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快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對于提高農產品競爭力、促進農民增收和保障食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從冷鏈物流建設規模、基礎設施、冷鏈物流技術現狀、冷鏈物流企業、冷鏈物流發展環境等5個方面入手,分析了黑龍江省農產品冷鏈物流現狀和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黑龍江省應重點發展肉禽冷鏈、果蔬冷鏈、水產品冷鏈、加工食品冷鏈等領域,并針對各個領域闡述了其實施的戰略對策。
關鍵詞:農產品冷鏈物流;調研;發展戰略;黑龍江省
中圖分類號:F326.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1)24-5262-04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Heilongjiang Agricultural Cold Chain Logistics and
Its Development Strategy
LIU Qiao1,SHEN Xin2,LIU Li2,HUANG Zhi-peng2
(1.School of Economy and Management, 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50,Heilongjiang,China;
2.School of Management,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Harbin 150028,Heilongjiang,China)
Abstract: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cold chain logistics, for improving the competitivenes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o promote the income increase of the peasantry and to ensure food security, has the extremely vital significance.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main problem of agricultural cold chain logistics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were analyzed from five aspects such as the scale of construction, infrastructure, the situation of cold chain logistics technology, cold chain logistics enterprises an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After the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cold chain logistic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d its main issues were analyzed, the point that Heilongjiang province should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poultry, fruit and vegetable, aquatic products, and processed food cold chain fields was proposed, then the strategic implementation countermeasures for above areas were described.
Key words: agricultural cold chain logistics; investig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Heilongjiang province
