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共青團作為廣大團員的活動基地,聚集了學院中大部分的青年,是學校培養人才的重要基地,它最直接地、最廣泛地將廣大的團員凝聚起來,讓共青團員起到了先鋒示范作用。因此,加強獨立學院基層團組織建設,對整個學院的發展起到積極促進作用。但在獨立學院基層團組織建設過程中,也出現了許多的不足之處。結合當前獨立學院中基層團組織建設的一些現象作簡要分析,并提出相應建議。
[關鍵詞] 獨立學院 基層團組織建設 現狀 對策
共青團作為廣大團員的活動基地,聚集了學院中大部分的青年,是學校培養人才的重要基地,它最直接地、最廣泛地將廣大的團員凝聚起來,讓共青團員起到了先鋒示范作用。但在獨立學院基層團組織建設過程中,也出現了許多的不足之處。
一、當前獨立院校基層團組織建設的一些現狀
1.團組織凝聚力薄弱
這一點在各獨立學院中尤為明顯,這主要源于團員對團組織的認識不足,在意識上沒有得到正確的引導。在筆者走訪的獨立學院中,團組織中90%為團員,少部分為黨員。這一比例的分配,致使團員的先鋒示范作用難以實現,因為在團組織中,大部分同學都是團員,團員之間缺乏競爭意識,先進性得不到體現,團員意識也逐漸退化,團員對團組織沒有一定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從機構模式上看,大多獨立院校的團組織基本以班級為單位組成團支部,團支部隸屬于校團委,校團委隸屬于團市委,支部上各設支部書記、組織委員和宣傳委員,團支部的活動開展大多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如此一來,團支部活動范圍變得狹窄,組織作用下降,影響力輻射面積較小。
2.團組織不健全,工作不深入
在筆者走訪的學校中發現,一些學院對基層團組織的認知不夠,在團組織建設上,從人員分配到制度管理都不規范,甚至出現了“放任自流”的現象;而大多獨立學院由于團組織的管理隸屬于團委或總支,由于團委或總支在人員分配上的不足,導致工作開展出現困難。一方面是觀念的影響,讓團組織工作陷入了困境;而人員方面的不足讓團組織工作陷入被動狀態,積極性缺乏,一些本應正常開展的工作卻無法有序的開展,組織生活一度得不到正常進行。
3.團組織的先鋒作用不強
作為獨立學校,本來在學校性質上就有所特點,加之社會發展的影響,市場化思想的侵入,使得青年一代的價值取向受到形影。在調查走訪中發現,大多青年的理想較為淡化,趨向于功利化和實際化。個別學院忽視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活動,或者思想教育活動只是“走過場”“抓形式”,在財力和物力的投入上也更多地注重經濟效益而忽視隱形的思想教育作用。如此種種,團組織的先鋒示范作用價值取向發生了曲變,團支部的先鋒示范作用無法得到正常的發揮。
4.理論學習匱乏,活動較少
從目前的獨立學院團組織的情況來看,半數以上的皆沒有組織青年學生進行定期的理論學習,而先有的思想教育活動也只是些枯燥的理論教育,在學習活動的組織方式上缺乏新的形式,難以適應現代大學生的內在需求。從活動上看,更多的是將活動范圍限定在學院范圍內,活動形式和范圍受到一定的限制,青年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機會較少。
二、對獨立學院團組織建設的建議
針對上述獨立學院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解決:
1.更新觀念,深化思想教育
觀念是行動的前提。各獨立院校應將團組建設放到學校發展的議程中來,且要看到團組建設對整個學校建設和青年發展的作用。將思想政治教育和廣大青年需要、社會發展結合起來,從思想上對廣大青年進行教育,使之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是團組織成為廣大青年發展的基地,培養他們的團隊意識和社會環境的適應能力。學院可以利用“推優”“選優”“個別表彰”等活動來引導團員積極向黨組靠攏,樹立他們的積極進取意識;也可以通過多種活動來給廣大團組成員樹立先進典型,促進其他團組成員的進步和提高,從而增強團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讓團組織真正成為先鋒示范作用的練兵場和示范園。
2.以制度為保障,重抓團組織基礎工作
團組織的作用要得到發揮,還是要在工作中來具體體現,而團組的制度和組織生活是基本的保障。調查中發現,部分學院雖有一定的制度,但疏于落實,基礎工作尚未做好。因此,各獨立學院在抓團組建設過程中,一定要從基礎工作做起。各團支部應定期召開團委會或團委擴大會,對團內出現的問題或重大事宜進行討論。各團支部應有相應的工作計劃和方案,以此來保證團組工作有序的開展。在組織生活方面,應組織開展好民主生活會和團員大會,這是至關重要的,一方面,有利于團內成員之間的相互交流,從而形成民主的活動氣氛,同時也利于團內成員之間互相進行學習和開展批評工作;另一方面,通過活動的開展,對于活躍團組氣氛,減少團內矛盾,增強組織凝聚力都起到積極作用。
3.注重團干部隊伍建設
加強團干部隊伍建設,對提高團組織能力將起到積極作用。一方面,院校要充分發揮團干部的管理作用,從執行團的職責到履行團組的義務等方面進行自我監督和對團員進行管理,以管理制度、紀律工作、獎懲為媒介,加強團干部的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各院校要注重團干部的培訓工作,團總支和校團委應定期對團干部進行培訓,從思想上引導團干部,從能力上打造團干部。
4.以社會為背景,組織團組織實踐活動
團組織的活動無論是在院校內開展還是社會實踐,都應堅持“寓教于樂”“學用并舉”的原則。各類活動要結合當前社會發展的新形勢,以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建設人才為目標,注重活動的可操作性和目標達成性,讓團組活動真正能起到活躍團組氣氛,鍛煉團員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張龍春,仝雪.關于加強高校基層團組織建設的若干思考[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03).
[2]徐穎.對新形勢下加強高校學生基層團組織建設的思考[J].考試周刊,2009,(09).
[3]賈惠平.新形勢下如何進一步加強基層團組織建設[A].“面向新世紀的青年與青年工作”征文研討會論文集[C].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