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結合雪花的自然形態,建立雪花模型,并探討企業成長期向成熟期過渡的復雜因素集中的關鍵階段中,企業領導者應對紛繁復雜的管理決策時需要重點關注的六個管理維度,使企業管理體系的結構達到最穩固狀態,以達到企業基業長青的目的。
[關鍵詞]企業管理 雪花模型 管理決策 六維
在企業發展過程中諸多的管理決策都需要企業領導者依據多種因素進行決策,注意力分散非常嚴重。自然界中的自然凝結的基本形狀都是六角形結構,蜂巢的六方結構具有最好的空間利用率和穩定結構。筆者認為在企業管理決策過程中,可以參考和借鑒自然的六維穩定結構,在管理決策時重點對六個特定角度的管理維度進行管理,并作以下研究:
一、企業發展規律
根據企業生命周期理論,企業的發展也都會遵循一定的規律。作為一個有機體,它的發展規律也如同有機生物一般有著它生命周期,正常企業都會經歷出生、成長、成熟、衰退和死亡可將企業生命周期劃分為孕育期、求成長期、高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和蛻變期。筆者發現企業成長歷程與雪花形成過程極為相似。首先都具備一個核心,雪花生長的核心是晶核,企業成長的核心是企業領導力或精神領袖。其次都有不同差異的外延式擴展,不同雪花在空氣中冷卻凝結雖以六個維度規律生長,但在形貌上呈現千姿百態,而不同企業成長發展過程也由于所處內外環境和決策方向不同而展現出不同的發展面貌和壽命周期。不同之處是,雪花遵循自然規律,始終能保留基本穩定的結構存在,應對大自然的冷卻規律,而企業遵循組織進化規律,受到領導者管理決策能力和企業內外多種因素影響,個性化現象明顯,也不均衡。
本文借鑒雪花的結構模型這一自然規律,結合其穩定成型的特點,對中小企業(特別是以創業者為核心成長起來的中小企業)生命周期的特定階段下,基于“防患于未然”、“未雨綢繆”的思維模式,探討企業領導者在進行管理決策和系統思維時如何發揮領導力作用,以及需重點注意的六個方面管理,以期使中小企業在成熟階段來臨前可以從管理水平和管理結構上能夠具備長壽企業的初步特點。
二、企業生長期和成熟期的特征和一般策略分析
從企業的特征方面看,企業在成長期的特點一般是產品(服務)已打入市場,受到客戶的認可,企業需要擴大生產能力,改變企業初生期形成的已難以適應企業資源快速發展的管理模式、運營機制、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手段。在成熟期時,企業資源投入達到一定規模后保持相對穩定水平,人力資源以及各種無形資源在企業的資源配置中占有相當的份額,企業資源結構趨于科學合理,企業的主要業務已經穩定下來,市場份額相對穩定,企業積累了比較豐富的管理經驗,企業管理比較正規。企業領導者在成長期開始為未來的成熟期進行考慮,所采取的管理策略和管理方向逐漸趨于穩定狀態。
也有專家認為在成長期,企業的主要目標是發展壯大和差異化。企業開始規范制度,經濟濟增長讓企業保持了較好的組織活力、創造性和凝聚力,盈利增長使企業領導者考慮多元化戰略,企業的產品線呈現系列化,比較注重產品改進以適應市場的需求而非創造全新的產品,決策比較程序化,決策者不冒險也不保守,開始設法樹立其自身的形象。在成熟期,企業的目標是鞏固和改進已有的地位,延緩衰退期的到來。企業設立完整的組織部門,各種制度得以規范,創業者之間開始產生矛盾,組織系統凝聚力得到削弱;做決策也程序化,做決策的時間增長且規避風險;守成思想開始出現,企業創造力和冒險精神減退,組織活力顯得不足。盈利水平達到高峰,增長速度很慢或是沒有增長;資金足夠,出現現金流的閑置,開始對外投資;企業注意力集中在增加利潤,提高效率(注重成本控制,銷售量的維持)。產品的范圍比成長期階段更寬一些,開始跨行業多元化發展;市場空隙的關注不再重要;開始注重企業聯合;企業的形象得以樹立。企業領導者所面臨的問題從內容上和角度上都變得復雜化,因此系統角度出發,在成熟期到來之前搭建一個好的企業管理平臺至關重要。
三、管理決策思維的方向選擇及探討
決策理論管理學家詹姆斯·馬奇認為,在整個決策過程中,從有限理性出發,決策并不僅僅是選擇,它實際上是一種注意力和搜尋理論,注意力是一種稀缺資源,因為決策者不可能同時關注所有的目標、備選方案及其后果,注意力的配置影響信息,從而影響決策,所以組織可以通過影響注意力的環境及其配置方式來影響決策。有限決策理論從另一個角度表明企業領導者不可能在企業發展的方方面面都能夠做到位,是有一定限制的。因此在有限條件下,提前洞察管理的重心,對企業的發展有一定的重要作用。
另外國內學者在戰略成本管理的業績評價研究中的平衡計分卡的管理模式中,對平衡計分卡進行改進,進一步提出了增加創新和競爭者的六維評價模型, 從財務、顧客、內部業務流程、學習與增長、創新和競爭者等六個維度對企業的戰略成本管理業績進行更全面的評價,六個維度是相輔相成的, 全面、系統、綜合地反映企業實現戰略目標的關鍵成功因素。從六個維度進行企業業績評價是對企業運行狀態的結果的測量,那么如何取得好的結果,從某種意義來說更加重要。而從管理決策思維的角度出發,選擇好決策的范圍能夠更好地為結果服務。
