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分析了士官自身特點和士官教育的特點,提出了航空機務系統士官學員教學應采取的改革發展措施,確保進一步提高任職教育教學質量,將院校“轉型”推向縱深。
[關鍵詞] 任職教育 教學改革 機務士官
士官隊伍及其崗位能力的好壞,直接影響著部隊的保障能力和戰斗力,直接關系著未來戰爭的勝敗。世界許多發達國家的軍隊,都把士官隊伍建設作為加強現代化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來抓。
一、士官學員情況分析
士官學員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具有顯著的思想和心理特點,他們都有過部隊生活的經歷,對部隊現實有自己的認識,同時他們自身也存在著差距。其主要特點是:
1.文化基礎比較薄弱
大部分學員都是由義務兵或初級士官考入軍校,入校前文化基礎相對薄弱。多數學員是初中文化,有少數是高中或中專畢業,學員自身普遍反映對崗位任職教育缺乏信心。學員文化基礎差,學習信心和動力不足。但由于士官教育屬于大專任職教育,開設的課程絕大多數卻都是以高中知識為起點,而士官學員本來文化基礎就不好,又由于離開課堂時間太久,對學習存在畏懼心理,課堂上聽不懂,產生寧愿天天體能訓練,也不愿上文化課的心理,學習信心和動力不足。
2.管理能力較弱
士官處于兵頭將尾的位置,是基層戰斗崗位的管理組織者。其管理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到部隊正規化建設水平和戰斗力的提高。但是,部隊反映,士官的水平普遍不高,管理能力較弱,方法比較簡單,不敢管、不會管的現象普遍存在。在人員管理上表現在不懂管理知識、不懂管理藝術,不講究管理的方式、方法,甚至出現簡單粗暴的行為。在裝備管理上表現在不懂裝備管理的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不會利用現代化管理手段進行裝備管理。
3.專業技術不過硬
知識陳舊,知識面窄,技術老化現象十分普遍。有很多士官在裝備的維修、使用、管理中,長期只會一種或幾種裝備,并且對此十分精通。但隨著裝備的更新換代,特別是一些科技含量較高的新型裝備的陸續列裝,許多士官覺得無所適從。
二、士官崗前任職教育的特點
由于時間短,學員的文化基礎差,要求高等原因,教員總想在最短的時間內把知識灌輸給學員,很容易造成很多學員上課時聽不懂,學習動力不足,進而缺乏進取心,甚至產生厭學情緒,直接地影響到教員教學的積極性,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士官崗前任職教育又具有自身的顯著特點:
1.專業設置具有很強的針對性
士官崗位任職教育培訓的是專業人才,其培訓主要是適應本崗位武器裝備的發展和崗位職責的變化而進行的,院校應主動征求部隊用人單位的意見,搞清各專業、各類崗位的任職要求。做到“缺什么、補什么”。重點增設部隊建設急需的專業,突出人才培養的針對性。
2.士官類崗位任職教育具有較強的實踐性
士官作為部隊一線作戰武器裝備的主要操作者和維護者,其崗位任職培訓要求士官必須精通本職業務,熟練掌握武器裝備。具有很強的實作技能,對武器裝備等的工作原理的掌握相對要求不高,因此應注重培養提高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加大專業操作比重,突出人才培養的實踐性。
3.士官類崗位任職教育對教員的要求更高
隨著我軍信息化進程的加快,武器裝備不斷更新,教員原有的專業知識以不能滿足新裝備教學的要求。因此,教員應根據當前我軍新技術、新裝備的發展要求,動態地更新教學內容,做到每期學員都有新信息、新內容的補充,不斷增強教學內容的先進性,確保院校的教學始終站在新裝備發展的前沿。
三、教學改革
士官教育目前已經轉變為面向工作崗位、面向部隊、面向飛行員的崗前任職教育,士官工作崗位的主要特點是崗位指向性明顯,實踐性、操作性強,這就要求士官教學必須緊貼實戰需要,緊貼部隊崗位任職需要。
1.創新教學模式
教學方法要進一步改進,不斷運用現代化教學條件,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大力開展多樣化、現代化、實踐性教學。這是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推進任職教育深入發展的重要保證。
(1)大力開展多樣化教學實踐
任職教育的對象往往在年齡、學歷、職務層次、任職經歷等方面存在很大差異。面對學員間存在“認知代差”等問題,學院應加大推廣多樣化教學模式的力度。針對學員在任職經歷上存在的明顯差異,學員入校時分為擬任培訓班和現任培訓班兩個層次,實施分班式教學;強化學科聞的綜合兼容。開展跨學科教學,引導學員跨學科選題,跨學科選教員。
(2)大力構建信息化教學模式
任職教學更加注重學員對實際問題的處理和解決能力,因此,學院應該能夠為學員提供直觀、易于接受的教學方式。將現代化技術運用于教學,通過運用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仿真模擬技術等,將枯燥乏味、難以理解的文字內容以圖像、聲音、錄像等多媒體手段展現給學員。
(3)大力倡導“研討式”教學模式
所謂“研討式”教學,就是根據培訓對象的任職需求,將教學內容組合為若干專題,按照“提出問題——引導學員分析問題——指導學員研討——得出結論”的步驟與思路展開教學。“研討式”教學能夠很好地引導學員思考問題,達到教與學的互動,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學員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剛題的能力。
2.調整教學體系
不斷調整教學體系,以教學內容進一步優化來推進任職教育深入發展。任職教育的教學內容設置,必須依據航空兵部隊建設需要,圍繞學員所從事或將要從事崗位的需求來進行,著眼學員任職能力培養,調整任職教育教學體系。
(1)按照能力構成,創立課程結構
士官作為基層飛行部隊主要的保障力量應具備全面的能力素質。為強化第一任職能力需要,教學應注重學員“六個基礎”“六種能力”的培養。“六個基礎”,是指馬列主義理論基礎、科學文化基礎、軍事專業基礎、部隊管理基礎、思想政治工作基礎和身體素質基礎。“六種能力”,是指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組訓指揮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社交活動能力和科學思維能力。為確保教學質量的工作標準,在課程結構的設置上既要滿足夯實“六個基礎”的需要,又要適應提高“六種能力”的要求。
(2)圍繞能力培養,精選教學內容
航空機務士官任職教育突出的特點是為提高部隊戰斗力,應注重崗位任職的現實需要。這就要求任職教育的教學內容必須依據部隊建設實際,圍繞學員所從事或將要從事崗位的能力需求來進行。一是突出教學內容的實用性;二是突出教學內容的動態性。
(3)緊扣能力生成,創新組訓模式
任職教育是一種崗位任職培訓教育,與學歷教育的最大區別就是實踐性、適應性和針對性強,注重提高學員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實際問題解決處理能力。這些僅僅通過課本學習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加大實踐性內容比例,為學員搭建學會適應崗位的平臺。一是強化理論知識的實踐化,真正提高士官學員的實際動手能力和第一任職能力;二是強化課堂教學的實踐性;三是參加(觀摩)實兵演練,進行現場教學。
四、結束語
士官教育作為軍事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視,需要依據新形勢下士官教育的培養目標和任職需要,結合士官學員的實際情況,長期不斷地進行研究與探索,不斷深入推進作任職教育改革和發展,將院校“轉型”推向縱深。
參考文獻:
[1]總政治部宣傳部.科學發展觀基層軍官讀本[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8.10.
[2]鄂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任職教育向縱深發展[J].沈陽炮兵學院學報,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