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紅色網站”的出現,大大地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時空,使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更加豐富、受教育者由被動變主動以及與教育者的互動、思想溝通更為便利。但是,現在的大學生知道紅色網站的有多少?接受紅色網絡教育的又有多少?通過前期的調查問卷數據分析,了解當代大學生對于信息時代通過網絡開展紅色教育的使用情況,對當前基層黨建的作用,從中發現高校紅色網絡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探討我國紅色網絡教育的未來發展。
[關鍵詞] 紅色網絡教育 紅色網站 網絡 思想政治教育
互聯網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進入大學校園,其對大學生的影響尤其是對思想意識的影響是深刻的、潛移默化的。網絡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優勢。“紅色網站”的出現,大大地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時空,使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更加豐富,受教育者由被動變主動以及與教育者的互動、思想溝通更為便利。
2011年4月至5月,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黨委宣傳部的老師們組成調研小組,通過電子郵件,向本校以及北京、上海、湖北等省市高校的本科學生,發放調查問卷近千份,歷時一個多月的時間展開調研,涉及商務英語、公管學院、法學院、金融學院、外語、計算機、財務管理、心理學、藥劑學、醫學、哲學、社會學、航運管理、信息工程等多種專業,了解當代大學生對于信息時代通過網絡開展紅色教育的使用情況,從中發現高校紅色網絡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探討我國紅色網絡教育的未來發展。
一、調查問卷整體情況
調查問卷共有題目20多題,大部分是選擇題。問卷內容涉及大學生對網絡作為信息化手段的使用程度和紅色網絡教育對大學生的影響等情況。
調查中,現代大學生對網絡有著充分的認知和使用度,52%的同學平均每天上網1至3小時,有30%的學生平均每天上網4至6小時,基本不上網的和全天基本上網的各占9%。在網絡的首選功能中,在游戲、新聞時事、查資料學習、聊天、娛樂、購物、瀏覽論壇并發帖等作為備選項的網絡首選功能中,通過網絡查詢資料,了解資訊信息占20%和17%;娛樂和游戲占22%和17%;聊天,發帖,購物各占13%,7%和4%。在關注的網絡熱點事件中,有27%的同學選擇較為關注民生問題;司法公正和災害安全問題各占16%;國家利益、政府官員以及倫理道德問題關注度都在13%,選擇其他的僅占2%。在使用網絡詞匯的程度中,有55%的學生的選擇是偶爾使用,27%的學生的是經常使用,總是使用的和從不使用各占9%。在甄別網絡信息的真偽中,有52%的大學生選擇不去甄別,29%的大學生只對自己感興趣的信息進行甄別,僅有19%的學生會去甄別。
對于樂意接受的紅色教育形式,有27%的學生樂意參觀革命遺址悼念革命先烈;25%的學生樂意從教科書中汲取;20%的學生樂意從網絡、電視等媒體宣傳;16%的學生喜歡集體組織學習;親友口述的占4%。有44%的同學希望在紅色網站中融入展板、報紙等圖片、課件、視頻資料等訊息;30%的同學希望能加入留言、意見箱等互動元素;13%的同學認為應加入革命根據地的介紹,中國歷史的介紹;13%的同學認為應加入A紅色元素各種學習活動的報道。對于高校未來紅色網絡發展,42%的同學認為高校紅色網絡的發展一定將有助于學生對紅色精神教育的了解;但有33%的同學擔心會流于形式和其他網站一樣。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當代大學生是很理性的,他們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很強,他們向往通過網絡來學習、關注國家、關注民生、購物、聊天等等關注和自身相關的一切事物,網絡已經成為大學生們學習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在紛繁復雜的網絡環境中,他們往往只是被動接受信息,而不去甄別這些網絡信息的真偽。他們同樣渴望汲取正面的、積極的信息,當代大學生對紅色網絡教育都表現出了非常積極的一面,大部分的學生都認同紅色網絡教育,而且都喜歡親身感受紅色教育帶來的震撼和對心靈的洗滌。
二、高校紅色網站建設現狀
高校紅色網絡是高等院校傳播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陣地。她利用網絡陣地進行宣傳,其資料傳播速度、范圍和宣傳效果有著傳統方式不可比擬的優勢。通過調查,我們發現當下的大學生對紅色教育都有一定的了解,對紅色教育精神,紅色網絡都有一定的認同,也都希望通過紅色網絡來進行紅色教育。
然而,我們在調查中發現,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較少自覺、主動地瀏覽“紅色網站”,依靠紅色網絡來接受紅色教育。學生們訪問“紅色網站”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查閱、復制相關資料,作為論文素材;二是“迫于無奈”,必須參加學校規定的網上課外政治理論考試或者網上黨校學習。
1.紅色網站形式單調
大多數高校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網站頁面較為呆板,形式比較單調,和一些專業性的網站相比差距很大。在教育的形式上,有些高校簡單地將政治理論知識上傳到網上,沒有充分發揮網絡的技術優勢。
2.紅色網站內容枯燥
很多高校的校園網在內容上大而空,說教味濃,不懂得如何在引導中進行有效的灌輸,更多地強調政治理論知識的宣傳。
3.紅色網站缺乏系統建設
目前,高校普遍缺少一批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高素質人才隊伍,即一批既懂思想政治教育又懂網絡技術的人才。
三、打造高端紅色網絡教育的對策及思路
我們認為,要真正使得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發揮她的實效性,我們的工作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
1.健全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運行機制
要健全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職責分工機制,要健全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反饋機制。還要健全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考評機制,明確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平臺建設的目標和任務,建立科學合理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考評機制,確保學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順利開展。
2.用形式多樣的內容豐富紅色網絡,與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積極營造健康向上的網絡文化氛圍
新時期,無論是網絡這個大環境,還是校園這個小環境,都對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要讓大學生主動點擊,就必須有豐富內容來吸引學生。
3.整合網上資源,打造服務育人品牌
改變高校網絡資源不能共享的現狀,加強高校及院系網站的聯系與合作。整合各網站優勢欄目,打造服務育人品牌網站,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形成教育合力,是增強高校服務育人有效性的必然選擇。
4.提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全面素質
由于互聯網環境的開放性、信息的廣泛性特點,網絡信息龐雜繁多,既有大量進步、健康、有益的信息,又有許多反動、迷信、黃色的內容。因此,培養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信息素質非常重要,包括敏銳的信息意識、崇高的信息道德、掌握最新信息技術的能力等。
參考文獻:
[1]趙艷春.高校“紅色網站”建設中的問題分析及其對策[J].福建黨史月刊,2009,(10).
[2]馮磊.高校紅色網站建設現狀及對策研究[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2008,(5).
[3]張翔,孫曉光.內蒙古高校“紅色網站”建設的問題與對策[J].前沿,2007,(4).
[4]蔡繼紅.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2007,(2).
本文系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0年黨建研究課題“紅色網站建設在高校基層黨建工作的作用研究”研究成果;項目編號:DJ201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