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研究超聲波輔助提取河湟紅花中紅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黃色素的工藝條件。采用單因素試驗,探討了超聲時間、料液比以及乙醇體積分數對提取紅花黃色素的影響,在單因素試驗基礎上進行正交試驗。超聲波輔助提取優化的工藝條件為,超聲時間40 min,料液比1∶25(m/V,g∶mL),乙醇體積分數50%。
關鍵詞:超聲波輔助提取;河湟紅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紅花黃色素;工藝
中圖分類號:Q949.783.5;R284.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1)22-4698-03
Study on Ultrasonic Extraction Technique of Safflor Yellow Pigment from
Hehuang Safflower
YANG Yang,LIN Peng-cheng,LI Rong-rong,ZHANG Lu-lu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Life Science, Qingha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Xining 810007,China)
Abstract: The ultrasonic-assisted extraction technique of safflor yellow element from Hehuang safflower(Carthamus tinctorius L.) was studied. The effect of the parameters, ultrasonic treatment time, solid to liquid ratio and volume ratio of ethanol on extraction ratio of safflor yellow pigment was analyzed by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 and then orthogonal experiment was performed on the aforementioned basis. Optimum processing data were determined as follows, ultrasonic extracting for 40 min, solid to liquid ratio 1∶25(g/mL) and 50% ethanol as extracting solvent.
Key words: ultrasonic-assisted extraction; Hehuang safflower (Carthamus tinctorius L.); safflor yellow pigment; technique
紅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黃藍、紅藍、紅藍花、草紅花、刺紅花及紅花草,主要分布在河南、浙江、四川、云南、新疆等地[1]。其味辛、性溫,歸心、肝經,活血通經、散瘀止痛,主治經閉、痛經、難產、死胎、產后惡露不止、瘀血作痛、痛腫、跌打損傷[2]。紅花主要化學成分是紅花黃色素、羥基紅花黃色素A、紅花甙、紅花醌及新紅花甙等[1],其藥理成分為紅花黃色素,它是幾種黃酮類化合物的混合物,在治療冠心病、高血壓及腦溢血等疾病方面有一定療效[3]。同時,紅花黃色素還是一種很有價值的天然色素,具有色澤艷麗、耐高溫、耐高壓、耐低溫、耐光、耐酸、耐還原性和抗微生物等優點[4]。已有很多關于紅花黃色素提取的報道,該研究采用超聲波輔助提取法來研究紅花黃色素的提取新工藝,用紫外分光光度計測定其含量,為其進一步開發利用紅花植物資源提供了科學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1.1.1試驗原料紅花藥材由青海民族大學藥學系多巴種植基地種植采收(經青海民族大學林鵬程教授鑒定),晾干后將全草用粉碎機粉碎,過40目篩備用。
1.1.2儀器與試劑ME2353型電子天平(北京賽多利斯儀器系統有限公司);FZ102型粉碎機(廣州華凱機電設備有限公司);KQ-300B型超聲波清洗器(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TU-1810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公司);羥基紅花黃色素A標準品(江西本草天工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1.2方法
