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采用4種不同施硫量(純硫0、20、30、40 kg/hm2),在玉山縣灰紅泥沙田對天優998進行硫肥施用量的試驗。結果表明,增加施硫量有利于水稻成苗成穗,同時對熟期、穗部性狀及米質也有明顯影響。各施硫處理較不施硫處理增產192.45~447.10 kg/hm2,其最佳施硫量為30 kg/hm2。
關鍵詞:玉山;水稻;硫肥;產量
中圖分類號:S511.2+1;S14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1)24-5072-03
Efficiency Analysis of Sulfur Fertilizer on Rice Cropping
XU Jin-ren,XU Wei-hong,XIA Yan-chang,YU Xiao-feng,LEI You-e
(Academy of Agriculture Science,Shangrao Normal University, Shangrao 334001, Jiangxi, China)
Abstract: Sulfur fertilizer at different dosage(pure sulfur 0, 20, 30, 40 kg/hm2) was applied on rice cultivar Tianyou 998 in Yusan, Jiangxi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eedling and spike number of rice increased when sulfur fertilizer dose increased; meanwhile, maturity stage, spike character and rice quality were also affected. Compared with no sulfur fertilizer treatment, yield of sulfur treatments was increased by 192.45~447.1 kg/hm2. The best sulfur fertilizer dose was 30 kg/hm2.
Key words: Yusan; rice; sulfur fertilizer; production
硫是植物生長發育不可缺少的營養元素之一,在植物體內許多功能與氮相似,其吸收量也與氮大致相當,只有當作物吸收充足數量的硫才可能實現高產和優質。目前已被認為是繼氮、磷、鉀后第四位主要營養元素[1]。水稻是我國最主要的糧食作物,對硫需要量較大,而且對缺硫也較為敏感[2],增施硫肥能促進水稻生長、發育,表現在增加株高、根長,促進分蘗,增加植株有效分蘗和有效穗數,提高結實率[3,4],增加每穗粒數[5],增加千粒重[6],同時施用硫肥還可以有效地提高稻米的品質[7-9]。我國南方紅壤地區和北方黑土地區水稻缺硫呈現加劇的趨勢[2]。江西是缺硫較嚴重的省份之一,缺硫和潛在缺硫的耕地面積占56.7%[10],在江西省已有硫肥對水稻生長、產量和品質等方面的研究[11-14]。為進一步探討硫肥在江西省玉山縣紅沙巖發育的水稻土壤上的有效施用量,在二季晚稻上進行了硫肥不同施用量的試驗,旨在探索硫肥的合理施用量,為硫肥在玉山縣二季晚稻生產上的施用提供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1.1 試驗區概況 試驗于2010年在江西省玉山縣下塘鎮落馬自然村進行,供試土壤為紅沙巖發育的灰紅泥沙田,土壤質地為沙壤土,呈酸性,土壤pH為5.97,耕層土壤有機質含量為24.35 g/kg,堿解氮、速效磷、速效鉀、有效硫含量分別為136.34、17.04、68.03、13.20 mg/kg。
1.1.2 供試品種與肥料 參試品種為天優998,供試肥料為硫酸鉀、尿素、氯化鉀、鈣鎂磷肥。
1.2 方法
試驗設4個施硫處理,分別為處理1.施硫量0 kg/hm2(CK);處理2.施硫量20 kg/hm2;處理3.施硫量30 kg/hm2;處理4.施硫量40 kg/hm2。各處理施硫量均作基肥一次性施下。各處理均施純N 210 kg/hm2,P2O5 45 kg/hm2,K2O 135 kg/hm2。氮肥基施30%,插后7 d追施50%,幼穗分化Ⅱ~Ⅲ期施20%;磷肥全部作基肥施用;鉀肥于插后7 d施70%,幼穗分化Ⅱ~Ⅲ期施30%。隨機區組排列,小區面積20 m2,3次重復,小區拉線劃行作埂,埂面覆蓋塑料薄膜,單排單灌。6月25日播種,濕潤育秧,秧田播種量225 kg/hm2。7月26日移栽,移栽規格17 cm × 20 cm。其他管理措施按高產栽培要求進行。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硫肥施用量對水稻農藝性狀的影響
在水稻生長期間對其株高、分蘗率、抽穗期、成熟期等農藝性狀進行調查(表1),結果表明,不同硫肥施用量之間其株高總體上以施用硫肥較不施用硫肥要高。分蘗率以處理3最高,較CK增6.58%;處理4較CK增3.42%;處理2較CK增2.02%。處理2、處理3、處理4的抽穗期均為9月20日,成熟期均為10月18日,均較CK早熟2 d。
