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已經把房子抵押給銀行,把獲得的貸款借給典當行,僅利差就相當可觀?!股虾J忻裎呐拷鼇黹_辟了新的投資方向——民間借貸。她把已還清貸款的房子抵押給銀行,以做生意需要周轉資金為由,拿到60萬元(人民幣,下同)貸款。然後,將這筆錢交給朋友的典當行,投入民間借貸的洪流之中。
「典當行給我開出一年24%的利率,一轉手,一年就能坐享16%的利差,60萬元資金一年就能凈賺近10萬元?!刮呐勘硎?,身邊有越來越多的朋友把從銀行獲得的貸款轉投到民間借貸中去,輕輕松松就可獲得巨大利差。
民間借貸利率持續高漲,像文女士一樣積極參與民間借貸的人正越來越多。然而高收益總是暗藏著高風險,民間高利率借貸累積的風險也越來越大。繼廈門市近期連續爆出民間高利貸崩盤大案後,石獅又發生兩起民間借貸資金鏈斷裂案,其中一個牽涉上億元資金,除了向社會民眾融資外,還有擔保公司和銀行牽涉其中。
在如今貨幣政策回歸穩健,銀行資金面捉襟見肘,從銀行管道獲取貸款無門的情況下,中小企業正被迫轉向民間借貸。與此同時,在實體經營不濟和存款「負利率」下,很多個人和企業為追求高投資回報,大量資金也流入民間借貸。社會資金出現了從銀行體系內流向銀行體系外、從正規融資市場流向民間借貸市場的跡象,民間融資暗流涌動。
◆「全民放貸」
「我最近都沒在炒股了,主要是把錢借給別人,一年20%利息收入,無風險收益?!股虾R晃唤鹑跇I管理層人士如此描述自己的賺錢之道。
民間借貸的利率高漲,讓放貸人獲得巨額收益,「日進斗金」吸引著更多資金蜂擁而入。說「全民放貸」也許有點夸張,但大陸的民間資金暗流究竟有多洶涌,從幾組資料上便能看得出。在2011年5月於上海舉行的陸家嘴論壇上,中國銀監會首席顧問沈聯濤表示,「影子銀行」在2010年的存量貸款是20萬億元。這一海量貸款數額已經占據中國2010年GDP總量的1/2強。此前發布的《溫州民間借貸市場報告》顯示,當地民間借貸市場規模約1100億元,民間借貸利率也處於階段性高位,年綜合利率水準為24.4%。報告還顯示,溫州大約89%的家庭個人和59%的企業都參與了民間借貸。
高息民間借貸正呈現在全大陸蔓延的趨勢。除游蕩在民間的數萬億元游資,資金富余的上市公司也開始把錢投向民間借貸業務。據來自Wind資訊的資料,2011上半年上市公司含有「委托貸款」字樣的公告較2010年同期增加32.3%。最近多家上市銀行的半年報也顯示,上半年相當一部分資金超募的上市公司把閑錢委托理財,有的上市公司直接開典當行從事高利貸業務。
在這股史上罕見的全民放貸、全民參與高利貸的狂潮中,小額貸款公司、擔保公司成了高利貸放貸者的主力軍;資金富余的上市公司爭當「高利貸倒爺」;商業銀行包括四大國有銀行也將信貸資金拆借給小額貸款公司、擔保公司等用於發放高利貸。
據市場人士透漏,高利率促使銀行信貸資金流入民間借貸市場,很多借貸主體利用銀行資金使用管理漏洞套取銀行資金進行民間放貸以牟取利差。江浙部分商業銀行已出現聯手擔保公司抽取高傭金的情況。據知情人士透露,在民間借貸高峰地區的江浙,少數銀行克扣已批下來的短期貸款,急於獲得中轉資金的企業只得去擔保公司簽訂高利息的貸款合同?!付鴮嶋H上,擔保公司放出去的這筆貸款是沒有任何風險,因為銀行已經批下來了?!挂晃粯I內人士透露,由於銀行貸款利率不能過高,因此從擔保公司出去的高利息貸款,銀行也能從中抽成獲利。
◆承諾誘人不等於結果豐厚 金融風險隱現
「最近跑掉找不著的人多呢!」 談起最近「亂得一塌糊涂」的資金市場,在南京做了十多年資金生意的何老板一肚子苦水。他借給一家房地產企業的3000萬資金暫時很難收回來了。
溫州一位律師稱,現在通過民間借貸產生的違約情況正在加劇。溫州市中院的一項統計資料顯示,進入第二季度以來,短短三個月內,全市法院共受理民間借貸糾紛案件2628件,比2010年同期多出474件。而且,案件總標的額高達9.3135億元,比2010年同期多出3.15億元,平均每天有近1000萬元的糾紛產生。
