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重慶工業基礎雄厚,但服務業發展非常滯后,忽視服務業發展,有可能在結構調整中迷失發展方向。文章提出重慶打造現代服務業高地的戰略,并從重慶突出的政策優勢、潛在的發展空間以及一定的比較優勢幾個方面論證其可行性。通過分析,本文認為重慶具備打造現代服務業高地的內外部條件,應發揮優勢,提升重慶現代服務業在西部地區的輻射和帶動作用。
[關鍵詞] 現代服務業 高地 可行性 重慶
一、引言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使我國再度把結構調整作為未來發展的主線,而結構調整的根本方向,就是要大力發展服務業,提升服務業的比重。目前,我國的服務業發展比較落后,2009年其占GDP的比重僅為42.6%。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中制定的發展目標,到2020年我國服務業占GDP的比重將達到50%。現代服務業作為服務業中最有生命力的部分,其發展的不足更加劇了對其發展的迫切性。
重慶相對全國水平來說,由于近年來工業突飛猛進的發展,使得其服務業占GDP的比重近兩年來呈現不升反降的趨勢。2009年,重慶服務業比重僅為37.9%,落后全國平均水平達4.7個百分點。根據經濟發展階段的相關理論,放棄現代服務業,就是放棄了未來的發展。本文認為,重慶必須借助打造現代服務業高地的契機,完成從“工業立市”到“服務強市”的轉變,搶占未來發展的先機,提升服務業的總體水平,以更高地發揮重慶在西部地區的輻射和帶動作用。
二、重慶打造現代服務業高地的可行性
1.突出的政策優勢
重慶是西部唯一的直轄市,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和推進,重慶的發展受到中央越來越多的關注,相應的政策措施也逐步向重慶傾斜:一是重慶獲批成為全國兩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之一;二是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314”總體部署;三是國務院下發的《關于推進重慶市統籌城鄉改革和發展的若干意見》等政策文件。這些政策匯集起來包括:西部開發共有的政策、特有的三峽庫區中央支持發展的政策、特有的國家級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政策,還有內陸保稅港區的政策,少數民族地區的政策等等。匯集這些優惠政策于一身,必將使重慶成為各行業的投資熱土,對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更具有不可比擬的政策優勢。另外,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編制的2005年至2020年的《全國城鎮體系規劃》中,重慶首次提升為五大國家中心城市之一,更進一步凸顯了重慶的城市地位。
2.潛在的市場空間
隨著結構調整的深化和逐步到位,根據世界經濟發展階段的普遍規律,結合重慶目前所具備的優勢和承擔的使命,重慶還將迎來長期的快速發展時期,重慶的服務業和現代服務業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和廣闊的市場空間。從地區生產總值來看,本文按13%的保守增長率計算,到2015年重慶地區生產總值將達到1.36萬億(2008年價格水平,下同),到2020年重慶地區生產總值更達到2.5萬億。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2020年服務業占GDP比重將達到50%,若重慶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到2020年,重慶服務業增加值將達到1.25萬億,相比2009年0.25億,增長4倍,而同期GDP僅增長3倍。
相比服務業的增長速度,現代服務業的增幅將更大。目前重慶現代服務業的比重大約為服務業增加值的44%,而根據有關資料顯示,上世紀90年代初期,倫敦、紐約、東京現代服務業占服務業的比重分別達到了82.6%、81%、76%,因此,如果2015年重慶現代服務業占服務業的比重提高到60%,那么現代服務業的增加值將達到4077億元,比2009年約1088億增長3倍,而到2020年,現代服務業增加值則將達到7512億元,比2009年增長6倍。因此,總的來說,現代服務業具備巨大的潛在市場空間,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3.一定的比較優勢
集聚發展是現代服務業發展的通常方式,因此,本文為了說明重慶現代服務業所具備的比較優勢,利用重慶都市圈、成都市和西安市的數據進行進一步的分析。
從表1可以看出,西安服務業的比重最高,已經超過50%,而成都服務業比重最低,重慶都市圈居中,但三者相差不大。但相對2008年重慶服務業41%的比重,重慶都市圈服務業比重有所提高,但提高幅度也不大。從中可以看出,重慶都市圈服務業比重不高的主要原因是第二產業規模太大,甚至超過全市的平均水平。這一方面說明了重慶的服務業集中度不足,另外一方面也暗示了重慶都市圈具備巨大的服務業尤其是現代服務業提升潛力。
表2顯示了重慶都市圈、成都、西安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地區生產總值及人均情況。從表中可以看出,重慶都市圈人均社會消費品零售額接近18000元,遙遙領先于成都和西安,這說明重慶都市圈消費水平更高,消費結構也更高級,現代服務業發展具有堅實的市場基礎。從人均地區生產總值來看,重慶都市圈也高于成都和西安,已經超過3.6萬元,根據現行匯率計算,剛好超過5000美元大關。根據世界銀行的相關研究,人均GDP在1000~1500美元時,服務業占GDP比重會達到45%~50%,當人均GDP超過5000美元時,服務業占GDP比重會達到60%~70%,雖然這是上世紀90年代統計得到的規律,但是,根據我國經濟的發展速度,本文認為,重慶都市圈和成都都將迎來服務業的快速發展期,而且重慶都市圈的發展基礎更強。
三、重慶打造現代服務業高地的建議
通過以上分析,本文認為,重慶具備打造現代服務業高地的現實條件。重慶應結合建設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和全國五大中心城市的重大戰略機遇,大力推進現代服務業向市場化、國際化、信息化和現代化轉變,突出現代服務業在打造內陸開放高地的服務功能,著力推進服務業實現從傳統型向現代型、從以生活服務為主向以生產服務為主、從勞動密集型向知識密集型的轉變,重點圍繞現代金融、現代物流、會展業、咨詢業四大業務,力爭到2015年,重慶服務業占GDP比重達到50%,其中現代服務業占服務業比重達到50%。
重慶還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推動重慶現代服務業高地的打造:一是要轉變發展意識,充分認識產業發展規律,提升現代服務業的戰略地位;二是要完善現代服務業管理體制,創造一個現代服務業發展的寬松環境;三是要優化服務業產業布局,提升服務業的集聚程度;四是要加大現代服務業市場培育力度,通過品牌培育等措施提升重慶現代服務業的影響力;五是要加強現代服務業人才培養力度;六是要加大資金支持力度。
參考文獻:
[1] 朱春明. 關于我國服務業發展中的幾個戰略問題的思考[J]. 中國經貿導刊, 2004(12)
[2] 蔣三庚, 付銘. CBD現代服務業集聚發展的演變規律. 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9)
[3] 劉璟. 泛珠三角現代服務業發展路徑選擇. 國際經貿探索,2009(4)
[4] 陳淑祥. 重慶現代服務業發展對策[J]. 商業研究. 2008(1)
[5] 尚慧麗. 提升區域服務業競爭力的對策研究[J]. 經濟縱橫. 2010(1)
[6] 常澤修. 論中國現代服務業發展中的體制創新[J]. 理論與現代化, 2005(4)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