農產品冷鏈物流是指肉、禽、水產、蔬菜、水果、蛋等生鮮農產品從產地采收、屠宰、捕撈后,在加工、貯藏、運輸、分銷、零售等環節始終處于適宜的低溫控制環境下,最大程度地保證農產品品質和質量安全、減少損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應鏈系統[1]。加快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對于提高農產品競爭力、促進農民增收和保障食品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農產品冷鏈物流建設,2010年6月18日頒發了《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關于印發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的通知》,農產品冷鏈物流建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視。
黑龍江省的農產品冷鏈建設狀況如何?如何建設與“現代物流業”相適應的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黑龍江省如何制定適合省情的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來指導今后的建設與實踐?帶著這些問題,“黑龍江省農產品冷鏈物流建設現狀與對策”課題組,根據黑龍江省發展與改革委員會組織的黑龍江省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編制領導小組的要求與安排,分兩個子課題組,深入到哈爾濱、齊齊哈爾、牡丹江、佳木斯、鶴崗、七臺河、雙鴨山、綏化等8個地級市以及甘南、同江等8個縣(市)進行了調研。課題組發放“黑龍江省農產品冷鏈基本情況調查問卷”70份,回收問卷65份,其中有效問卷62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88.6%。課題組除了采取問卷調查外,還采取座談會、匯報會、訪談、實地考察等形式,對上述縣市農產品冷鏈物流建設現狀進行了深入調研。
同時,課題組受黑龍江省發改委委托,設計了8份調查表,交由全省83個市縣發改委協助完成調查,調研涉及農產品生產、消費布局(主要農產品品種,生產基地及市場建設,農產品產量及消費量等)、轄區內農產品冷鏈物流企業的相關情況(現有冷藏冷凍設施、冷鏈物流配送系統、冷鏈設施及使用管理現狀等)、轄區冷鏈物流建設存在的問題等。
本研究從黑龍江省冷鏈物流建設規模、基礎設施、冷鏈物流技術現狀、冷鏈物流企業、冷鏈物流發展環境5個方面入手,分析存在的主要問題和面臨的形勢,提出了該省發展冷鏈物流應重點開展的領域以及措施建議。
1 黑龍江省農產品冷鏈物流現狀
1.1 農產品冷鏈物流初具規模
黑龍江省是我國重要的農業基地,標準化種植水平日益提高,無公害農產品、無公害蔬菜生產、農藥使用準則等多項強制性地方標準得到推廣應用,覆蓋農產品產前、產中、產后各環節的標準體系正在逐步形成。全省蔬菜播種面積達到187 580 hm2,年產量701萬t。果園面積達到35 340 hm2,年產量50萬t。肉類、禽蛋、乳制品、水產品產量分別達到187.9萬t,649.5萬t、101.9萬t、38.07萬t。目前,全省綠色食品監控面積、獲得標識認證的產品數量均居全國第一位。綠色食品認證數量達到1 600個,綠色食品種植面積達到484萬hm2[2]。對黑龍江省蔬菜、水果、肉類、禽蛋、乳制品和水產品的冷鏈流通率初步測算,分別為4%、3%、10%、13%、95%和1%,冷藏運輸率分別為1%、7%、25%、30%、90%和1%,冷鏈物流的規模正在逐步增長。
1.2 農產品冷鏈物流基礎設施逐步完善
截至2010年底,黑龍江省有冷藏庫近400座,冷庫總容量約為62萬t,其中高溫冷藏庫、低溫冷藏庫、凍結物冷藏庫的比率分別為40%、45%、15%。冷藏運輸工具主要是冷藏車,數量為415輛,冷藏容量為22萬t[2]。目前冷庫大部分是以土建為主,氣調庫所占的比例不高,冷庫規模相對較小,絕大部分庫容都在1 000 t以下,1 000 t以上的中型冷庫比率約為30%。
1.3 冷鏈技術逐步推廣
綠色農產品基地率先引進國際先進的HACCP(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點)管理思想、GAP(良好農業規范)、GMP(良好操作規范)等管理技術,正在努力實施全程低溫控制。大型肉類屠宰企業開始運用國際先進的冷鏈物流技術,從生豬屠宰、分割加工、冷卻成熟等環節低溫處理起步,基于RFID技術逐漸向儲藏、運輸和銷售環節延伸,向著全程低溫控制的方向快速發展。冷庫建設中開始運用較為先進的發泡技術,新建冷庫結構正在逐步調整為以氣調式冷庫為主體。
