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資金是企業賴以發展的血液,財務戰略選擇的正確與否直接關系到企業可否長久持續地發展。財務戰略是指涉及財務性質的戰略,主要考慮資金的使用和管理,關注財務領域全局、長期發展方向的戰略方案。財務戰略的制定和實施,可控制企業總體風險,獲得可持續的競爭優勢,從而實現企業長期穩定發展。在實施中,它既為企業總體戰略的實現而服務,又具有相對獨立性,所以可采用一定的方法去探尋。
關鍵詞:生命周期;波士頓矩陣;價值創造;現金余缺;財務戰略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08-0089-02
一、財務戰略的種類
(一)宏觀分類
宏觀來說,財務戰略作為企業財務管理的一個構成模塊,從這一角度可將其分為:籌資戰略、投資戰略以及分配戰略。(1)籌資戰略。指企業在總體戰略的指導下根據企業內外環境的分析和對未來趨勢的預測,對企業資金籌措的目標、結構、渠道和方式等進行長期和系統的謀劃,確定合理的籌資結構,其中可供選擇的籌資方式有內部籌資、股權籌資、債券籌資和銷售資產。(2)投資戰略。指通過資金的組合及運用以解決與企業長期發展戰略有關的資金投放和運營管理的方向、規模、結構等重大問題,其中可供選擇的投資工具有初級金融產品以及衍生的金融產品。(3)分配戰略。指對企業盈余進行分配與留存的選擇策略,其中最重要的是選擇股利分配政策,這主要有固定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零股利政策和剩余股利政策。
(二)微觀分類
微觀來說,財務戰略是為了適應企業總體戰略的實施,從這一角度可將其分為:擴張型財務戰略、穩健型財務戰略和收縮型財務戰略。(1)擴張型財務戰略。指以實現企業資產規模的快速擴張為目的的一種財務戰略。這是快速擴張企業通常采用的財務戰略,一方面大力舉借負債;另一方面,減少或不發放股利,從而呈現出“高負債、高收益、少分配”的特征。(2)穩健型財務戰略。指以實現企業財務績效的穩定增長和資產規模的平穩擴張為目的的一種財務戰略。這是進入成熟期的企業通常采用的財務戰略,一方面調整資本結構,減少償債壓力;另一方面,對企業盈余進行分配,滿足股東的期望,從而呈現出“適度負債、中收益、適度分配”的特征。(3)收縮型財務戰略。指以預防出現財務危機和求得生存及新的發展為目的的一種財務戰略。采用這種戰略的企業一般是經營處于衰退期,在盈利受挫的情況下大力發放企業盈余回饋股東,同時,減少負債額度,節約企業成本支出,從而增強主導業務的市場競爭力,所以,該戰略呈現“低負債、低收益、高分配”的特征。
二、財務戰略選擇的定性分析
依據產品的銷售額按時間分布構建圖形,可得出一條先揚后降的產品生命周期曲線。該曲線可劃分為四個階段:引入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若以產品的市場增長率為縱坐標,以產品的市場份額為橫坐標構建波士頓矩陣,則所形成的四個象限可將產品分類為:問號產品、明星產品、金牛產品和瘦狗產品。這些分類正好反映了產品在每個生命周期時的特征。若將產品的生命周期理論與波士頓矩陣結合起來,可得出圖1所示的新矩陣。采用此矩陣來分析企業財務戰略選擇的方法便為定性分析方法。現逐一對每一階段的財務戰略展開分析。
(一)引入期的財務戰略
處于引入期的企業經營風險最高,此時企業采用權益融資來支撐日常經營,所以財務風險非常低。為了獲得企業的快速增長,企業會選用零股利的股利分配政策,采取穩健型的財務戰略。
(二)成長期的財務戰略
進入成長期后,企業的經營風險比引入期有所下降,此時企業的經營資金也主要以權益融資為主,但也會引入少量的債務資金,所以財務風險較低。為了在促進企業成長的同時而回饋股東,企業會選用很低股利支付率的政策,采取擴張型的財務戰略。
(三)成熟期的財務戰略
處于成熟期的企業在行業中已經穩定,銷售額很大且穩定。為了獲得負債的杠桿效應,此時企業經營中以權益和債務融資為主,所以財務風險處于中等。大量正的現金流使企業選用高股利支付率的政策,同時,為了更大增加市場份額,經營中采用相關或非相關多元化的經營策略,所以財務戰略也是多種方式的結合。
(四)衰退期的財務戰略
進入衰退期,企業的經營風險最低,支持企業經營的資金依舊以權益和債務融資為主,由于企業的現金流快速下降,所以財務風險最高。產品消極的增長前景不會再讓企業利用盈余資金來進行投資,相反會促使他們采用全部分配的股利政策,選擇收縮型的財務戰略。
三、財務戰略選擇的定量分析
