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稅條例修改從價定率全國推開
經過一年多的改革試點之后,國務院常務會議日前宣布將在現有資源稅從量定額計征基礎上增加從價定率的計征辦法,同時調整原油、天然氣等品目資源稅稅率。有關專家指出,“從價計征”意味著今后部分資源稅征收將和資源產品的價格掛鉤,從而借助市場調節機制引導礦業生產主體合理開發節約資源,遏制資源亂開采。
9月以來四大行存款現巨量負增長高息攬儲抬頭
9月以來,存款加速流出銀行體系。前15日,工行、農行、中行、建行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存款較8月末減少4200億元左右,出現罕見天量負增長。存款缺口嚴重影響貸款,同期四大銀行貸款增量僅870億元左右。銀行資金面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業內人士透露,隨著三季度末臨近,在美化財報和時點考核的雙重壓力下,銀行高息攬儲現象有所抬頭。
財政部推動央企兼并重組
財政部日前發布通知稱,2012年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將重點推動中央企業兼并重組,推動國有經濟布局的戰略性調整和國有經濟產業結構的進一步優化,促進國有資本向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數據顯示,經過多年的整合重組,我國的央企數量縮減至120家。目前進入世界500強的中國企業已增加到30家。
政策力主安全高效核電裝備業有望全面回暖
近日召開的“2011核電可持續發展高峰論壇”上,業內權威人士表示,盡管日本核事故導致國內核電發展減速,但政策上支持核電未來“安全、綠色、高效”發展的基調不變。相關人士透露,到2020年,國內核電裝棚規模將不低于600HD萬千瓦。這意味著在目前已運行近1200萬千瓦裝機的基礎上增長5倍以上。
新政出臺:海水凈化投資或達200億
國家“十二五”海洋科技規劃于日前發布,“十二五”期間,海洋科技對海洋經濟的貢獻率要由“十一五”時期的54.5%上升至060%;在海水綜合開發和利用方面,將加快海水淡化的自主化和規?;l展。業內預期“十二五”期間我國海水淡化的投資規模將達到200億元左右。而且《加快海水淡化產業發展的意見》年內也有望以國務院的名義出臺。
國務院:繼續增加資金投入推進保障房建設
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中央將繼續增加資金補助,地方也要增加財政性資金投入用于保障房建設。會議還指出,銀行業金融機構可以向符合條件的公租房項目直接發放貸款,也可向符合條件的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發放貸款。允許公租房項目規劃建設配套商業服務設施,以實現資金平衡。
中國鐵礦石價格指數推出發改委打破國際壟斷
日前,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鋼協”)等編制發布的中國鐵礦石價格指數的設計方案正式出爐。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周望軍表指出,目前鐵礦石市場被三大巨頭搶占,導致中國鐵礦石企業議價能力嚴重不足,鋼鐵企業收益不斷下降,希望通過指數的發布,引導和調控市場行為,影響國際鐵礦石預期價格的形成,打破巨頭壟斷市場的格局。
房價環比下降或持平城市增多
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8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價格下降或持平城市共有46個,與7月份相比增加15個。其中,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新房價格環比漲幅均為0%,連續兩個月停漲持平。分析人士認為,在嚴厲的調控措施下,未來一段時間樓市價格調整的態勢或持續。
發改委:正研究完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近日在出席2011年夏季達沃斯論壇“中國十二五規劃”分論壇時表示,關于資源性價格改革以及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的完善,發改委正在進行研究和推進。而根據此前發改委向國內主要石油公司下發的有關征求意見稿,業內人士預計,成品油調價間隔將從目前的一個月縮短至10天,成品油定價權也將可能下放。
貨幣緊縮政策漸近階段性終點
8月中國新增人民幣貸款5485億元,超過市場普遍預期的5000億元,該超預期的信貸增長數據顯示,中小企業已獲得信貸投放方面的定向寬松,這令市場增加信心的同時,也預示中國政府自去年開始不斷加碼的貨幣緊縮政策,漸行至階段性終點。不過,分析師們認為,政府最關心的物價水平仍居高位,貨幣政策亦不可能全面松動。
周小川表態釋放最新政策信號