1.4 冷鏈物流相關企業不斷涌現
截至2010年底,黑龍江省擁有冷庫的企業有145家,有農產品加工型企業180家,其中肉類、蔬菜、水果、乳制品、禽蛋和水產品加工型企業分別占38.4%、16.1%、17.8%、18.3%、7.2%、2.2%。主要生產加工的農產品集中在肉類、乳制品、蔬菜水果和禽蛋類。全省已經開展冷鏈運輸的規模以上企業為21家,從事冷鏈物流的人員1 112人,從事冷鏈運輸的機械冷藏車243輛,冷藏船噸位3 t。全省農產品銷售中有規模以上農貿批發市場62家,綜合性超市農產品專銷區80個。
1.5 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環境逐步完善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冷鏈物流發展,專門制定了《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發展環境也在逐步完善。黑龍江省高度重視鮮活農產品快速流通通道建設,構建起通往京津等主要城市的農產品綠色通道,改善蔬菜流通設施條件、完善“綠色通道”政策、提高蔬菜產銷的組織化程度等,為鮮活農產品跨區域長途運輸提供便利,有力推動了冷鏈物流步入快速發展新階段。農產品冷鏈物流的重要性進一步得到體現,全社會對優質優價農產品的需求不斷增長。
2 黑龍江農產品冷鏈物流存在的問題
2.1 生鮮農產品冷鏈發展總體水平較低
黑龍江省大部分農產品仍是在常溫下流通,冷鏈物流各環節銜接尚不夠通暢,缺乏系統化的連貫作業,損耗嚴重。部分農產品在加工初步環節采用低溫處理,而運輸和銷售環節斷鏈現象嚴重,全過程冷鏈的比例過低。冷鏈物流組織化程度低、管理手段落后,尚未形成完整的冷鏈物流體系[3,4]。
2.2 冷鏈設施設備規模嚴重不足
現有冷凍冷藏設施普遍陳舊,國有冷庫大多使用了30年以上。易腐物品裝車大多在露天而非在冷庫或低溫場所操作。各類冷庫的結構并不合理,批發零售冷庫建設相對較少,果蔬冷庫建設還較為落后,產地加工冷庫建設也較緩慢。夏秋蔬菜生產旺季供應過剩,冬春淡季自給不足,主要靠從省外調入,恒溫保鮮庫設施嚴重不足。黑龍江省規模以上屠宰企業擁有冷藏車的比例還較低,多數運輸車輛達不到冷鏈運輸的標準,高溫屠宰、高溫運輸造成的二次污染給肉制品安全造成極大隱患。
2.3 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發展滯后
第三方物流主要以提供貨物代理、庫存管理、搬運和定向運輸等業務為主,黑龍江省尚未形成具有規模的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不能提供全面的、綜合的、集成的冷鏈物流解決方案。大量冷鏈物流服務資源分散于食品、農產品初級加工等領域,資源整合與增值服務能力較弱,致使農產品產后損失較大,附加價值未得到深度挖掘。
2.4 冷鏈物流技術應用不足,信息化程度低
生鮮農產品產后預冷技術和低溫環境下的分等分級、包裝加工等冷鏈物流手段尚未普及,全程溫度自動控制沒有得到廣泛應用。冷鏈各環節的企業信息化程度還較低,各環節信息資源難以實現有效銜接和共享,農產品追蹤溯源技術的支撐能力尚較弱[5]。
2.5 冷鏈物流人才嚴重匱乏
從事農產品冷鏈物流各環節的人員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缺乏冷鏈物流系統和專業培訓。省內開設有物流、食品、制冷相關專業的高等院校數量極少,專業大學生的有效供給量不足,造成冷鏈物流人才匱乏。缺乏多層次的冷鏈物流人才培養、教育體系。
3 黑龍江省農產品冷鏈物流重點發展領域及主要任務
3.1 肉禽類冷鏈
發揮黑龍江省“全國重要豬肉、牛羊肉、禽類產地”的區位優勢,建立以大型農產品加工企業為龍頭,產品產地與銷售終端無縫對接的冷鏈物流體系。一是推進冷鏈物流設施建設,支持改造屠宰生產流水線及溫控設施,提高肉類屠宰加工現代化水平。二是加強肉類屠宰后產品排酸、預冷等低溫初加工設施建設。三是以大型肉類加工企業為依托,建立產銷對接的肉禽類初加工冷鏈物流基地。四是提高冷卻肉銷售比例,大力推廣冷藏運輸車輛和運輸全程監控技術,鼓勵和支持超市、大賣場及農貿市場等銷售終端采用冷柜銷售的方式。
3.2 果蔬冷鏈
黑龍江省應發揮特色果蔬品種多的資源優勢、生態優勢和區位優勢,建立以生產基地為基礎,以集散市場為載體,具有專業化水平的果蔬冷鏈物流體系。
