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隆重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由中共重慶市渝中區委和區府等單位聯合舉辦為期5個月的《民族魂—周順愷畫展》,在重慶渝中區兩路口文圖大廈開展。
在7月1日黨的90華誕之際,我慕名前去觀看了這個畫展。逐一認真欣賞畫家筆下精心創作的《最后的囑 托》《東渡黃河》《淚灑長江》等代表作。一幅幅筆力雄健、畫幅寬大的人物畫作品,傾注著周順愷抒寫古今中華民族杰出代表人物,準確刻畫人物性格、心境的精妙筆力。其中有他與李寶林合作,反映紅軍長征史詩般革命英雄主義勝利《大會師》畫卷;有畫家陸續傾情創作出反映周恩來、朱德、鄧小平、葉劍英、李先念、劉伯承、鄧穎超等老一輩革命家不同時期的光輝形象,以及描繪《蘇武》風雪磨礪顯真誠的傳神性格;有“寄意寒星荼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的文學巨匠《魯迅》,展現齊白石與徐悲鴻兩位大師深情友誼的《大匠詩情》形象,描寫人物內美傳神與心潮澎湃意境的《巴金》等重要作品;也有部分描繪普通礦工、農民、纖夫等鄉土人情的畫卷。一系列的畫作使人領略到20世紀70年代后期至今的中國社會歷史變革的縮影。
《民族魂—周順愷畫展》開展兩月以來,陸續有重慶市委宣傳部等單位的各級領導,有重慶市文聯、畫院的領導和畫家、書法家前來觀展,也有工農兵學商等各界人士慕名觀看,可見人們對這個畫展表現出超乎尋常的關注。因為在畫家筆下的每幅畫作中,蘊含的創作思想、審美意識、繪畫技巧和表現出來的與眾不同的情趣與意境,令人領略到一種多角度欣賞畫家作品的藝術內涵。
一位二野老戰士在觀看畫展時,面對描繪鄧小平英容形象的《大好河山》情不自禁地行軍禮致敬;中小學生在聚精會神傾聽講解的過程中,感受到了一種寓教育于藝術之中的怦然心動;盲協組織20余盲人在畫展現場,第一次聆聽到畫作表現出來的藝術真情故事;駐渝部隊和武警總隊官兵們在觀畫中,又一次深切接受到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的生動教育;來自祖國寶島臺灣的中國現代國畫研究會的同胞看得十分專注,進一步領悟到畫家藝術造詣高妙,筆墨功夫深邃,融合中西畫理表現出來的新意……
在市場經濟快餐式文化流行的今天,一個畫家的個人畫展時間如此之長,社會各界人們踴躍觀看一個畫家作品展覽的情況,都是很少見的。可見畫家周順愷運用中國畫技法描繪出來的人物畫系列作品,藝術再現中華民族魂的表現形式既獲得了業界專家的充分肯定,也贏得了社會大眾的廣泛好評,并開拓了美術畫展如何為社會公共文化事業服務,從而成為融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與藝術教育于一體的成功范例。
周順愷是我國著名國畫家,現為中國美協理事、重慶市美協副主席、重慶畫院院長,是國家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工程創作者。2001年被中國美協授予“民族杰出美術家”稱號,2002年被重慶市命名為首屆學術技術帶頭人。畫家從藝40年來,一直堅持中國人物畫,尤其是歷史重大題材人物畫的創作,在傾力弘揚中華民族陽剛正氣精神的同時,將藝術再現社會生活人物思想性格、情趣與深層次繪畫寫意創作境界緊密聯系在一起,從而達到藝術精神與藝術自然表現的完美結合,彰顯出一個新時代藝術家應有的社會責任感。(責任編輯:郝幸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