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回來的衣服顏色不適合自己,衣服下水就褪色,舊衣服舍不得丟,衣服粘上了洗不掉的液體……遇到這些問題時,你是不是在想如果能重新染色該多好啊!在過去,為衣物染色是廠商的事,而如今已有染衣店能為個人提供染衣服務了。
隨心為衣服變色彩
“染衣是近年剛出現的新行業,并不是每個城市都有。”莆田宏峰染整店的楊師傅介紹說,網購的流行、對個性化服裝的追求、節儉的生活習慣等都是促使染衣這個新行當發展起來的重要因素。
“目前最受歡迎的是將衣服進行改色,對于嚴重的‘84’燒傷、衣服竄色等也能進行修復,染上其它的顏色,使舊衣變成新衣。”楊師傅說,通過搭色、洗淺等方法來改造衣服也頗受追求個性化的年輕消費者的歡迎。
“我在專賣店里看中了這件上衣,很喜歡這個款式,但街上穿同款衣服的人太多了,于是我就想拿到這里來染成其它顏色。”在福州志紅服裝修改店內,前來拿衣服的王小姐告訴筆者,自從知道有染衣店后,她和朋友就常常通過變換衣服的顏色來避免撞衫的尷尬。
王小姐向筆者展示了剛染好的深紫色絲質襯衫,確實色澤均勻艷麗,完全看不出原本的淺綠色,只是衣服略微散發著一股化學制品的氣味。店主告訴筆者,這是由于衣服剛剛經歷了烘干固色,染衣劑受熱散發出異味,經過反復的洗滌通風,氣味會全部散去。
“我去年網購了一件暗紅色的毛呢大衣,拿到手才發現顏色略顯土氣,于是帶過來花100元把它染成黑色,結果效果很不錯。”王小姐認為,雖然100元的染衣費不便宜,但600多元買回來的大衣閑置不穿更不劃算。
據了解,染衣的價格根據衣服的面料、大小而有所不同,如棉麻系列的價格大約在每件30元至60元之間,而絲毛系列更貴些,在每件50元至150元不等,部分織物還會根據褪色程度而另外加價。
多渠道經營是關鍵
作為一個新興行當,染衣店因投入低、回報好、實用性強而受到經營者的青睞,不過,業內人士表示,要想取得長久的經濟效益,轉變經營思路、拓寬業務渠道至關重要。
“一整套染衣器械、材料、配套教材總共不超過1萬元,而后期只需要投入染料的成本就行。一般在買器材的時候會免費做一個技術培訓,很適合小成本創業。”據楊師傅介紹,染衣服并不是一個復雜的技術活,只需先用滲透劑和褪色劑將衣物褪色,再放入蒸染缸內上色,最后烘干固色,一件衣服就“重生”了。
“我們當時投入了將近3萬元,買了3套設備,3個月就回本了。現在生意不錯,旺季時還要限制下單,因為做不過來,淡季時每天也可以接單20多件。”楊師傅透露能取得如此好的業績,關鍵在于拓寬了經營思路。
“當初開染衣店就是看中網購衣服盛行帶來的需求,我就想著是不是可以把染衣的業務也開到網上去。其實,莆田不算一個大地方,業務需求量不大,而通過網絡我能接到外地的單子。”沿著這樣的發展思路,楊師傅的染衣店還發展出了數家加盟店,同時兼營染料批發生意。
據介紹,目前染衣業務的發展主要有兩種模式——作為一個服務項目依附于大店,或是以染衣為主營的專營店。“染衣的技術比較好學,設備簡單便宜,引入我們服裝修改店以后,算是作為一項特色業務。”福州志紅服裝修改店的經營者介紹說,作為一項附屬業務,染衣投入小、風險低,很適合引入服裝修改店、干洗店內。
相對而言,以染衣為主的專營店投入更大,拓寬業務渠道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們不僅承接個人業務、網絡業務,還接洗衣店的活。”楊師傅說,賓館、飯店、醫院等公共場所的窗簾、被單、餐巾等織物也是他們的業務目標,這些公共場所的織物尤其容易上色、顯舊,頻繁更換對經營方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楊師傅的染衣店正是抓住了這——商機,簽下了不少長期訂單。
需要提醒的是,雖然染衣店的市場前景良好,但經營仍存在一定的風險。由于染衣不可避免會使用到化學制劑,而衣物與人的接觸較為緊密,因而受到不少質疑。“經營者在選擇染料時要把好關,不要為了節約成本而使用劣質染料。”楊師傅強調,染衣店要靠回頭客,劣質染料不僅危害消費者的健康,而且還易褪色,對染衣店的長久經營十分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