正常情況下企業的發展目的都是為了持續產生利潤,保持基業長青。阿里-德赫斯對“長壽公司”的四個界定,一是對周圍環境十分敏感,代表公司創新和適應能力;二是充滿凝聚力和認同感,代表公司代表社區(政府)與人際關系的內在能力;三是寬容和分權,代表公司生態意識的特征;四是比較保守的財政,代表公司有效控制自身增長和進化的能力。
借鑒平衡計分卡理論和“長壽公司”的四個界定,結合企業高速成長期到成熟期的特點,筆者選擇戰略、創新、人力、財務、內部流程和外部環境等六個方面做為雪花模型的組成結構,而領導力是維系六個管理決策維度的核心要素。六個管理維度的選擇并非同一個層面的,而是企業領導者肩負企業總系統的前提下,需重點關注的,涵蓋了企業最高管理層面戰略、創新和重點的職能層面人力資源、財務,也包括了企業易于忽視的內部流程、外部環境。企業發展如同大海中航行的船,以領導力為指揮核心統籌發展,企業戰略為羅盤指明方向,人力為水手凝聚同舟共濟,財務為保障保航程控速度,內部流程為基體強適應能力,企業環境為外界適應能力抗擊風雨,創新動力核心求變儲備競爭力。
圖 基于雪花模型建立的管理系統結構
企業的發展與該企業領導人的領導力息息相關,企業領導人管理方略的不同決定了企業的命運。中小企業領導人和創始人經常是重合的,在企業從成長期向成熟期過渡階段,對企業變革的把握和影響力最大,企業的管理陣痛也最為強烈,因此領導力決定了企業的最終走向,或脫胎換骨為二次成長儲備動力,或委曲求全,保持現狀,逐步沒落。在企業的成長期向成熟期發展的階段,一般企業創始人仍會發揮重要的作用,是形成企業主要政策的關鍵時期,也是對企業未來壽命長短的決定性時期。
1.戰略管理
戰略管理在六個管理維度中是牽引其他維度的龍頭,引領企業發展的方向,更為各級管理決策提供支撐。從戰略矩陣看,一個好的企業戰略和企業內部良好的執行力,都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基石,缺一不可。但戰略的作用更加明顯,否則便是加速企業的衰落。企業戰略是企業發展必須遵循的原則和方針,它根據企業擁有的資源狀況,結合企業提供的產品或服務、核心競爭優勢等具體情況來制定的。企業的戰略管理包括遠景、使命、目標、戰略以及戰略的實施與控制等五大部分,從本質上是思考企業的未來,解決的是企業宏觀的方向性問題。戰略管理是企業建立自身發展目標、確定發展方向的關鍵環節。中國的企業在戰略管理方面存在先天不足,主要是市場發展,且國家壟斷行業過大,戰略關注度高,制定和執行得能力不足。
2.創新
談到創新,企業的創新解決的是企業是否具備持續的發展動力。創新的重點是基于企業所處行業、競爭地位、企業發展戰略等綜合因素下,在于企業內部上上下下共同為了現階段企業競爭優勢保持和未來戰略競爭優勢定位,而投入一定比例的領導層注意力、人力、資金等資源,進行創新研究。創新經常被簡單看作是新產品開發,新工藝進步,在創新管理中,管理創新也是關鍵環節。從一定角度上說,“華為基本法”是華為最為卓越的管理創新之舉,明確了戰略發展方向,激發了華為人的創業熱情,為后續的迅猛發展打下了堅實的管理基礎。創新在企業成熟期更顯得尤為重要,特別是在快速成長期時對創新方面的資金、人力投入要相對容易,也是企業最好的投入階段。
3.人力
對人力管理的認知也呈現復雜化特點,從人力成本、人力資源、人力資本、利益相關方多重轉變,對人力政策和結構化發展的研究也是企業領導者決策的最難課題之一。企業競爭的關鍵在于人才競爭,得人才者得天下。企業領導者的任務是從企業戰略角度指出人力資源需求,確定人力管理的基本原則與主要政策。企業領導者的自主空間大得多,需要考慮的因素也復雜得多,并且多是組織外的不可控因素。例如企業領導者可以根據市場競爭的需要,通過改變組織結構的辦法來吸引保留人才,但是否應該改變,必須考慮人才競爭之外的很多其他因素。為了掌握企業人力管理的實際能力,必須善于總結經驗,能夠把具體經驗上升為一般規則。如聯想的“建班子、定戰略、帶隊伍”九字經,華為的《基本法》等。但對于企業來講,人力資源管理決策是決定企業發展命運的首要環節。
4.財務
財務管理活動圍繞的具體目標一般為“企業總產值最大化”“利潤最大化”、“股東財富最大化”“企業價值最大化”等,“利益相關者利益(財富)最大化”,是企業存在的最基本動力和獲得支持的最核心因素。
企業要長遠的發展, 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起著重要的作用。企業的經營活動產生凈現金流的能力就代表著企業自動造血能力, 籌資和投資活動產生凈現金流的能力就代表著企業缺血時外界的輸血能力。現金流量管理和企業利潤的管理是密切相關的。
在六個維度選擇中,企業財務狀況涵蓋了企業現金流和利潤水平,較為保守和穩健可控的財務管理策略也是長壽公司的基本策略之一。
5.內部流程
