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投資是湖北省經濟增長最重要的推動力量,但湖北省投資增長處于非均衡發展的狀態。為了避免湖北省投資因過熱而浪費社會資源或者因投資不足造成經濟增長的停滯,應按照投資效率原則對固定資產投資結構進行調整。通過闡述湖北省固定資產投資產業和行業結構基本情況,利用投資效率指標對湖北省固定資產投資結構的效率進行了分析,并對投資政策進行了評。在此基礎上,提出湖北省今后一段時期固定資產投資的合理的產業和行業結構,為湖北省固定資產投向提供政策參考。
關鍵詞:投資效率;固定資產投資;投資結構
中圖分類號:F830.59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08-0101-04
國民經濟增長是由投資(固定資本形成和儲備的變動)、消費(居民消費和政府消費)及凈出口(出口減去進口)共同拉動的。經測算,湖北省“十一五”以來,最終消費過熱。而帶動最終消費過熱的因素主要是政府消費的快速增長。2006—2008年,政府消費平均增長幅度超過居民消費幅度9.61個百分點;“十一五”期間,政府消費已處于偏熱的狀態,今后增長空間有限。而居民消費需求也將因收入水平不高并且增長速度不快而相對乏力,今后依靠消費拉動湖北省經濟快速發展的空間極為有限。從出口來看,湖北省地處中部,與港口、與國際市場距離相對較遠,經濟外向度較弱。“八五”以來,湖北省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年均增長率為-13.64%,而且今后一段時期這種狀況難以迅速扭轉。湖北省今后經濟的快速增長難以依靠貨物和服務的凈出口和最終消費達到,因此,在拉動經濟增長的三架馬車中,投資是湖北省經濟發展的最重要動力。
湖北省地區生產總值從1991年的913.38億元增長到2008年的11 330.38億元,年均增長率為11.18%。與11.18%的平均經濟增長率相對應,湖北省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率為16.91%。這說明湖北省較高的經濟增長率是依靠更高的固定資產投資來支撐的。經測算,湖北省1991—2008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波動幅度(9.53%)顯著地高于經濟增長的波動幅度(2.37%)。這說明湖北省投資增長處于非均衡發展的狀態(圖1)。今后一段時期,為了避免湖北省投資過熱而浪費社會資源或者投資不足造成經濟增長的停滯,應按照投資效率原則對固定資產投資結構進行調整。
一、湖北省固定資產投資結構基本情況
(一)三大產業固定資產投資結構情況
從傳統的三大產業來看,隨著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逐年遞增,湖北省近年三大產業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均不斷增長,但結構比例發生了一定的變化。第一產業從2006年的107.64億元增長到2008年的231.25億元,占投資總額的比重較小但總體呈現緩慢的上漲趨勢,從2001年的3.01%增加到2008年的3.99%;第二產業從2006年的1 317.12億元增長到2008年的2 346.32億元,所占比重居中但呈現上升趨勢,從2006年的36.87%增長到2008年的40.46%;第三產業固定資產投資額自從“九五”以來就一直占有絕對優勢,2006—2008年其投資比重雖然從60.12%下降到55.55%,但其絕對值仍從2006年的2 147.93億元增長到了2008年的3 220.99億元(表1)。
2.國民經濟行業固定資產投資結構情況
從具體的國民經濟行業來看,隨著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逐年遞增,湖北省各行業固定資產投資絕對額均呈上升趨勢,但結構比例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其中,占總投資額比重較大的幾個行業分別是制造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房地產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2006—2008年,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絕對額分別為895.05億元、1 258.62億元和1 836.59億元,分別占當年全部固定資產投資額的25.05%、27.76%、31.67%,無論是投資額度還是投資比重都處于高位狀態且呈現遞增的態勢;房地產業固定資產投資絕對額分別為719.29億元、899.52億元和1 112.1億元,分別占當年全部固定資產投資的20.13%、19.84%和19.18%,投資額維持在較高水平,投資比重呈現小幅度下降的趨勢;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固定資產投資絕對額分別為606.31億元、647.86億元和658.68億元,分別占當年全部固定資產投資的16.97%、14.29%和11.36%,投資額維持在較高水平而投資比重呈下降態勢;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投資絕對額分別為350.39億元、359.08億元和380.39億元,分別占當年固定資產投資的9.81%、7.92%和6.56%;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規模為262.33億元、436.22億元和533.32億元,分別占當年全部投資的7.34%、9.62%和9.2%,投資比重逐年遞增(表2)。
二、固定資產投資結構的效率分析及政策評價
測度投資效率的常用指標有兩個,第一個指標是固定資產投資效果系數,即指報告期新增國內生產總值與同期固定資產投資額的比率,反映單位固定資產投資額所增加的國內生產總值數量,該指標近似地反映固定資產投資宏觀經濟效果的變化趨勢;第二個指標是經濟增長(用地區生產總值的增長來表示)的投資彈性,從相對量角度衡量投資效益的大小。彈性系數越大,表示地區生產總值的變化對固定資產投資變化的反應越敏感,也就越富于彈性。本文利用投資彈性對湖北省固定資產投資結構進行分析。
1.三大產業固定資產投資的效率分析及政策評價
從傳統的三大產業投資結構來看,2006-2008年,只有第三產業的彈性系數是遞增的,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彈性系數都是遞減的。第三產業2007年投資彈性系數為0.91,2008年投資彈性系數大于1(表3),表明第三產業單位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會比較顯著地引起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第二產業投資彈性系數均小于1但是均大于0.68且呈遞減的趨勢,但其遞減的速度明顯地慢于第一產業,可見,第二產業單位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引起的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作用要大于第一產業但小于第三產業;第一產業投資彈性系數有1年是大于1的,而且其彈性系數呈遞減之勢,可見第一產業單位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引起的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作用是逐年遞減的。
將表3和表1進行對比,可以看到湖北省三大傳統產業固定資產投資的比例日趨合理。2006年,第一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彈性系數>第二產業彈性系數>第三產業彈性系數,但在這一年湖北省一、二、三產業的投資比重完全沒有按照投資效率進行分配,而是將絕大部分投資額投向了效率最低的第三產業,而對于投資效率最高的第一產業卻投入最少;但到了2007年和2008年,湖北省固定資產投資比重則很好地與三大產業投資效率相適應,2007年和2008年,第三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彈性系數>第二產業彈性系數>第一產業彈性系數,同時期,湖北省第三產業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第二產業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第一產業固定資產投資比重,表明湖北省投資政策較好地順應了市場經濟的原則,正在由粗放式投資增長模式向集約式投資增長模式轉變。