1)加強特色果蔬生產基地的冷鏈基礎設施建設。借助黑龍江省果蔬種植的地域優勢,大力建設大慶寒地葡萄種植基地、尚志市三莓漿果基地、雙城西瓜種植基地、阿城白菜生產基地等特色果蔬生產基地,打造無公害、綠色、有機果蔬產品品牌,加強果蔬生產基地的冷藏、保鮮、儲存等配套設施建設,完善果蔬揀選、保鮮儲存和包裝等環節,保證黑龍江外銷特色果蔬產品質量的提高和規模的增加。
2)完善果蔬集散市場冷鏈網絡建設,依托哈達果蔬批發大市場等省內專業果蔬集散市場,建設集交易、冷藏、質檢、運輸、配送為一體的區域配送型果蔬冷鏈物流中心。
3)推進果蔬加工企業冷鏈系統的升級改造。加大投資力度,支持果蔬加工企業加快應用與國際接軌的物流技術、設施和設備,加強果蔬預冷、保鮮、精深加工和包裝環節,完善冷鏈鏈條,擴大冷鏈物流規模。
4)完善果蔬產品的季節性雙向冷鏈體系建設。黑龍江省冬春季節果蔬供應不足,大部分依靠南菜北運。而每年的7~9月份,露地蔬菜和果品產量大、質量優和口感好,具有較強的地緣優勢,適合北菜南運。借助果蔬種植的季節時間差,加強季節性果蔬產品的銷售、預冷、包裝、保鮮、冷藏和冷運,大力發展滿足黑龍江省果蔬產品季節性調運需要的雙向冷鏈物流體系,保證果蔬產品全年的充足供應。
5)大力培育專業第三方果蔬冷鏈物流龍頭企業。加大對第三方物流的鼓勵扶持,加快整合大型果蔬農產品批發市場、商超企業和果蔬儲運企業冷鏈設施和服務資源,建立從產地到銷地的全程冷鏈物流體系,打造核心競爭力,培育一批在國內外市場具有影響力的龍頭第三方果蔬冷鏈物流企業。
3.3 水產品冷鏈
著眼于深化水產品結構調整,提高水產品冷藏比例,建立以大型養殖基地和水產品市場為支撐的冷鏈物流體系。一是加大冷鏈設施投入,鼓勵和支持重點水產品養殖基地建設冰鮮、冷凍等冷鏈設施,引導水產品基地健全速凍、冷藏等冷鏈設施。二是建立快運網絡,針對水產品易腐的特點,積極推廣冷藏、冷凍等冷鏈運輸方式,全面提高水產品快速通達能力。三是強化配送功能,依托養殖基地和水產品市場,加快速凍庫、冷藏庫、深加工車間等設施建設,積極開展倉儲、配送、定制加工等物流業務。
3.4 加工食品冷鏈
圍繞加工食品的原料采購、生產加工、倉儲、產品運輸、配送、銷售等各環節,建立以龍頭食品生產企業為主體,實現產后預冷、冷凍加工、冷凍貯藏及運輸和冷凍銷售等功能一體化的冷鏈物流體系。一是加強流通加工基地建設,依托漿果、乳制品、速凍蔬菜等食品加工產業集群,加快建設具有分揀、清洗、切分、冷藏等功能的流通加工基地,構建以品牌食品加工流通基地為節點的冷鏈物流網絡。二是積極推進食品加工企業冷鏈物流業務外包,整合社會冷鏈物流資源,構建以訂單為核心的一體化冷鏈產品配送模式,全面提高共同配送水平。三是加快改造提升專業市場、連鎖超市、大賣場等食品交易平臺,完善冷鏈服務功能,加強食品采購、銷售流程控制,建立可追溯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
4 結論與探討
黑龍江省作為農業大省,有著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的資源優勢。在“十二五”期間,應按照科學發展觀要求,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科技應用為支撐,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統籌規劃,優化布局,重點突破,強化特色,科技引領,管理創新,引導和鼓勵農產品冷鏈物流服務模式完善和創新,推進農產品冷鏈物流服務的專業化、信息化、網絡化、規?;l展,不斷完善農產品冷鏈物流服務體系,增強農產品冷鏈服務企業的競爭力,從而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產業優勢、管理優勢和競爭優勢,切實提高黑龍江省農產品流通現代化水平,滿足居民生活需要,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參考文獻:
[1] 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Z].2010.
[2] 黑龍江省統計局,國家統計局黑龍江調查總隊.黑龍江統計年鑒2010[M]. 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0.
[3] 劉 喬,沈 欣,孫 栩.農產品供應鏈風險評價研究[J].農機化研究,2011(9):38-41.
[4] 霍 紅.冷藏鏈研究現狀及分析[J].物流科技,2008(10):82-83.
[5] 蘭洪杰.食品冷鏈物流系統協同對象與過程研究[J].中國流通經濟,2009(2):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