9月24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國際貨幣與金融委員會第二十四屆部長級會議在美國華盛頓召開。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出席會議時指出,未來,中國政府將進一步把握好宏觀經濟政策的方向、力度和節奏,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管理通脹預期三者的關系,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防止經濟出現大的波動。
周小川表示,上次會議以來,世界經濟復蘇勢頭明顯減弱,經濟運行下行風險加大,迫切需要加強全球合作。主要發達國家應盡快出臺明晰可信的中期調整戰略,提振市場信心,抵制貿易保護主義。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應繼續調整結構,增加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基金組織應抓住全球經濟面臨的主要矛盾,為有關各方提供切實可行的政策建議,維護全球經濟金融穩定。
周小川在介紹中國經濟形勢時指出,今年以來中國經濟仍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繼續由前期政策刺激的過快增長向自主增長有序轉變,貿易平衡趨于改善。預計全年經常項目順差對國內生產總值的比值將進一步明顯下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中國經濟增長動力仍然較強,但短期內也面臨物價上漲較快、資本流入較多的挑戰。(來源/證券時報)
歐洲央行擬大規模自救或向市場注資2萬億歐元
歐洲央行近期可能討論恢復購買擔保債券事宜以及其他措施,以向歐洲銀行業注入流動性。這項計劃將向市場提供多達2萬億歐元流動性,有望暫時緩解歐洲國家因債務危機而出現的流動性不足問題。目前,歐洲擔保債券的市場規模高達2.5萬億歐元。
擔保債券是一種高質量債務,當發行人破產時,投資者可以向銀行資產負債表中的抵押品或者公共部門貸款提出權利主張,相對于清償權較低的無擔保債務,這種債券能為投資者提供更多保護。
這位官員透露,歐洲央行貨幣決策機構管理委員會10月6日的會議還將討論恢復向銀行提供12個月貸款的可能性。該官員還表示,會議也可能討論減息問題,但目前不在議程之上。在減息之前,歐洲央行更可能嘗試其他舉措。
歐盟各國國家目前正面臨著采取更多措施來控制維持了18個月時間的主權債務危機的壓力,原因是希臘已經處于債務違約的邊緣。
另據出席上周末召開的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年會的歐洲央行官員們透露,歐洲央行可能考慮最早在下個月決定采取更多措施來提振經濟增長。(來源/中國經濟網)
6.2%
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總水平同比漲6.2%,與7月同比上漲6.5%相比,8月CPI的同比漲幅已有小幅回落。市場普遍認為,受基數影響,CPI同比漲幅在未來數月會繼續回落,但出現持續大幅下降的動力不足。
137.4
海關總署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份,我國進口規模上升119.2億美元,而出口規模下降了18.2億美元,因此貿易順差比7月大幅下降137.4億美元。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張永軍表示,順差縮減對內有助減少外匯占款壓力,對外可以舒緩人民幣升值壓力。
49.4
匯豐控股日前公布,9月份匯豐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為49.4。對此,匯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表示,9月份數據與前兩個月的數據相比,基本保持在穩定水平,經濟放緩的狀況與之前類似,因此不用擔心中國經濟會“硬著陸”。
<樊綱>
經濟學家
2009年、2010年中國經濟增長過熱?,F在,“軟著陸”正在進行當中。因為有了這個下降,中國才不會出大問題。2003年、2004年以來,一出現泡沫國家就采取措施,所以沒有形成大泡沫,包括房地產。
<謝國忠>
經濟學家
全球滯脹可能會維持十年,因此賭通脹可能將成為未來十年最好的投資方式。雖然金價正在企穩,但其牛市還沒有結束。能源與農業也在同樣的牛市趨勢上運行。向新興市場進行銷售的跨國企業可能會有很好的發展。
<成思危>
著名經濟學家
從控制通脹來看,目前我國遇到一個兩難的問題,通過收緊貨幣可降低通脹,但由當前來看,全世界都在實行低利率的時候,中國一家收緊貨幣,是不可行的;收緊利率會使以后貸款成本升高,對經濟發展會有影響;收緊貨幣以后,地方債務就會繼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