雖然湖北省在三大傳統產業投資結構日趨合理,但同時還有待改進之處。第一,從表3可以看出,2006—2007年,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固定資產投資效率呈遞減趨勢,但對該產業投資的比重卻呈上升的態勢;第三產業固定資產投資效率呈遞增趨勢,而對該產業投資的比重卻呈下降的趨勢,而且下降的幅度還是比較大的;第二,第一、第二產業投資比重的差距遠遠大于二者投資效率的差距。以2008年為例,第二產業1單位固定資產投資引起地區生產總值的變動為0.68單位,第一產業1單位固定資產投資引起地區生產總值的變動為0.52單位,二者差距僅為0.16單位,但同期對第二產業的固定資產投資額卻是第一產業投資額的10倍。
2.國民經濟行業固定資產投資的效率分析及政策評價
2006—2008年,湖北省固定資產投資彈性系數分別為0.68、0.84和0.85,整體投資效率是逐步提高的。在國民經濟所有行業中,只有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與房地產業在三年中的投資效率都高于湖北省固定資產投資效率。尤其是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彈性系數在2007年和2008年分別達到了7.38和3.31,非常富有彈性,表明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單位固定資產投資引起的地區生產總值的增長程度非常大。而房地產業在2006年的彈性系數大于1,富有彈性,但由于國家政策的干預,在2007年該彈性系數有一個大幅度的下降,但在2008年又上漲到了接近于1的水平,表明一旦國家放松管制,該行業單位固定資產的投資仍將引起地區生產總值的大幅度增長。此外,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察業、教育行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和采礦業仍是值得關注的重點行業。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投資效率遞增速度非常快,該行業投資彈性系數從2006年的0.36增長到2007年的2.79,然后一躍到了2008年的11.28,其投資效率的增長幅度遠遠超過了其他任何行業(表4)。
對比表4和表2,從國民經濟行業角度來看,湖北省固定資產投資結構日趨合理。首先,投資額是隨投資效率的提高而不斷增加的,固定資產投資彈性系數從2006年的0.68增加到2008年的0.85,同時期,固定資產投資總額也從2006年的3 572.69億元增加到2008年的5 798.56億元;其次,湖北省固定資產投資不同行業的比重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合理性,如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以及房地產業三年投資效率相對于湖北省全部固定資產效率而言都較高,而對這兩個行業的投資比重也較高。另外,對于效率提高較快的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投資比重也是相當大的。
湖北省固定資產投資結構日趨合理,但同時還有許多有待進一步完善之處。第一,投資比重變動方向未能盡快與投資效率變動方向協調一致。如,2006—2008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投資效率逐年快速遞增,但在該行業的投資比重卻呈遞減的趨勢。第二,部分行業投資比重與投資效率錯位。如,2006—2008年,制造業投資效率低于農、林、牧、漁業、采礦業等行業,但該行業固定資產的投資比重卻要遠遠超過農、林、牧、漁業、采礦業等行業的投資比重。
三、優化固定資產產業和行業的投資結構
按照投資效率優先的原則,對“十二五”時期湖北投資的產業結構和行業結構進行優化。
從三大產業來看,“十二五”時期為了順應市場經濟的原則更好地轉變投資增長模式,繼續遵照按照第三產業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第二產業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第一產業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的原則分配投資資金;鑒于第三產業投資效率較高的現實,應適當增加該產業投資比重而不宜繼續下降;鑒于第一、第二產業投資效率差距與二者投資比重之間的不一致性,今后一段時期應縮小一、二產業之間投資比重差距,進一步增加對第一產業的投入力度。
從國民經濟行業來看,優先發展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和教育等行業;根據投資效率和湖北省情,今后應對不同行業予以不同的投資政策,應縮減制造業、房地產業等的投資比重,加大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察業、教育等行業的投資比重。
參考文獻:
[1] 陳立文,孫靜.投資與經濟增長中幾個指標之間關系的研究[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1).
[2] 胡永平,祝接金.我國固定資產投資結構分析[J].經濟問題探索,2003,(2).
Analysis of the fixed assets investment structure in Hubei based on the investment efficiency
WANG Hong-jie
(Middle China agriculture university,Wuhan 430070,China)
Abstract: Investment is from Hubei province's economic growth of the most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but the investment growth in Hubei province non-equilibrium development of the Hubei province. in order to avoid overheating investment and waste social resources, or lack of investment in economic growth stagna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efficiency of fixed assets investment structure adjustment. On investment in fixed assets and industry from Hubei province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efficient use of investment in fixed assets investment targets Hubei province of the efficiency of the analysis and policy on investment had to say on this basis, Hubei province for a period of investment in fixed assets of the structure of industries and trades, the Hubei fixed assets to provide policy reference.
Key words: investment efficiency; fixed assets investment; investment stru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