對于企業內部流程的管理來說,企業領導者關注焦點應集中在管理規范化和內部業務流程運行效率及與企業戰略的匹配程度。一般來說,企業管理者更關注營銷策略和客戶關系等直接看到利益回報和成績貢獻的部分,而對于內部管理方面存在薄弱環節敏感度不高。從企業發展規律上看,企業從高速成長期向成熟期過渡,必將對內部運行模式進行相應的調整,企業流程再造是經常采用的策略之一。關注外部的企業領導者注意力會在某一個特定時期的外部壓力之下,激發對內部進行流程再造的管理決策。內部流程再造是組織提升組織能力的必然選擇,但流程再造的根本目的還是能夠保持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并將創業的激情和圍繞個人的魅力型領導逐步向專業化、規范化方向發展。企業內部,特別是中小企業內部管理組織機構得設置的調整、用人機制變化等必然會帶來一定得阻力。企業文化和領導者的決心和意志在此時能夠起到決定性得作用,而內部流程改造的成果好壞直接決定了企業的發展命運。防患于未然,未雨綢繆是企業領導者在成熟期到來前必須深思熟慮的。
攜程旅行網在快速成長期中發展到一定程度后,為保持領先優勢,企業領導者提出了“像制造業一樣生產服務”,引入制造企業使用的六西格瑪管理模式,將內部服務流程不斷細化,把很多服務分解成為可以量化和控制的操作環節,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管理和業務流程。讓攜程擁有了強大的執行力和服務能力,讓其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
6.外部環境
企業外部環境是企業發展必須依賴和無法回避其影響的外部系統,包括經濟、政治、技術、社會文化、人口、自然等等,而企業面臨的最嚴厲的管理挑戰就是要適應不穩定的管理環境,要有遇變不驚、應變自如的管理機制。也可以說,企業職能最難的就是應變,應變的主要任務就是管理外部環境。此方面也恰恰是很多企業領導者不易考慮到的,一般不會設置專門的組織機構或人員來進行專門的研究,企業領導者對外部環境相關的管理決策時的注意力也經常是被動的應對。比如,國家對稀土資源進行管控的政策出臺后,從社會大眾認知上普遍認為是對國家戰略資源的保護,但從產業影響來看,對以稀有元素為主要原材料的產品制造成本上漲陡增,很多企業被動地臨時尋求替代原材料過程中導致的產品質量問題隱患和質量問題隨之增加。外部環境是在不斷發生變化的,企業領導者必須不斷監視和研究這些變化。從中找到企業可以利用的機會,并在必要時作出新的決策,以及時調整企業的活動,從而更好地實現企業與環境的動態平衡。
四、總結
雪花模型是以領導力為核心,在有限決策前提下,在企業成長期階段重點集中地在戰略、創新、人力、財務、內部流程和外部環境等六個方面,從基業長青的特定角度有計劃性地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本文初步研究了領導力和在中小企業成長過程中企業領導者重點關注的六個管理維度,建立平衡穩定的企業管理結構對于企業的進一步發展作用至關重要。當然,企業領導者致力于成就成功企業,那么對于企業管理決策重點的問題探討會持續的關注下去。對于企業領導者而言,同時在六個維度的注意力投入上有時并不能夠均衡和兼顧,但結合企業所處的環境特點,本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現實精神,以某一個或幾個維度作為重點,也可以獲得一定的穩定,但是總的來看,還需要在各個維度上有所建樹,才能夠保持企業的均衡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鄭賓.雪花晶體的美妙世界[J].科學生活,2005,(4)
[2]陳佳貴,黃群慧.中國中小企業發展的幾個問題[J].經濟管理·新管理,2002,(2)
[3]苗雨君,盛秋生.企業生命周期各階段決策特征及策略分析[J].科技與管理,2003,(3)
[4]李彬.企業生命周期各階段特點研究[J].經濟師,2010,(2)
[5]劉艷萍.組織與決策[J].管理學家,2010,(13)
[6]歐陽春花,戰略成本管理績效評價的改進: 六維評價法[J].財經科學,2008,(7)
[7](美)吉姆·柯林斯,杰里·波勒斯著,真如譯.基業長青[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5)
[8]荊新等著,財務管理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7)
[9]曹璞.現金流量指標在企業績效評價中的應用研究[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8,(1)
[10]江遠. 第一團隊:和而不同[J].管理學家,2010,(10)
[11]席酉民著.企業外部環境分析[M].北京:高教出版社,2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