2.2 不同硫肥施用量對水稻產量性狀及產量的影響
在水稻成熟期考察田間有效穗數,并且取樣進行室內考種,考察水稻樣品的每穗實粒數、結實率、千粒重等性狀,其調查結果如表2所示。結果表明,隨著施硫水平的變化,天優998的產量性狀也呈現規律性的變化,施硫量增加,有效穗數、每穗總粒數、結實率、千粒重均有所提高,以處理3產量性狀最好。但隨著施硫量進一步提高,其產量各性狀變差。
通過對每個小區進行單打單曬,測定其實際產量,結果見表3。從表3可以看出,各處理產量變化為7 007.75~7 454.85 kg/hm2。增施硫肥較CK增產192.45~447.10 kg/hm2。
在一定施硫量范圍內,水稻的產量性狀及產量隨施硫量增加而提高。其中以處理3的產量性狀最佳,產量最高。超過該施硫水平,產量性狀變差,產量水平下降。說明適量的施用硫肥,能促進水稻有效分蘗和灌漿,提高水稻結實率和千粒重,從而增加水稻產量。但過量施用硫肥對水稻有毒害作用,從而使產量下降。
2.3 不同硫肥施用量對水稻米質的影響
從表4可看出,各施硫處理的碾米品質好于對照,其中尤以處理3最好,其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均為最高,分別為81.8%、73.0%、68.8%。和CK相比,施用硫肥的稻谷堊白米率、堊白度、直鏈淀粉含量總體上呈現下降趨勢,稻米品質有所提高,尤其是處理3的堊白米率、堊白度、直鏈淀粉含量均明顯偏低,好于CK。表明合理施用硫肥能提高含硫氨基酸的含量,從而提高總氨基酸含量,有利于碳、氮代謝,也從而有利于谷粒中物質積累,因而提高了米質。
3 小結與討論
在玉山縣灰紅泥沙田中,在施用純N 210 kg/hm2、P2O5 45 kg/hm2、K2O 135 kg/hm2的水平下,施用硫肥對二季晚稻的產量和品質有一定的調節作用。施硫量為0~30 kg/hm2時,隨著施硫量的增加,產量得到相應提高。施用硫肥,提高了同化能力,促進了光合速率,增大了物質積累,因而有效穗數以及穗部性狀等都得到提高,進而提高了產量。米質分析結果表明,施用硫肥的處理,其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都不同程度提高,而堊白米率、堊白度、直鏈淀粉含量又不同程度下降。說明增施硫肥,有利于水稻的光合作用和代謝作用,從而提高了稻米品質。
王越濤等[4]采用箱栽的方法,比較了硫肥施用量30 kg/hm2和60 kg/hm2對水稻的形態、生理、品質等指標的影響。發現,施硫30 kg/hm2處理較60 kg/hm2處理促進了水稻的生長、改善了稻米的品質。李娟等[15]采用盆栽方法發現,當培養液的硫濃度≥0.180 mmol/L時可滿足水稻金優82正常生長的需要。但均未進行大田試驗驗證。該試驗采用大田試驗方法,在玉山縣灰紅泥沙田中,采用不同施硫水平研究了硫肥對水稻的生長、產量和品質的影響,發現在該試驗中,以處理3(30 kg/hm2)的施硫量最佳,產量提高了6.38%,對米質指標的促進效果最好。
參考文獻:
[1] 羅奇祥. 農作物生產中硫的重要性[J].江西農業科技,1993(6):29-32.
[2] 孟賜福,姜培坤,曹洪志,等. 水稻硫素營養和施硫效應的研究進展[J]. 耕作與栽培,2010(3):49-51.
[3] 遲鳳琴,魏 丹,申惠波,等. 黑龍江省主要類型稻田土壤硫現狀及硫肥效果的研究[J]. 土壤肥料,1999(6):7-11.
[4] 王越濤,尹海慶,王生軒,等. 施硫對水稻品種水晶3號形態、生理及品質的影響[J]. 河南農業科學,2005(8):69-71.
[5] 薛智勇,孟賜福,呂曉男,等. 紅壤地區水稻土施用硫肥對水稻的增產效應[J]. 浙江農業學報,2002(3):144-149.
[6] 譚宏偉,周柳強,謝如林,等. 稻栽培農業生態系統中不同硫肥對水稻的效應及土壤硫平衡[J]. 廣西農業科學,2006,37(2):153-158.
[7] 汪吉東,張永春,郭巧云,等. 硫包衣尿素對水稻養分吸收利用及土壤反應的影響[J]. 華北農學報,2008(增刊):293-297.
[8] 吳 英,孫 彬,徐立新. 黑龍江省主要類型水稻土壤硫素狀況及硫肥有效性研究[J]. 黑龍江農業科學,2002(1):4-6.
[9] 周立軍,李 娓,張玉燭,等. 鈣鎂硫對優質早稻產量和米質的影響[J]. 湖南農業科學, 2001(2):21-23.
[10] 徐金仁,周文紅,徐芬芬,等. 水稻硫肥施用技術的試驗研究[J]. 廣東農業科學,2010(2):75-83.
[11] 劉光榮,袁福生,李祖章,等. 氮硫配施對水稻的效應研究[J]. 江西農業學報,2001,13(2):1-7.
[12] 張紅旗,周隆才. 贛中紅壤丘陵區早稻施用硫肥和微肥效應研究[J]. 土壤肥料,2000(3):28-31.
[13] 羅奇祥,劉光榮,王少先,等. 不同硫肥品種在稻—稻—油耕作制中的連施效應[J]. 江西農業科技,1997(1):29-32.
[14] 楊曉蘭,楊樹青,李 雄,等.硫肥在水稻上的肥效試驗[J]. 江西農業學報,2005,17(2):77-78.
[15] 李 娟,林 瓊,陳子沖,等. 不同供硫水平對水稻生長和養分吸收的影響[J]. 中國農學通報,2006,22(11):214-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