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數理統計法、比較分析法等多種研究方法對美國和牙買加100米全程速度特征進行分析,從中得出了牙買加選手100米技術的兩個特點,即加速跑延長和保持最高速度能力增強,這為我國的短跑訓練提供理論指導。
[關鍵詞] 短跑訓練 男子100米 速度特征
從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至今短跑的運動已有百年的歷史,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短跑運動取得了巨大的進步,運動技術水平和成績正邁向“向人類的極限挑戰”的發展階段。2009年8月17日,在舉世矚目的世界田徑錦標賽男子100米決賽中,博爾特以9秒58的成績奪冠,刷新了他自己在北京奧運會上創造的9秒69原世界紀錄。從此,牙買加在短跑項目上所顯示的超強實力,人們展示了牙買加已經打破了美國在世界短跑項目上的強勢地位。
一、研究對象
美國100米運動員格林、蒙哥馬利;牙買加100米運動員鮑威爾、博爾特。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查閱大量的資料得到相關的數據。
2.數理統計法
根據研究的需要,對有關數據進行統計處理。
3.比較分析法
將有關數據進行比較分析。
三、結果與分析
1.兩國運動員加速度能力的比較
科學研究表明,運動員的加速能力是影響成績的重要因素,占64%。100米的加速跑嚴格可以分為兩個階段。最初的加速間斷一般是從蹬離起跑器到大約30米處為止,這一間斷的加速跑有兩個特點:身體大幅度前傾;獲得速度后上體逐漸抬起。而達到一定跑速后的加速是從大約30米處到大約60~80米處。在這加速階段,跑速繼續在步長和步頻的作用下,達到最協調的配合,獲得最好的加速效果。
從表1可以看出,兩國選手在加速能力上存在一定的差距。在達到最高速度水平上,格林的最高速度是12.05m/s,蒙哥馬利的最高速度是12.08m/s;鮑威爾的最高速度是12.09m/s,博爾特的最高速度是12.13m/s,而牙買加的兩位選手在獲得最大速度的時間和距離均大于美國選手,蒙哥馬利在前30米的速度快于鮑威爾,但他的加速能力卻不如鮑威爾,30米以后的加速水平就落后于鮑威爾,所以成績就稍遜色于鮑威爾,而博爾特從10米以后加速能力就明顯強于美國的兩位選手,他的最大速度來的快且保持的時間也較長,因此優勢更加明顯,成績就更快,由此可以看出,牙買加兩位選手的加速能力要略強于美國選手,而且保持高速的時間和距離也要強于對手。
2.兩國運動員最高速度能力的比較
從表2可以看出,100米運動員成績與其最大速度及最大速度保持的距離高度相關,速度在大于11.5m/s的情況下,格林保持最高速度的距離是50.16米,蒙哥馬利保持最高速度的距離是48.89米,鮑威爾保持最高速度的距離是51.76米,博爾特保持最高速度的距離是55.52米,科學實踐證明,最大速度是運動員加速能力的合理體現,而保持高速能力又是其最大速度能力的自然延續,因此,最大速度能力決定著短跑運動員100米成績的關鍵。
3.兩國運動員瞬時速度能力的比較
從表3可以看出,格林最后10米段的瞬時速度為11.30,占其最大速度的97.10%。蒙哥馬利的最后10米段瞬時速度為11.30,占其最大速度的96.94%。鮑威爾最后10米段的瞬時速度為10.95。占其最大速度的97.02%。博爾特最后10米段的瞬時速度為10.95.占其最大速度的96.95%。雖然蒙哥馬利最后的瞬時速度占其最大速度的比例大一些,但是他的最大速度卻最小,而且持續的時間也短。所以,總的成績還是略慢一些。蒙哥馬利的最后10米段瞬時速度為其最大速度的96.94%,均小于鮑威爾的97.02%和博爾特的96.95%,同時,他的最大速度小于鮑威爾,和博爾特最大速度比較差距就更大了,所以,他的100米成績也就比著鮑威爾略差一些,和博爾特的成績差距就更顯著。因此,實踐證明。在100米比賽中,最高速度及保持最高速度的能力是決定短跑運動員運動成績的關鍵因素。
四、結論
速度能力是100米運動的核心。加速跑的持續時間和距離均延長,途中跑距離相應縮短,最大速度的出現相應推遲。具備良好的最高速度和保持最高速度的能力是當代100米運動技術的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1]柴新.2009年田徑世錦賽博爾特100米跑技術分析[J].內江科技.
[2]李竹青等.中外男子100m跑優秀運動員技術特征的比較分析[J].廣東體育學院學報,2001,(1).
[3]李廣文.論100米跑運動員的加速跑、加速跑距離、加速能力[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6,(9).
[4]李春雷等.世界男子100m成績演變及優秀男子100m運動員成績模式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