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3日,在《村委主任》雜志社第二屆全國優秀村官暨支援新農村建設新聞人物頒獎大會上,本刊顧問、國家民政部基層政權與社區建設司原巡視員曹國英,中國扶貧開發協會副會長、中國扶貧開發協會宣傳教育委員會主任田愛習,本社社長籍增順博士回答了村官們的提問。
第1問:
目前農村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也出現了很多問題。如在換屆中存在的賄選、黑惡勢力操縱選舉等問題,嚴重影響了農村的民主政治。正直的人一般不會采用賄選這種方式,所以他就很難被選上來。我認為現在的體制下,產生一個好村兩委班子是很難的,而且體制機制建設不好,帶頭人也不能發揮積極性。這些問題如果長期存在,其后遺癥將使農村人心渙散,組織能力削弱,影響農村穩定。現在,用什么辦法能改變這種狀況呢?
曹國英: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農村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有些政策的調整沒有跟上。一些群眾希望的,觸及體制方面的政策,應加大改革力度。我國的民主還不夠,但民主需要有規則,應建立在法制基礎上。現在發生的如黑惡勢力、賄選的問題,表明了法制建設的滯后。農村要致富,沒有農村內在的活力是富不起來的。要激發內在的活力,就要在體制設置上解決這個問題。農村決不能被黑惡勢力所操縱。
籍增順:現在國家關于三農的政策該有的都有了,不能指望中央再有大的政策調整,要立足于現狀做好自己村里的事情,怨聲載道只能把自己耽誤了。農村發展應該靠自己,首先,要將村辦企業和村兩委融為一體,一套人馬,幾塊牌子去做,因為村干部在換屆時有可能被選下去,但企業老板不會變,村里的發展還是經濟實力說了算。其次,村干部只要好好做事,村民一般是不會把他選下去的。再次,村干部要搞好與上級的關系,得到上級的支持和幫助。第四,村干部要團結村民,這是基礎。
第2問:
我認為農村黨支部書記和村委主任的選拔工作非常重要,非常關鍵。我們當地也存在黑惡勢力當選村兩委干部的現象。希望國家加大審查和制約力度。否則他們當選后,會壓制村民,導致很多問題出現。國家對農村支持力度較大,但落實到下邊力度不到位。
曹國英:黑惡勢力當選村干部的問題在全國有些地方存在,這和我國體制的某些弊端是有關的。因為我國民主制度不太健全,黑惡勢力在一些地方橫行無阻。黑惡勢力上臺主要有兩個渠道,第一是買通有權的,讓有權的人通過違法的操縱使他上臺。第二,在基層威脅老百姓,通過收買或者恐嚇當選。
我國有鄉紳治理村莊的歷史傳統。從現在看,一個人如果連自己家里的事都管不了,就很難當好一個村干部。我認為,現代鄉紳治理村莊是應該提倡的。鄉紳靠的是自己的能力和公正,既有能力干事,又有財力做善事。現在鄉紳當村干部是一種趨勢,但并不是只有有錢的人才能當村干部。
怎么遏制黑惡勢力?我認為,必須嚴格選舉程序,在農村政治生活中提倡透明化、公開化。通過這些制度,使壞人難以上臺,使好人不致被冤枉,使群眾能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意志。
有些村干部覺得很孤獨,希望輿論大力支持為群眾辦實事的村干部,揭露、抨擊危害群眾利益的黑惡勢力。中國社會工作協會縣鄉社區協會可以為大家搭建咨詢交流、研討問題、反映訴求、幫助發展的平臺。各位村官可以通過各種渠道走出來,維護群眾利益,擴展活動舞臺,擴大社會影響。
第3問:
重點工程高速公路征用我村很多土地,對于賠償標準、安置方案等,農民怨言很多。村委主任夾在中間,左右為難。請問,作為村委主任,是應該維護重點工程利益,還是維護村民利益?
籍增順:村委主任應該協調重點工程與村民之間的利益,爭取達到雙贏。在補償標準過低的情況下,應注重村民利益,為村民爭取適當的權益。
第4問:
村委會能不能開發利用土地,有沒有開發利用權?
