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融資融券業務的推出是進一步推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重要環節,但該業務具有高風險性。只有充分認識該業務蘊涵的風險。深入分析產生風險的原因,并在此基礎上建立有效的風險控制體系和制度建設,才能趨利避害,推進融資融券業務的順利開展。
關鍵詞:融資融券;風險控制;券商;商業銀行;投資者
中圖分類號:F83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08-0107-02
融資融券業務的開展能起到溝通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的作用,能增加市場的流動性,是我國資本市場發展的適時之舉,具有重要而積極的意義,將促進證券市場乃至整個金融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但融資融券業務蘊涵較高的風險性,我們有必要就這一業務的開展對金融市場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進行分析和探討,并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來規范融資融券業務。因此,如何從制度建設上防范和化解該業務的風險已成為當前業界重點研究的課題。
融資融券交易在為證券市場帶來各種好處的同時也蘊藏著巨大的風險,這些風險若得不到控制,失控的融資融券交易將直接影響證券市場的穩定,嚴重時甚至會波及金融市場,誘發金融危機。因此,通過風險控制嚴格規避證券市場融資融券交易的風險,對于防范金融危機是至關重要的。下面從參與該業務主體的角度來分析其存在的風險。
一、從券商的角度分析
(一)投資者給券商帶來的主要風險
融資融券給券商的風險管理流程和方法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在投資者通過券商買空和賣空過程中可以給券商帶來的風險有以下幾方面。
1.投資者違約風險
這是融資融券業務存在的主要風險,即投資者在損失超過保證金后實施違約行為產生的信用風險。在融資交易中,投資者交易中的一部分資金來自于券商,股市行情不好,投資者面臨套牢的處境,如果到期不能償還融資款項,券商將對客戶的交易帳戶強行平倉,如果平倉所得資金仍不足以償還券商的融資款項,違約風險隨之產生。
2.資金流動性風險
券商以自有資金或依法籌集的資金給客戶使用,一般都會被占用一個月到半年左右的時間。券商從外部籌集的資金是有期限的,如果資金到期還被客戶占用,這樣券商可能出現資金短缺的局面,影響券商正常業務的發展。這時券商如果執行強行平倉,客戶可能事后對平倉的結果不予接受,甚至會引起客戶提起賠償訴訟。
3.管理、操作等風險
在融資融券交易中,券商由于沒有建立完善的融資融券業務流程,或制度執行力不夠、缺乏必要的信息技術系統或信息技術系統功能不健全、操作不規范,會計核算制度不健全等因素而導致的風險。
(二)券商應對融資融券業務風險的措施
1.提高投資者的準入門檻
投資者參與融資融券業務時,券商要對其資金來源、資金實力、信用狀況及過去的交易記錄進行嚴格審查。例如,國泰君安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擬實行客戶推薦人制度,公司對前臺業務人員進行統一培訓,由推薦人對客戶的身份、財產與收入狀況、投資經驗和風險偏好、實際需求情況等進行充分了解,對客戶的資格進行初步審查,出具推薦意見,并向客戶揭示融資融券業務風險。對未按照要求提供個人有關情況,在公司從事證券交易不到半年、投資經驗不足、缺乏風險承擔能力或者有重大違約記錄的客戶,不得提供融資融券業務,從融資融券交易的入口環節把好關。在此基礎上,券商需要借助外部信息,尤其是客戶的銀行征信系統,進一步對客戶信用進行評級,這是客戶授信額度時的重要參考數據。在融資融券業務開展初期,可借鑒日本的做法,限制那些風險承受能力差、收入低的客戶介入該項業務。
2.提高動態監控能力
券商應加強對客戶信用賬戶的管理,對信用交易客戶進行充分的風險揭示,使客戶充分認識到信用交易可能存在的風險;并根據市場的大趨勢、客戶的風險承受能力確立有效的風險控制標準。在制定風險揭示的基礎上加入預警系統,證券公司總部建立集中監控系統,實時監控客戶擔保物價值與客戶債務價值及其比例的變動情況。當該比例低于合同約定的最低維持擔保比例時,及時通知客戶補足擔保物,對風險賬戶及時與客戶溝通直至強行平倉,將蘊涵的風險控制在萌芽狀態。
3.強化內部管理
在交易操作過程中,一些技術系統故障在所難免,但是人為的因工作責任不明確、工作程序不恰當或指令錯誤可能造成的損失要盡量降到最低。對不按規定進行融資融券交易的,以非合規資金參與交易的以及不按制度和流程規范操作的部門和個人,券商應制定嚴厲的違規處罰制度,徹底杜絕違規行為的產生。
