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社會正發生著巨大的變化,我國社會生活各個領域也迎來了新的競爭和挑戰。本文通過對高職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分析,闡明高職圖書館應如何充分發揮館內資源,為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提供服務。
[關鍵詞] 高職圖書館 閱讀服務 心理健康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社會正發生著巨大的變化,我國社會生活各個領域也迎來了新的競爭和挑戰。各種思潮鋪天蓋地而來,不良現象頻繁滋生,大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正經受著前所未有的考驗,價值的多元化,新舊價值之間發生的斷裂使得大學生對常規的思想道德教育產生淡漠,甚至抵觸。因此如何適應高科技和網絡時代的要求,培養出更多的德才兼備、情智并重、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專業人才,是當今高職教育所面臨的重要課題。
高職圖書館如何適應新環境,新要求,充分利用館內資源來為學生的心理健康服務,了解大學生心理困擾因素,求得解決途徑,尋找一條大學生易于接受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路,發揮圖書館在日常工作中的育人作用,體現圖書館的社會價值,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發現學生心理缺失,積極引導其健康成長
據調查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面常模,心理問題檢出率為10.96%,就這一現狀,我們對來館學習的學生作了一次“校園課余生活”的問卷調查,調查的題目有:校園課余時間主要在哪度過;心理壓力主要出自哪些方面;對自己未來的發展和前途的認識;擺脫心理失衡采取的方式;減少痛苦折磨所采用的方法等問題進行了隨機調查,參加調查共計200人。其結果是:
通過調查我發現課余時間在圖書館學習的占38%;學生的心理壓力主要來源于社會就業問題;38%的學生對自己未來和前途產生迷茫,這些問題反映出學生在校期間面臨著環境適應、人際交往、理想與現實、就業等方面的心理壓力與沖突。這些問題如果處理不當,必然會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帶來不良影響,甚至導致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
高職圖書館如何幫助學生擺脫心理壓力,解除煩惱應該說是刻不容緩的。高職圖書館在日常工作中應為學生提供良好的閱讀服務,充分發揮圖書館的獨特優勢,利用館內信息資源引導學生在課余時間多讀書、讀好書,讓學生在讀書中凈化心靈,使學生心理在讀書中健康發展,在讀書中逐步成熟成長。
二、閱讀是排解心理困惑的有效途徑
1.閱讀舒緩心情效果最佳
英國薩賽克斯大學的“心智實驗室”進行一項研究,先使受調查對象通過測試提高壓力水平和心率,隨后再參與各種活動緩解壓力。研究結果表明,閱讀最佳。
2.閱讀療法
所謂“閱讀療法”是指在醫學、精神學領域,利用精選的閱讀材料作為輔助治療手段,同時通過有目的的閱讀來指導人們解決一些有關人本身的、內在的問題。“閱讀療法”能夠幫助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領悟哲理內涵、改進處世態度、改變思維方式,進而形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古埃及的圖書館要算是人類早期圖書館的杰出代表,它多附設于王宮神廟,其中藏有大量醫學圖書,它既是信息中心,又是治療中心。著名的底比斯成神廟圖書館,門口上方就鐫刻著“治療靈魂之地”,圖書館員則被稱作“生命之宮的文臣”。另外,我們中國人遇到心理困擾時,也都喜歡讀些箴言,而“箴”在中國文字上則是從針灸的“針”字變異而來的。現代醫學也越來越看重除手術之外人的思想、意志、情感、心理等在防治疾病,增進健康方面發揮的作用,于是“閱讀療法”作為心理治療的一個手段就越來越受到了人們的高度重視。可見,從古至今“閱讀”不僅能陶冶人的情趣,開拓視野,充實人的精神生活,而且在“醫治”人的心理疾患方面還有不俗的表現。因此,現代人提倡“閱讀療法”。
三、高職圖書館如何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
1.根據學生的心理需求進行征訂工作
每次征訂前,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問卷調查,確保所訂的書刊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具有一定代表性。書刊既滿足了學生閱讀的心理需求,給予他們人文關懷,又幫助了學生解決青春期心理,生理上的需要與困惑。還能積極引導學生學會調節和控制情緒,及時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幫助他們擺脫心理失衡,避免由于心理問題可能導致的不良事端,使學生生理心理都朝積極健康的方向成熟成長。
2.圖書館員要提高素質,兼具多重角色
圖書館員應具備良好的職業修養,要微笑服務,尊重學生,耐心細致地解決他們在閱讀中所遇到的問題,在內心深處得到學生的認同,指導學生通過閱讀轉換心情,緩解壓力,幫助他們增加自信,開發生命的潛能。
3.建立一個“閱讀療法”閱覽室
閱覽室的名稱可民主“競標”,要有創意易于被學生所接受,環境格局布置也要講究,應達到使人精神放松,情緒平和的目的。“圖書館是一座心智的藥房”充滿濃郁的文化氛圍,各種軟硬件設施,為大學生提高精神文化素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了物質保障。
4.開設音樂室,對學生心理健康進行調適
高職圖書館應利用自身豐富的資源,配備先進的設備,開設一間音樂室。通過音樂這一特殊渠道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與調適。音樂用生動的表現形式和強大的影響力能夠滿足大學生追求真善美、尋求理解、尋找愛和歸屬等高層次的社會需要;音樂通過它特有的表現手法能夠幫助學生探索和發現自我,使其情緒和行動發生變化,從而達到心理調節的效果。音樂還能滲透人的靈魂深處,激起大學生積極樂觀的情緒和情感,養成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質。
5.圖書館還應開辟一個可以讓學生自由活動的休閑區
在這里開展如書畫展、集郵展、辯論會和手工等文化休閑活動,滿足大學生的興趣愛好,使其身心放松,緩解緊張的學習壓力,提高審美情緒,增長才干造就健康人格。
6.閱讀環境要整潔明亮,干凈舒適,適當點綴優雅的綠色植物
現代美學提倡將知識性、趣味性、審美性、道德性有機融合起來,圖書館正可以利用這點,將閱讀空間布置的優雅舒適,賞心悅目。使來館閱讀的學生能在輕松愉悅的情境中全面掌握知識,開啟智慧,陶冶情操,培養高尚的人格,得到美與善的滋養。
總之,有效地利用圖書館的資源及閱讀空間,有針對性地為高職大學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務,是解決目前高職院校普遍存在的大學生心理問題的一個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孔繁昕.試析音樂欣賞在培養大學生健康心理中的功能與途徑[J].甘肅高師學報,2000,(1).
[2]張霞.高職學生心理健康認識狀況調查.職業技術教育,2006,(10).
[3]陳香,李建永.大學生心理危機管理的行動研究.中國成人教育,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