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所謂“住宅造城,商業造市”,住宅和商業開發共同推動著城市的蛻變。然而,在過去的很長時間里,住宅市場一直為投資者們所追捧,而商業地產則相對被冷落。由于熱錢炒作,商品房價不理性地飆升,隨著一系列調控政策出臺,住宅市場逐漸“退燒”,商業市場卻由此升溫,特別對于福州這樣商業地產發展已經滯后十年的城市來說,無疑是迎來了下一個黃金十年。從國內外成功的案例可以看出,只有CBD(中央商務區)才能更好地代表一座城市,那么,誰將領舞福州新中心的答案已經顯而易見……
CBD(中央商務區)是城市中高端商業地產的聚集地,作為城市經濟的核心部分,代表了城市發展的最高品位,同時又是展示城市形象的舞臺,宣傳了城市品牌,標志著城市發展的水平。
CBD打造城市名片
高聳的摩天大樓,數不清的金融機構、大型公司總部,五星級酒店以及高檔購物中心都成了現代CBD不可或缺的構成要素。作為城市最有代表性的地區,CBD往往成為一個城市的象征,被稱之為“城市名片”。
許多國際性大都市之所以為人矚目,很大部分是來自它們CBD的閃耀光芒,不少知名CBD的名字普通百姓也耳熟能詳,如紐約的曼哈頓、巴黎的拉德芳斯、日本的新宿、香港的中環等。
紐約曼哈頓中央商務區中不足1公里長的華爾街集中了數十家大銀行、保險公司、交易所以及上百家大公司的總部和幾十萬就業人口,是世界上就業密度最高的地區。
東京新宿區的商業、辦公及寫字樓形成了東京最壯觀的超高建筑群,其中不到1平方公里的區域集中的近90%都是金融機構,而且有98%都是國際金融機構在。這里還是東京的交通樞紐,日客流量超過300萬人。
巴黎的拉德方斯區則吸引了半數法國最大的企業在此設立辦公機構,該區有寫字樓247萬平方米,分散的商業設施10萬平方米,多條地鐵線、高速公路、鐵路在此交匯。
有業內人士分析,國際化的中央商務區應具備鮮明特征,首先,客戶主要來自五大行業,即銀行、金融、保險、咨詢、律師和會計師行;其次,中央商務區要形成立體的交通系統,有便捷的交通;另外,中央商務區的土地成本高,物業租金高于非中央商務區物業相金的30~50%……縱觀國際上赫赫有名的中央商務區,它們無一例外地擁有這些特征。
市場的新要求
對于城市來說,CBD就相當于“汽車引擎”,帶動城市運轉。在不斷加快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背景下,作為核心城市的福州對現代商業地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長期以來,五四路一帶是福州形成最早、寫字樓最密集的中央商務區,盡管隨著城市的拓展,多個商務集群區域陸續出現,但在規模和體量上都不成氣候,而原有的CBD已經滿足不了大福州的商業需求。
福建宇洋地產營銷策劃部經理王小英表示,與住宅市場相比,福州的商業地產已經沉寂十年之久,而如今由于海西經濟的迅猛發展,閩臺交流合作的日益密切,越來越多的國企、央企、臺企的分公司進駐福州,這些企業大鱷自然對公司形象、商務辦公環境有更高端的需求,但傳統的五四路CBD卻呈現業態老化、交通堵塞、停車不便等諸多難以解決的問題,因此,北江濱中央商務區和海峽金融中央商務區便應運而生。
“福州現代CBD的開發的確偏滯后,雖然五四路、五一廣場一帶多年來承擔著CBD的功能,但更新速度很慢,一年立不起一幢新的寫字樓。更有甚者,一些住宅爛尾樓被改頭換面,也充當寫字樓使用,成為介于住宅和寫字樓之間的尷尬產品。”九歌萬派(中國)地產機構董事長劉波認為,福州正式提出國際化CBD概念的也就是在近兩年。伴隨海西經濟區大開發的步伐,閩江兩岸的區域價值得到大大提升,全新的CBD規劃已經確立并開始實施,很有希望看到未來真正意義上的CBD在福州新中心崛起。
發展國際化CBD需要時間
根據國家住建部的調查結果顯示,目前國內能發展國際性CBD的城市只有上海、北京和廣州,而具備發展地區級CBD條件的城市也只有10個,分別是深圳、重慶、武漢、成都、杭州、南京、大連、福州、廈門、和寧波。
調查認為,上海、南京、杭州、寧波的CBD和廣州、深圳以及香港的CBD由于能夠分工協作,合理配級,因此,其布局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而東北和中西部地區的一些城市,人口密度偏低、經濟發展相對滯后、商務密度不夠,目前尚不具備發展CBD基本條件。
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經濟與房地產研究室助理研究員況偉大認為,目前中國提出CBD發展計劃的城市數量甚至超過了美國,從經濟發展與商務活動的內在聯系分析,顯然已超過合理限度。如果CBD內沒有足夠的大型公司、金融機構、商貿機構,很難形成一個相對集中的商務地區。
劉波告訴記者,相對五四路CBD,北江濱和海峽金融街這兩個新興中央商務區有很大的提升,可以說是第二代甚至第三代的差異,代表著全新的城市形象,但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閩江兩岸住宅開發過度,能用于商業開發的大面積地塊有限,目前正在開發的多數只能稱為“濃縮的CBD”,想要發展成國際化的中央商務區尚需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