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用戶需求,提供高質量的傳播內容,企業才能將微博的價值利用最大化,實現精準營銷的目標。
短短140字的游戲,如若玩到爐火純青,卻可以迸發出意想不到的力量。「當你的粉絲超過一百,你就是一本內刊;超過一千,你就是一個布告欄;超過一萬,你就是一本雜志;超過十萬,你就是一份都市報;超過一百萬,你就是一份全國性的報紙;超過一千萬你就是CCTV!」這段不失調侃的介紹,形象地詮釋了微博的傳播力量。據最新的數據顯示,2011年上半年大陸微博用戶數量從6311萬暴漲到1.95億,手機線民使用微博的比例也從2010年末的15.5%上升至34.0%。
作為人氣與眼球集聚地的微博,代表著巨大的行銷價值,微博營銷正為越來越多的企業所重視,但是如何玩轉這短短140字,將想要傳達的資訊有效傳播出去來實現商業目的,卻大有文章。
●樹立企業更立體的形象
騰訊微博商業運營中心總監艾芳提供的數據顯示,如今在新浪已有超過3萬家微博注冊的企業,騰訊已超過2萬家,每天都有40家以上的企業注冊或申請加入。
對於企業來說,微博首先可以幫助它們在線民中進行輔助宣傳。比如NBA名將科比來中國之前,耐克便通過官方微博把消息披露出去,科比在中國期間,發布會等活動耐克都會邀請科比在微博上的粉絲參加,很快便提升了微博用戶對耐克的關注度,成功地實現了品牌宣傳。
企業和個人一樣,可以通過微博去塑造自身形象,在關注者間形成更好的口碑。例如,以往人們對東風雪鐵龍的品牌印象大多是偏時尚、定位於白領男性。但在其公司微博上,除了與車有關的資訊,還會談論和車有關的生活、旅行等話題,吸引了超過60萬的粉絲,其中有三分之一是女性。這些關注者來自各地,有不同的教育和職業背景,形成了一個鮮活的群體,完全打破人們對東風雪鐵龍的傳統印象。員工和粉絲的互動,用戶能切實感覺到他們的員工年輕有活力,且思路活躍、愛生活、講究品位。用戶透過微博的渠道逐漸對企業有了立體的感知,增加了對品牌的好感,軟化了企業形象。
作為行銷渠道,社交媒體比傳統媒介更加廉價和靈活。尤其對中小企業,微博可以說是量身定做的平臺,公眾通過對話、參加活動關注和了解企業和產品,從而有效地拉動實際銷售。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好樂買。一款新款女士涼鞋,配上圖片和互動,就能引來很高的關注度,每天通過微博實現的銷售常常超過上千訂單。企業相當於在微博上開了一個店鋪,客人永遠都在那里,只要產品品質好,配送方便且價格公道,用戶就會愿意購買。
知名品牌客戶則更多地將微博作為一個廣告平臺。大陸國航在2011年春節時,適時地抓住用戶回家團圓的心理訴求,利用微博進行品牌推廣加促銷。活動期間,國航跟騰訊的財付通合作,用戶通過財付通買機票,將返還成交價的20%。活動前後,國航通過財付通的銷售額增長了3.3倍。活動結束後,銷售繼續穩步上升。用戶正是通過微博了解到,通過財付通也可以買機票,不僅方便,還能享受折扣。
●做好內容是王道
業內專家認為,企業利用微博行銷,只要把服務、產品、互動有效地和用戶需求結合起來,便會發現更多商機,而要在微博的平臺上打持久性勝仗,更加關鍵的是內容。
雖然目前不少企業意識到了微博營銷的重要性,但是發布的內容基本上都是新品的信息等,時間長了會讓粉絲感覺到乏味和無趣。因此,對企業微博而言,資訊的「質」要比「量」重要得多。微博營銷不僅僅是發個微博那麼簡單,《微博營銷》作者胡衛夕認為,「這是個系統的過程,從計畫、傾聽到介入、參與、評估,絕不是一個單一的推送,而是互動、反饋和調整的過程。微博在內容創作上要有趣、有用、有條理,對消費者服務性強、娛樂性和可讀性強。」
博雅公關亞太區CEO鮑伯·皮卡德認為,應該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主動邀請目標用戶加入自己的社交團體和不同的線下活動,運用主動、細分且精準的內容來達到目標。
在騰訊微博上,中國電信除了企業賬戶,旗下的主要品牌都開通了微博,如天翼、愛音樂等。省級電信、地市級電信也都紛紛入駐,形成了一個規模化的團隊。集團微博統一管理這些資訊,使其符合公司整個運營政策;另外也會發布一些官方內容,組織品牌活動等;愛音樂微博因用戶群針對年輕消費者,其內容主要跟音樂、年輕有活力的生活方式有關;而天翼微博則相對更商務,內容包括旅行秘笈、保健、職場話題、人生感悟等,也會有諸如智能手機等產品的促銷活動;各地運營商的微博,則更注重在本地的銷售,通常以發布套餐、活動以及業務指南等內容為主。微博還利用客服人員和用戶互動,針對用戶的使用、操作、資費等問題,第一時間作出回答。由此可見,只要微博內容符合消費者的需求,就會產生良好的營銷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