒新城和主城區的公交線路有11條,如6路、21路、25路、118路、K218路、91路夜班車、D3大運量公交、100路、138路、駙馬莊專線、新城內循環線等,日運送量超過2萬人次。
承載空間拓展,奠定了融入基礎
早在五六年前,丹徒新城還被市民戲稱為一座“空城”,因為走在新城見到的車輛和行人很少;而現在,走在新城干道上,可見川流不息的車輛和眾多的行人。這是一座在崗坡地上建設起來的城市的一個必然的發展過程。
“近幾年來,丹徒新城加快商業、餐飲等公共服務設施的引進和配套建設,一大批高質量的房地產項目入駐,同時加快城區范圍內的基礎設施建設,一個生態之城、宜居之城已然展現在世人面前。”在談到新城的城市承載能力擴張時,丹徒新城管委會服務業發展部主任戴圓顯得有些激動。
——丹徒新城正在打造鎮江主城區的商業次中心。以羅馬柱轉盤為圓心,目前正在加快建設丹徒新城商業中心,這個商業中心的東南角是20萬平方米的寶龍城市廣場,東北角為擁有5萬平方米商業建筑的冠城商業廣場,西南角為擁有5萬平方米商業建筑的恒基商業,西北角正在進行商業招商。此外,在丹徒新城的西部,有農工商商業街,即將建設新城萬博商業街。2至3年后,丹徒新城將形成東部以寶龍城市綜合體為主體的商業中心,西部以新城萬博和農工商商業步行街、智谷商業中心為主體的商業副中心。
——經過10年的發展,丹徒新城的城市整體框架業已形成,擁有谷陽大道、茅以升大道、京谷大道等九縱九橫的路網結構,區域內主要城市道路近100公里,在區域內構建了一個四通八達、便捷快速、車暢其流的路網。
——已經建成臨湖尚郡、風景城邦、駙馬山莊、永安新城、瑞泰新城等40多個住宅小區,房地產項目建筑面積400多萬平方米。可容納4萬多戶城市居民(按每戶100平方米計算),可吸納14萬人(按每戶3.5人計算)居有其所。新城范圍內的綠化總面積達400多萬平方米,區間的綠化覆蓋率達到55%以上,丹徒新城正成為滬寧線上最適合人居的城市。
據有關人士透露,“丹徒新城已形成房地產、商貿物流、餐飲、公共服務、社區物管服務等五大業態,目前從事服務業的注冊單位數達到2150家。2015年,丹徒新城承載城市人口能力預計達到12-15萬人口,到2020年將達到20萬人以上。”
主城南移,創造全面融入機遇
早在幾年前,在一家市級機關工作的倪先生就選擇把家安在丹徒新城,他認為,隨著南徐新城的建設和新行政中心的南移搬遷,自己所在的單位也會跟著南遷。事實正如他的預見,他所在的機關辦公大樓現已在南徐新城開工建設。
在“十二五”發展新的征程中,丹徒新城將以“加速城市化、先行現代化”為目標,弘揚艱苦創業的新城精神,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同步提升,城市建設與民主建設統籌兼顧,著力打造丹徒經濟與社會主要支撐區、全市轉型升級的示范引領區、全省基本現代化的建設先行區。“南徐新城的建設、官塘板塊的聯動、丁卯科技城的拓展、市行政中心的搬遷、鎮江主城正整體加速南移,為丹徒新城加速融入主城區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丹徒區委常委、新城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凌榮春這樣對記者說。
他還認為,主城區南移從心理層面和地理層面上拉近了丹徒新城和中心城區的時空距離,為丹徒新城全面融入中心城區創造了條件。隨著高鐵的建設,312國道即將改造成城市的一條主要干道,在地理空間位置上把丹徒新城與主城連為一體。
丹徒新城正在全方位地進行城市化建設,提升城市的商業、公共服務、文化、旅游等方面的聚集度,通過未來3-5年的建設,一座嶄新的城市將展現在大家面前,丹徒新城與鎮江主城區一體化勢在必然,將成為鎮江城市最耀眼的亮點。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在丹徒區第十二次黨代會上,區委書記丁憬明確提出“加速融入主城區,率先實現現代化”的愿景,這同樣也凝聚了鎮江市民和30萬丹徒人民的意志和愿望。可以預見,丹徒新城已經站在加速融入主城區新的起跑線上,向著新的目標蓄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