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與IT,無論跨越多少時空,總有著說不盡的情緣。
2011年8月15日,以“創新點亮未來”為主題的“2011英特爾中國大學峰會”(Intel China Academic Forum)在大連舉行。
英特爾公司在峰會上宣布基于凌動TM平臺的英特爾嵌入式大學計劃將在2011年覆蓋全國100所高校,支持開設嵌入式課程,建立聯合實驗室,并提供師資培訓。英特爾中國大學峰會自2003年開展以來,一直積極與高等院校分享最新的技術和創新成果,幫助學術界與產業界最先進的技術接軌,持續探討培養創新人才的模式。
放眼全球,諸多IT巨頭都積極參與校企合作、雙向人才溝通。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芯片制造商——英特爾,多年來一直不惜人力物力長期致力于教育投入。英特爾教育計劃面向全球,面向教育工作者,成為一項長期教育計劃。它與全球的政府和教育工作者通力合作,推動教育創新,培養適應21世紀知識經濟發展的創新人才。
此外,微軟、惠普、谷歌等公司紛紛通過開展高等教育項目,促進學術進步及企業發展,項目涉及基礎教育、社區教育和高等教育等領域。
我們不禁好奇,業界巨頭們何以對教育保持如此的高關注和高投入?
誠如英特爾中國執行董事戈峻在開幕式上表示:“國家戰略目標的實現,產業界和學術界責無旁貸。英特爾希望通過英特爾中國大學峰會這一平臺,與教育領導部門、學術界與產業界合作伙伴一起繼往開來,把握技術創新趨勢,深入探索和不斷創新產學研合作理念和模式,優化產學研合作生態系統,為中國創新型國家建設而群策群力?!?/p>
但筆者以為教育之于IT巨頭們,除了社會責任也是其戰略的一個重要部分。
早在2006年1月4日,英特爾正式發布了全新品牌標識,其中還包括一句新的宣傳標語:“Intel. Leap ahead(超越未來)?!庇⑻貭柟靖呒壐笨偛眉嫒蚴袌鰻I銷部總經理金炳國(Eric Kim)這樣表示:“英特爾-超越未來”雖然只是一條簡單的標語,卻可以清晰地闡明我們的身份和使命。
超越依靠創新,創新依靠人才。與中國乃至世界的一流學府建立起牢不可破的聯盟無疑就為自己建立起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人才儲備庫。將自己最新的技術與高等院校課程同步,產學研充分融合,使資源得到最合理優化利用。前沿理論可以以最快捷的途徑轉化為技術,進而轉化為生產力。而最新技術回歸校園,與高校課程同步又以最低的時間和經濟成本為企業培養出好用又實用的人才。
產學研融合發展早已不是什么新鮮話題。似乎人人都知道產學研一體發展的好處,嘗試的人也不在少數,然而真正有勇氣有魄力投身其中又舍得下“血本兒”似乎又并不那么容易。
高校開學在即,借英特爾大學峰會之契機重圓教育與IT的舊夢也許并不是沒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