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2歲的胡安民,曾當過15年建筑技術員,經營了11年的耕地收割多用機也換了兩臺的大能人,讓他最高興的事,那是在他加入西安果友協會后,終于圓了12年來追尋的務果夢想。他曲折的務果歷史上,僅苗木款一項就花費了4萬多元,五栽四挖果樹的噩夢如今成為歷史,掛果3年來,總收入6萬多元。他說:協會讓我有了搖錢樹。而胡安民僅僅是大荔普通果農的一個縮影。
胡安民,家住大荔縣超渡鎮超東村10組、從1996年開始,第1次務果樹追尋致富夢想。當年秋后,他首次投入了2千多元,栽上0.26公頃(4畝)酥梨樹,3年后,由于不懂作務技術,生長的梨樹簡直就是柴火樹,不開花不結果,無奈之下他于1999年,忍痛挖了梨樹,首次的致富夢想就以血本無歸而破滅。
第2次,1999年秋后,胡安民又投入3000多元,栽了0.67公頃(10畝)水棗樹,到2001年,又以失敗而告終。
癡心靠果樹致富的胡安民,2001年秋后,第3次投入數千元,栽了0.67公頃(10畝)李樹。每年花2000元雇了一名所謂的技術人員,5年時間耗費了1萬多元,還是沒見一分錢經濟效益。這次深深地刺痛了胡安民的心,毫無信心的他又只好挖掉了苦心經營了5年的李樹。
第4次,2004年秋后,在另一塊地上,癡心不改的胡安民仍不甘心。他又投入5000多元,新栽了1.2公頃油桃樹。3年后,又因同樣的問題,不掛果無效益,挖掉了油桃樹,
受到4次打擊的胡安民,癡心果樹能致富的他仍不灰心。2005年秋天,第5次在另一塊1.2公頃地上,栽上了用5800元買來的早熟品種——林溪蘋果苗,由于他對果樹管理技術了解甚微,次年春天果樹苗死了一大半。經過重新移栽樹苗后、1.2公頃蘋果園變成了0.53公頃。
2007年7月,恰逢果友協會在大荔縣城舉辦500多人參加的技術講座,會后劉新田了解到他家的果園情況。當年9月。他和技術老師一行實際查看果園后,老師告訴他蘋果栽培、植保和土肥水管理方面的基本技術要點。半信半疑的胡安民開始按照協會推廣的管理技術和農資方案作務蘋果樹。2008年初掛果賣了2000多元,首戰告捷,胡安民一家高興萬分,信心十足。他家果園從此真正變成了搖錢樹。2009年賣了3萬多元,2010年遭遇倒春寒災害,但也賣了3萬多元。
現在,胡安民家里的電話簿上,協會技術老師的手機號碼排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