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目標】
掌握分析記敘文六要素的方法,提高閱讀記敘文的能力。
【概念闡述】
記敘文六要素是指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時間和地點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情節的發展不斷變化。人物有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之分。主要人物就是最能凸顯文章主題的人物,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次要人物起著陪襯、襯托的作用,是為主要人物而服務的。事件的起因往往有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之分。直接原因就是直接引起事件發生的導火線,引發一系列事件的發生和發展。間接原因就是不斷地從周圍向中間聚攏,不斷地渲染、熏陶,最終促成事件的發生。經過就是事件逐漸發生的詳細過程,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最能表現文章主題。結果是事件發生的結局,這個結局可能是完美的,也可能是不完美的,能給人啟迪和深思,留下回味無窮的空間。有了這六個要素,實際上也就是把一件事情完完整整地敘述下來了。當然,并不是所有的記敘文都包括這六個要素,閱讀時要視文章而定。
【閱讀指導】
閱讀此類文章,我們關鍵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快速瀏覽,整體感知文章。閱讀記敘文時,可以先快速瀏覽一遍,邊讀邊找出最能體現六要素的關鍵詞語或語句,整體上感知文章的脈絡。然后再仔細閱讀,將各種要素標出,這樣就能對一篇記敘文的六要素有較為完整的理解和把握了。如魯迅的《社戲》一文,總體框架是看社戲前的準備、看社戲的過程、看社戲后的結局。如果再具體一些的話,看社戲前的準備包括魯鎮的風俗習慣、童年的生活瑣事、為看社戲作準備、解決了看社戲前的難題等。這樣,我們就能把一篇較為復雜的文章讀精,對文章的脈絡能了如指掌,明白于心。
二、快速歸納文章的主要內容。在平時的閱讀檢測中,常常會遇到歸納文章大意或內容的題目。我們可以采用“人物加事件”的形式來加以歸納。首先要明確圍繞主題出現了哪些人物,這些人物之間是什么關系,主要人物是誰,次要人物有哪些。文中有沒有一些關鍵的動詞,最后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連綴起來就是答案了。如于漪的《往事依依》一文,人物有“我”、老師等;動詞主要有回憶、學習、聽課、讀書等。概括內容可以是“我”回憶兒時聽老師講課、讀書的一些趣事。
三、明確結尾特點,巧妙分析其作用。文章的結尾往往有首尾呼應、深化主題、畫龍點睛的作用。有時可以“余音繞梁,三日不絕”;有時可以拔高主旨;有時可以回味無窮;有時可以巧妙點題等。掌握了這些作用,閱讀文章時就可以更有針對性地進行答題,保證答題的完整性和準確率。如雨果的《“諾曼底”號遇難記》的結尾:
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職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對死亡,他又運用了成為一名英雄的權利。
作用:高度概括了哈爾威船長的精神,用語詼諧幽默,詮釋了英雄的含義,給人深思和啟迪,包含了豐富的哲理,耐人尋味。
【即學即練】
閱讀下文,回答文后各題。
尊貴的名字
□張麗鈞
那是一次難忘的筆會。主辦單位準許每個與會者帶一名家屬,于是,原本只有十幾個人參加的會議一下子擁有了三十多個與會人員。
剛好湊滿了一車。大家一路歡歌,去風景絕佳處犒勞眼與心。
身邊坐著的,有好幾位都是用優質的精神食糧喂養過自己靈魂的名家。為了這次幸運的相逢,也為了留下一份恒久的紀念,我脫下旅行帽,請各位老師簽名。我的兒子也仿效了我的樣子,脫下帽子,請大家一一簽名留念。
到了飯店,我和兒子交換帽子,欣賞對方邀來的珍貴簽名。我驚奇地發現,我兒子帽子上的簽名遠比我的豐富。仔細看看,原來,他讓那些“名家”的愛人、孩子也一個不落地全都簽了名!
我突然心中黯然,感覺自己輸給了兒子。
真的,我怎么就沒有想到讓名家的家人也來簽個名呢?我的眼睛,只管瞄著那些“重量級”的人物,忽略了那些我叫不上名字來的人,我不知道他們原也是愿意在一頂帽子上歡快地留下一點墨痕的。
筆會結束回到家,我舉著兩頂帽子給我家先生看,我說:“很顯然,現在,兒子這頂帽子比我這頂帽子有價值。我感覺自己好笨,竟不懂得生活在名人身邊的人其實是更有看點的。”我家先生讓兒子逐個讀他帽子上的人名,并講清這些人誰和誰是怎樣的關系。我沒想到,兒子在介紹了幾位作家之后,居然念出了兩個我聽起來十分陌生的名字。我納悶地問他:“這兩個人是誰呀?”兒子一笑,得意地說:“不知道了吧?告訴你,這是導游和司機的名字!”——是那兩個一路上被我們喚做“小王”和“小陳”的人的名字!
在燈下,我虔敬地端詳那兩個名字——導游小王竟像那些大腕明星一樣弄了個花式簽名;司機小陳的名字寫完后顯然認真描過,筆畫很粗,一絲不茍。
噢,名字,尊貴的名字!
想想看,所有的名字起出來不都是為著供人呼喚與銘記的嗎?為什么我竟然把簽名這么簡單的一件事想得那么復雜,那么功利?當我在飯店看到兒子有著豐富簽名的帽子,我也曾“黯然”,但我的“黯然”卻來得那么低俗。我痛感自己錯過了獲取“更有看點”的人簽名的機緣。我為什么總是懷揣著一個沉重的“目的”去行事、去思想?在這過程中,我的眼睛漏掉了什么?我的心靈遺忘了什么?
多么欣賞我的兒子,他完全忽略掉了同行者的身份與背景,只把他們看成是純粹的旅伴,唯其如此,他的那頂帽子才獲得了不期然的價值。
(選自《情感讀本》2010年第12期)
1.本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情?請用簡潔的語言概述出來。
2.作者為何認為名字是尊貴的?
3.文中因為兩個人的目的和心態不同,最后簽名的內容和特色也是迥然相異,請聯系現實生活,說說今后遇到類似情況時,你應該怎么去做?
4.文中倒數第二段作者的心理活動寫得真實感人,發人深思,請聯系語境,設身處地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再續寫幾句話。
5.文章結尾有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