據悉,浙江80%的小企業靠民間借貸維持經營,有段時間月息達到一毛五,合年息就是180%,一般企業利潤率只有幾個點,所以很多企業是「本月借錢下月關門」,因為實在還不起。有報導稱,曾經因高利貸泛濫而成為「寶馬縣」的江蘇省泗洪縣,在7月借貸大戶「跑路」、停止付息後,出現高利貸市場崩盤情況,眾多放貸人血本無歸。江蘇省啟東市在年中出現信用社員工當高利貸掮客,因為資金鏈斷裂而出現離職、逃跑甚至跳樓等情況。福建省廈門市2011年連續爆出民間高利貸崩盤大案,涉嫌介入高利貸的既有擔保公司負責人,還包括銀行高管。
經濟學家連平指出,民間借貸容易陷入借新還舊、越滾越大的惡性循環,一旦資金鏈斷裂,就會面臨巨額資金無法收回的局面。而在民間利率高企、「全民放貸」愈演愈烈的情況下,民間借貸市場會形成泡沫,只有在利率不斷上升的預期下才能保持平衡,一旦平衡被打破,後果不堪設想。
◆信貸畸形分配 實體經濟之殤
民間借貸和高利貸雖然瘋狂,但是民營企業對資金的需求是真實的。由於沒有一個正常的民間借貸和放貸的管道,所以就會出現一種亂象,中間就會變成一種投機。
毋庸置疑,這些年,由於勞動力和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人民幣匯率不斷提高,加上2011年大陸緊縮的貨幣政策,企業要從銀行獲得貸款難上加難。盡管政府一直在號召銀行加大對中小企業融資支援,增加對中小企業的貸款,但實際上,銀行增加的貸款大多落在了一定規模有較強實力的「中等企業」身上,而真正需要資金支援的中小企業(主要是小型企業和微型企業)是很難獲得貸款的。
據全國工商聯的調查,90%的規模以下小企業沒有與金融機構發生任何借貸關系,95%的微小企業沒有與金融機構發生任何借貸關系,因為這些真正缺錢的企業缺少抵押物,找不到擔保人,也就不符合銀行貸款條件,它們的融資只能依靠民間借貸市場。
一頭是融資難的中小企業,另一頭卻是「不差錢」的上市公司?!敢屈N多資金沒有用處。」浙江區域內一電器行業的國有企業負責人說,沒感覺資金緊缺,而且銀行也在爭著給他們企業放貸。一邊有巨額的貸款,另一邊通過委托貸款向外高息放貸,委托貸款年利率均超過12%,不少上市公司在做這種「空手套白狼」的好生意。
「過去兩年來,受利率高企和制造業利潤降低的雙重夾擊,相當多的企業主放棄經營了十幾年的主業,進入房地產市場、投資品市場甚至是高利貸市場,這是實體經濟之殤?!箤ν饨涃Q大學金融學院院長丁志杰說。
彌漫的高利貸大大抬高了社會融資成本,而承受畸高融資成本的都是貸款難、融資難的中小企業。這對中小企業將是致命打擊。高利貸橫行給中小企業套上一個死結:貸不到款、融不到資是在等死,借到高利貸是在找死。
「要讓民間資金告別暗流涌動狀態,就必須使其浮上水面?!骨迦A大學教授、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李稻葵認為。目前大陸金融業不發達,金融機構少,導致非法集資有存在的土壤。民間借貸目前最需要的是規范。保護實體經濟最佳的方式是讓灰色地帶的民間借貸在有序、規范、公開、合法的軌道當中進行,讓更多不同層次的金融機構和業態能夠為民間資本服務。
在如今貨幣政策回歸穩健,銀行資金面捉襟見肘,從銀行管道獲取貸款無門的情況下,中小企業正被迫轉向民間借貸。
與此同時,在實體經營不濟和存款「負利率」下,很多個人和企業為追求高投資回報,大量資金也流入民間借貸。民間融資暗流涌動。
◆ 銀行的錢如何轉入高利貸?
1. 擔保公司的資金來源多數是銀行授信。
2. 銀行和擔保公司的「交易」。每季度末,銀行高息向企業或擔保公司吸儲,完成「存貸比」指標,下季度初再由對方取出存款。作為交換,銀行向對方提供低息貸款。
3. 銀行職員就任民間高利貸公司的股東,甚至直接放貸。
4. 通過信用卡辦卡公司從銀行申請辦理大量信用卡,刷卡購物在黑市變現,獲得資金進行放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