曹國英:農村土地分為兩種,一種是建設用地,一種是農業用地,即耕地。國家對耕地控制很嚴,國家的重點建設如高速公路,需要征就得征,并給予農民合適的補償。如果是村里自己進行占用,不能觸碰18億畝耕地紅線。如果屬于村里的建設用地,在不侵犯農戶利益的基礎上,村里可以利用,同時要跟上級相關部門溝通。但要注意兩點:一是要搞好項目認證,爭取上級的支持;二是要與村民搞好關系,取得村民的支持,爭取把應該做成的事情做成做好。如果想占用耕地,現在是不行的。
第5問:
中國扶貧開發協會能不能為農村搭起致富的橋梁?我村有一個家庭比較富裕的村民,其子女接受中國扶貧開發協會的捐助上大學,但是我村有5個孤兒,卻是由村委會撫養。希望中國扶貧開發協會能甄別情況,讓真正有困難的村民得到幫助。
田愛習:這個問題很實際。我已經意識到,村委會的工作和村委主任這個群體值得重視。將來,我們在扶貧開發、調研、操作中會注重這個問題,關注村委主任及村委會建設。中國扶貧開發協會是一個非政府組織,屬于社會團體,我們要承擔責任,盡自己的義務,調動社會方方面面的積極性,來關注村委主任及村委會建設。因為村委主任、村委會建設對農村的發展至關重要。我們會把村委主任的工作、困難列入日后的扶貧開發工作內容中去,不但要調研,而且要在某些村委會付諸實踐。同時,我們會把你的建議列入到以后的扶貧開發工作中去,加強調研,使扶貧工作真正惠及需要幫助的群體。
第6問:
現在農村很缺人才,請問怎么解決農村的人才問題?
田愛習:現在有些農村很貧困,況且這種貧困不是短時間的。由于歷史原因、自然環境不同,每個貧困村的貧困狀況和程度也不一樣。我們中國扶貧開發協會也做了很多調研工作。農村主要缺兩項,即資金和人才,但歸根到底還是缺人才。很多地方貧困的原因是因為缺少有知識、有創意的人才,有了人才,就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資源帶領群眾脫貧致富。近年來,中國扶貧開發協會在扶貧工作中,注重將人才培訓放在首位。現在,國家很重視大學生村官隊伍建設,扶貧開發協會也對大學生村官進行了培訓。
農村解決人才問題,一方面要獨立自主,將村里有經驗、有知識、有技術的人組織起來進行培訓,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另一方面,要調動社會的力量。人才隊伍建設不可能一蹴而就,人才培訓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企業家深入農村,幫助農村搞開發。村干部和企業家緊密結合,既能緩解農村人才缺乏的難題,同時也能解決農村建設發展資金缺乏的問題。
籍增順:沒有資源,沒有人才的村怎么辦?我們不妨換個思路。首先,未來農村的生產區和生活區是分開的。經濟發展比較緩慢的村可以主動跟經濟比較強勢、距離較近的村聯合,將自己村合并到他們村里,這樣可以為本村增加一些發展資源。其次,觀念問題。村干部可以在農閑時間把農民組織起來,看科技信息、轉變觀念等方面的光盤,使農民了解外界信息,改變觀念,從而促進經濟的發展。
第7問:
近年來,國家取消了農業稅,并給予農民各種惠農補貼,農村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同時,農民的思想也發生了很多變化:個別群眾只想得到,不想付出,村里搞公益事業很難,村里很多基礎設施還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修建的。新農村建設,農民是主體,必須充分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因此,對農民的教育問題不能疏忽。請問,怎樣才能教育好農民?
籍增順:我做農業研究,也經常去農村做培訓。現在農村最大的問題是沒有分工,沒有形成產業。如果一個地方的產業形成規模,農民分工明確,培訓工作就會很好做。因此,要首先解決農民的產業分工問題,之后培訓必須跟產業配套,農民需要什么,就培訓什么。其次,條件好一點的村,可以通過有線電視,放一些相關的光盤,潛移默化地教育村民。以上兩種方式,要很好地結合起來。
曹國英:農民覺悟水平不同,要很好地利用村民代表大會,如通過村民代表會議制定村規民約,大家都遵守規矩,治村就會理直氣壯,不是人治,而是法治。同時,村民代表是由群眾推薦產生的,有一定的群眾基礎,同時這部分人思想覺悟較高,可以幫助我們村干部解決一些問題。如對重大問題的決議,村干部要召開村民代表會議,村民代表同意了,通過他們做群眾的工作,工作量就小了,工作推動力就大了,所以建議大家運用好村民代表會議這個制度。
田愛習:建設新農村必須提高農民素質。提高農民素質的手段很多,教育很重要,要靠村兩委,教育的內容,如黨的方針政策、法律等,應因地制宜,因人施教,根據本村的不同的情況進行教育。我曾經到過一個村,村民全部住別墅,生活很富裕。村民覺悟卻很高,沒有偷偷摸摸、吵架鬧事的。這個村的黨支部書記是軍人出身,按照部隊的方式來教育農民。他說:“我這個村黨支部書記,如果連農民都教育不好,就不是一個合格的村干部。但是靠我一個人的力量是不行的。”這個村12個黨員,每個黨員都包戶,傾聽農民心聲,幫農民解決問題。他們村每年舉行優秀婆婆、優秀媳婦等評比表彰活動,每月有學習日,村兩委成員和村民一起學習。我認為,這個村靠制度管理,是個好辦法。教育村民要長遠化、群眾化、制度化。教育的方式多種多樣。教育最終要靠村兩委,要發動全村人相互教育,相互幫助,這樣才能把村民的教育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