財務戰略的實施是為了實現財務管理的目標,也就是創造價值。這個目標可以用企業的市場增加值來衡量,而此目標由三個因素來決定:投資回報率、資本成本和銷售增長率,其中前兩個因素的大小決定了企業是否在創造價值。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籌集資金,反映企業資金的余缺可以用兩個指標來衡量:銷售增長率和可持續增長率。若計算企業的上述四個指標,將反映價值創造與現金余缺聯系起來,可構建圖2的矩陣,采用這種分析的方法便是定量分析法。現將逐一對每個象限內的情況展開分析。
(一)增值型現金短缺(第一象限)
對于為股東創造價值的現金短缺,首先應當判明這種高速增長是暫時性還是長期性的。對于暫時性的高速增長應通過借款來籌集所需的資金,待到銷售增長率下降后企業利用多余的現金來歸還借款。對于長期性的高速增長,資金的需求可通過兩種途徑來解決:(1)提高可持續增長率,使之向銷售增長率靠攏。滿足這一目標可采用兩種方法:一是提高經營效率,包括通過降低成本和提高價格來提高稅后經營利潤率與降低營運資金、剝離資產和改變供貨渠道來提高經營資產周轉率;二是改變財務政策,包括停發股利和增加借款比例。(2)增加權益資本。滿足這一目標可通過增發股份和兼并成熟企業的方法來實現。
(二)增值型現金剩余(第二象限)
對于為股東創造價值的現金剩余,主要是要利用剩余的現金來實現銷售的迅速增長,使增長率接近可持續增長率。滿足這一目標可通過兩種途徑來解決:一是加速企業增長,包括通過擴大產銷規模、增加生產線和增加分銷渠道的內部投資與收購相關業務來實現;二是分配剩余的現金,包括增加股利支付和回購股份。
(三)減損型現金剩余(第三象限)
對于減少股東價值的現金剩余,主要是企業的盈利能力差,而不是增長率低,這表明企業的資源未得到充分的利用,所以,應尋求提高投資資本回報率或降低資本成本的途徑,使投資資本回報率超過資本成本。滿足這一目標可通過三種途徑來解決:一是提高投資資本回報率,包括通過擴大規模、提高價格和控制成本來提高稅后經營利潤率與降低應收賬款和存貨的資金占用來提高經營資產周轉率;二是調整資本結構,降低資本成本;三是當前兩種方法都不可行時,應將企業出售。
(四)減損型現金短缺(第四象限)
對于既在蠶食股東財富又面臨現金短缺的企業,應迅速解決問題。為此可供選擇的戰略有兩種:一是針對低盈利能力是本企業所面臨的獨有問題的企業,他們有能力來扭轉價值減損的局面,則可選擇徹底重組的方法;二是針對低盈利能力是整個行業的衰退所引起且需各企業來共同承受的企業,他們已沒有能力來扭轉這種價值減損的局面,需盡快出售來減少損失。
四、結論
財務戰略要謀求企業資金均衡有效的流動而實現企業的目標,為了加強企業的財務競爭優勢,需在SWOT分析的基礎上,對企業資金流動進行全局性、長期性和創造性的謀劃。財務戰略的正確選擇要依據企業在發展中的財務數據,在分析中來選擇適合企業當前發展的財務戰略。
財務戰略的實施要與企業的生命周期相適應。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擁有不同的經營風險,財務戰略的實施要使經營風險與財務風險的總和在企業可接受的水平之內。這就要求企業首先計算其產品的市場份額和市場增長率,找出企業在波士頓矩陣中所處的位置,然后采用波士頓矩陣與生命周期理論的結合,運用定性分析的方法找出適合企業的財務戰略。
財務戰略的實施要與企業的增長率相適應。微觀來說,財務戰略的實施是為了滿足企業在資金缺乏時籌資來保障企業正常的成長,在資金剩余時投資來保障企業資產的保值增值;宏觀來說,財務戰略的實施是為了滿足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保證企業市場價值增值。在進行財務戰略選擇時,應根據企業的發展目標來計算企業的增長率,使之與可持續增長率進行比較,從而判斷企業是處于資金缺乏還是資金盈余,確定企業是需要籌資還是投資,然后計算資本的投資回報率和資本成本,確定資金投入企業后是在增加企業的價值還是減損企業的價值,從而確定有沒有資金投入的必要性。因此,運用此定量分析的方法可幫助企業選擇正確的財務戰略。
參考文獻:
[1] 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0.
[2] 張建春.基于企業生命周期的財務戰略研究[D].北京:北京郵電大學,2008.
[3] 姚文韻.基于企業價值可持續增長的財務戰略研究[D].南京:南京林業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