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選取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它們的財務績效水平,試圖從宏觀政策,以及各銀行自身的財務政策出發,找出各個績效水平變動的原因,指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并探討繼續提升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績效水平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國有商業銀行 財務績效 銀行管理
一、引言
由于我國體制、政策等各方面原因,我國的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無論是在人員還是機構網點,以及市場占有份額上,均處于絕對壟斷地位,是我國銀行體系重要的組成部分,肩負著市場經濟調節的重任。
盡管我國的國有商業銀行在規模上存在一定的優勢,但是,股份制商業銀行如雨后春筍般涌現,這些中小股份制商業銀行利用它們靈活的機制和各種創新的理念,成為金融市場的重要力量,銀行業競爭愈發激烈。不光如此,我國已于2006年底對外完全放開銀行市場,外資銀行與我國銀行在公平對等的基礎上展開競爭,我國銀行面臨實力雄厚的外資銀行的挑戰。
二、財務績效的分析
參考相關文獻資料,以及結合各大銀行報表,本文選擇總資產回報率、凈資產收益率,以及成本收入比作為衡量銀行盈利能力的指標,選擇不良貸款率來衡量銀行資產質量狀況,選擇核心資本充足率作為衡量銀行資本充足性的指標。
1.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盈利能力比較分析
(1)總資產回報率
總資產回報率ROA(return on total assets),又稱投資回報率,其計算公式為:
資產收益率= 純利潤 / 資產總額,
或資產收益率= 凈利潤率NPM × 資產利用率AU
其中,凈利潤率NPM=稅后凈收入/營業總收入,資產利用率AU=營業總收入/資產總額=(主營業務收入+非主營業務收入)/資產總額。
總資產回報率越高,表明銀行運用其全部資金獲取利潤的能力越高,費用管理能力越強。
圖 1 四大行2000年~2009年總資產回報率變化圖
從圖1,我們發現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以及中國建設銀行的總資產回報率自2002年至2003年間發生了飛躍式增長,其主要原因為2003年底以來,工行、中行、建行通過財務重組、建立現代公司治理框架等,著力健全公司治理、強化風險管理等推進股份制改革。2007年1月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溫家寶總理給爭論已久的中國農業銀行改革方案定了調,當年其總資產回報率增幅達到512.5%。可見,深入銀行體制改革對銀行總資產回報率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2)凈資產收益率
ROE,即凈資產收益率,又稱股東權益報酬率。它不但代表將公司盈余再投資以產生更多收益的能力,而且還是是衡量公司內部財務、行銷及經營績效的指標。
其計算公式為:凈資產收益率=報告期凈利潤/報告期末凈資產
圖2 四大行2000年~2009年凈資產收益率變化圖
從圖2,我們可以清楚地發現,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在2002年以前各自的凈資產收益率都相對偏低,而2003年以后各銀行的凈資產收益率有了明顯的上升,尤其是中國建設銀行。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得益于各銀行的體質改革釋放了銀行的活力,使銀行更有動力將盈余再投資以獲得更多收益。
(3)成本收入比
成本收入比率是銀行營業費用與營業收入的比率, 反映出銀行每一單位的收入需要支出多少成本,該比率越低,說明銀行單位收入的成本支出越低,銀行獲取收入的能力越強。因此,成本收入比率是衡量銀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
其計算公式為:成本收入比率=營業費用/營業收入
圖3 四大行2000年~2009年成本收入比變化圖
從圖3,我們發現,2005年~2009年間,各大國有商業銀行的成本收入比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2008年,受全球金融海嘯的影響,中國銀行和中國工商銀行出現了成本收入比增加的情況,中國農業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成本收入比下降速度明顯減緩。
2.四大國有銀行資產質量比較分析
不良貸款率指金融機構不良貸款占總貸款余額的比重。不良貸款率高,說明金融機構收回貸款的風險大;不良貸款率低,說明金融機構收回貸款的風險小。
不良貸款率計算公式如下:
不良貸款率=(次級類貸款+可疑類貸款+損失類貸款)/各項貸款
圖4 四大行2000年~2009年不良貸款率變化圖
從圖4中,我們發現,除了中國農業銀行外,另外三家國有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一直維持在一個較低的水平上,并在持續下降。2007年以前中國農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相當高,這主要因為農行歷史包袱沉重,2007年以前,在農行資產總量中,有大量扶貧性、農業開發性和政策性貸款。2008年,中國農業銀行提出三年上市計劃,大力核銷不良貸款,使得當年農業銀行不良貸款率迅速下降至4.32%,較前一年23.5%的比例下降5倍有余。
3.四大國有銀行資本充足率比較分析
商業銀行的核心資本充足率是指商業銀行持有的符合規定的核心資本與商業銀行風險加權資產之間的比率。
圖5 四大行2000年~2009年核心資本充足率變化圖
從圖5,我們發現,盡管四家國有商業銀行的核心資本充足率均滿足巴塞爾委員會規定4%水平,但各家銀行的核心資本充足率近年來均呈下降態勢,以中國工商銀行為例,其2009核心資本充足率為9.9%,僅為2006年12.33%最高水平的80%,這固然有金融海嘯影響的因素,但還需引起足夠的重視。
三、政策建議
鑒于以上分析,我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改善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財務績效水平:第一,繼續深化股份制改革。通過產權優化, 建立起科學合理的銀行治理模式,包括內部產權安排和外部激勵約束并重的制度安排。第二,大力擴充資本金。改變當前主要依靠財政撥款和商業銀行盈余公積作為資本補充渠道的做法,建立起與市場經濟相適應,與國際慣例接軌的資本金補充機制。第三,實行混業經營銀行制度,全面提升金融功能。混業經營意味著微觀上國有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結構將得到重整,提升綜合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王暉. 我國商業銀行績效考核體系再造[J]. 金融理論與實踐,2007,8
[2] 趙俊民. 商業銀行績效考核體系的完善[J]. 金融理論與實踐,2010,5
[3] 才華. 股份制改革對國有銀行績效影響分析[J]. 中國集體經濟,2007,11
[4] 高曉紅. 外資銀行進入與中國國有商業銀行改革困境的解除[J]. 金融研究,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