二、從商業銀行的角度分析
融資融券業務使得商業銀行的資金通過借貸的方式進入資本市場,雖然資金的使用效率得以提高,但存在一定的風險。
(一)主要風險
1.市場風險
不論是集中授信模式還是分散授信模式,商業銀行以證券金融公司或證券公司的抵押證券為擔保向其提供貸款,而抵押證券的價值很可能面臨股票市場行情不好,股價大幅下滑的風險,出現資不抵債的現象。證券信用交易擴張銀行的信用規模,所造成的信用擴張比一般信貸引起的乘數效應更復雜,這種變化增加了中央銀行對社會信用總量進行宏觀調控的難度。當宏觀經濟或政治出現波動時,信用交易可能會出現失控并誘發金融危機。
2.道德風險
在融資融券業務的初期,由于相關制度不健全,監管不力,銀行從業人員可能會與證券從業人員合謀以套取銀行資金,銀行資產因此會遭受較大損失。商業銀行應對融資融券業務風險的措施。風險管理是金融領域的一項永恒主題,也是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必須提高商業銀行內外部的風險管理水平,才能保證商業銀行向證券公司的融資順利進行。商業銀行為了嚴防融資融券業務所帶來的風險,概括地說,商業銀行要緊扣貸款發放流程,從制定業務細則、貸前審查、簽訂合同直至貸后管理的每個環節,通過對信用額度及保證金比率、質押率的控制來防范風險。
(二)應對措施
1.做好券商貸款前的信用評級工作,嚴格審查券商的信用狀況并控制信用額度
在融資融券試點初期,可用銀行常用的打分卡形式,著重審查券商近幾年的財務數據,給出信用評級結果,以此來確定信用額度;也可通過對資本凈值比例的要求來實現對券商的信用額度的控制,從謹慎原則出發,可取兩者中的較小值。
2.著重審查用于抵押的證券是否具有融資融券交易資格并對其價值進行評估,將評估過程標準化
在對證券評估時,重點對流通股本、交易規模、凈資產、公司的發展前景等指標進行考察。
3.做好貸后監控工作
商業銀行對保證金比率應該實施每日動態監控,確保在借款人期滿不能償還借款時,擁有無須借款人同意就能轉讓股票的權利。
4.完善銀行交易制度,嚴格規范從業人員行為
相關交易制度的缺位或不完善,必然會引起一些從業人員的不道德行為,使之與銀行外的從業人員進行勾結而導致銀行投資受損。
三、從投資者的角度分析
融資融券業務放大了收益,也必然放大風險。融資可以使投資者以較少的資金獲取較高的投資收益。融券提供了賣空機制,使得投資者在股市下跌時也可能獲利。但是,如果投資者判斷失誤,投資風險也會成倍放大。如投資者在將股票作為擔保品進行融資交易時,既需要承擔原有股票帶來的風險,又面臨新投資股票下跌帶來的風險,還得支付一定的利息。融資融券交易的復雜程度較高,判斷失誤或操作不當,則投資者可能出現嚴重的虧損。另外,我國是大陸法系的國家,相比英美法系來說,相關的法律法規還有比較多的漏洞,對中小投資者利益的保護還遠遠不夠。因此,作為弱勢群體的中小投資者,不僅要承擔自己判斷失誤的操作風險,還要承擔投資利益被機構投資者惡意侵害的風險。投資者應對融資融券業務風險的措施。我國證券市場投資者投資心態不成熟,風險意識差,抵抗風險能力較弱,再加上有關融資融券交易的法律規范不完善,導致融資融券交易在我國證券市場的風險相對較高。因此,投資者在從事融資融券交易前,需注意以下情況:(1)投資者必須了解券商是否具有該業務的資格。在此基礎上應選擇經營風格穩健,經營規范,風險控制良好的券商。(2)關注融資融券的額度、期限、利率、費用、強制平倉的權限和方式及其他有關事項,密切關注個人融資融券余額變化情況。控制好資金和持倉比例,避免被強行平倉。(3)投資者應該根據股票自身的價格做出投資決策,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和市場判斷能力來慎重選擇,規范自身交易行為,把握好資金頭寸,融資規模不宜過大,強化風險意識,要及時止盈止損,制定正確的投資策略,將風險控制在可承受范圍內。(4)當利益受到不公平、不公正待遇時,可以向中國證監會及其他有關機構進行投訴,要求對有關事件和問題進行調查處理。
參考文獻:
[1] 陳家洪.融資融券呼喚“T+0”[N].經濟參考報,2006-11-14.
[2] 劉中文,李軍.融資融券業務風險與控制研究[J].經濟縱橫,2007,(3).
[3] 朱曉會.券商開展融資融券業務的風險及其控制[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9).
[4] 唐志軍,胡挺.融資融券交易帶給商業銀行的機遇、風險及應對對策[J].現代管理科學,2006,(11).
[5] 盧太平,宋根苗.試論融資融券業務對我國證券市場的影響[J].當代經濟管理,2009,(1).
[6] 陳建瑜.我國證券融資融券的實現路徑[J].中國金融,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