1.2.1標準溶液的配制精密稱取羥基紅花黃色素A標準品4 mg,用50%(體積分數,下同)的乙醇溶液溶解定容至10 mL容量瓶中,搖勻,即得濃度為0.4 mg/mL的羥基紅花黃色素A標準溶液。
1.2.2標準曲線的繪制分別移取上述標準溶液1.0、1.2、1.4、1.6、1.8、2.0 mL至50 mL容量瓶中,加50%乙醇稀釋并定容至刻度。稀釋液的濃度分別為8.0、9.6、11.2、12.8、14.4、16.0 μg/mL。以50%乙醇溶液為參比液,在最大吸收波長403 nm處測定吸光度。以羥基紅花黃色素A的吸光度為縱坐標(y),濃度為橫坐標(x),繪制標準曲線,得回歸方程為=0.052 9x-0.013 3,r=0.999 6,方程在8.0~16.0 μg/mL范圍內線性關系良好。
1.2.3河湟紅花中紅花黃色素提取率的測定精密稱取河湟紅花粉末1 g,置于100 mL錐形瓶中,以不同的條件進行超聲波輔助提取,過濾,得到紅花黃色素提取液。將提取液稀釋至100 mL,容量瓶定容,再移取1 mL溶液稀釋至50 mL,容量瓶定容,在最大吸收波長403 nm處測定其吸光度。參照標準曲線的回歸方程,計算紅花黃色素的濃度,然后依下面公式計算河湟紅花中紅花黃色素的提取率:提取率=(紅花黃色素濃度×稀釋倍數×提取液體積/紅花質量)×100%。
1.2.4精密度試驗精密吸取羥基紅花黃色素A標準溶液2.0 mL,置于50 mL容量瓶中,定容之后,50%乙醇調零,403 nm處測定吸光度,重復6次,RSD=1.86%,表明儀器精密度良好。
1.2.5穩定性試驗將同一批河湟紅花粉末,按1.2.3的操作,分別于0.0、0.5、1.0、1.5、2.0 h后測定吸光度,結果RSD=1.52%,表明各供試品溶液在2h內能夠保持穩定。
1.2.6重復性試驗將同一批河湟紅花粉末,按1.2.3的操作,測定吸光度,重復6次,結果RSD=2.34%,表明該測定方法重復性良好。
1.2.7加樣回收率試驗精密稱取已知含量的河湟紅花粉末5份,分別加入精密稱定的羥基紅花黃色素A標準品適量,按1.2.3的操作,測定吸光度,計算回收率,結果平均回收率為102.13%,RSD=2.46%,表明該方法準確可靠。
2結果與分析
2.1單因素試驗結果分析
2.1.1超聲時間對提取率的影響精密稱取河湟紅花粉末1 g,置于100 mL錐形瓶中,加入50%乙醇10 mL,分別超聲波輔助提取20、30、40、50、60 min。過濾提取液,定容后測定黃色素的濃度,計算提取率。結果如圖1。由圖1可看出,提取率隨著超聲時間的增加而升高,當超聲時間到達40 min后,提取率又隨著超聲時間的增加而降低,因此,超聲時間為40 min時提取率最高。
2.1.2料液比對提取率的影響精密稱取河湟紅花粉末1 g,置于100 mL錐形瓶中,分別加入50%乙醇5、10、15、20、25、30、35 mL,超聲波輔助提取40 min。過濾提取液,定容后測定紅花黃色素的濃度,計算提取率。結果見圖2,可看出,料液比為1∶25(m/V,g∶mL,下同)時,提取率達到最高,之后,再增加料液比中液體所占比重,提取率反而下降,因此,選取料液比1∶25為最佳提取條件。
2.1.3乙醇體積分數對提取率的影響精密稱取河湟紅花粉末1 g,置于100 mL錐形瓶中,分別加入25 mL不同體積分數(20%、30%、40%、50%、60%、70%)的乙醇,超聲波輔助提取40 min。過濾提取液,定容后測定紅花黃色素的濃度,計算提取率,結果見圖3。由圖3可看出,乙醇體積分數為50%時提取率最高。隨后紅花黃色素提取率顯著下降,可能是由于乙醇體積分數的增加導致溶液黏度增加,影響了黃色素類化合物的浸出。
2.2正交試驗結果與分析
以單因素試驗為基礎,進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試驗。因素與水平見表1,正交試驗結果見表2。從表2可看出,3種因素對紅花黃色素提取率的影響大小依次為A>B>C,3種因素的最佳組合為50%乙醇,料液比1∶25,超聲時間40 min,此條件下,河湟紅花中的紅花黃色素提取率最高。
2.3驗證試驗結果
準確稱取紅花粉末1 g置于100 mL錐形瓶中,按照正交試驗結果得出的最佳提取條件進行提取,按1.2.3計算提取率,進行3次平行試驗,結果(表3)表明,在該提取工藝條件下提取率穩定,平均提取率可達6.16%。
3結論與討論
1)通過單因素試驗和正交試驗,確定河湟紅花中的紅花黃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藝參數為乙醇體積分數50%,料液比1∶25,超聲時間40 min。
2)超聲波輔助提取法是利用超聲波的空化作用、機械作用、熱效應等以提高細胞內容物的穿透力和傳輸能力,增大物質分子運動頻率和速度,提高中藥成分的浸出率[5]。與傳統的提取方法相比,具有無需高溫、縮短時間、提高效率等優點。試驗用超聲波輔助提取法,降低了萃取工藝成本,綜合經濟效益顯著。
參考文獻:
[1] 康麗,顏曉燕,辛志偉. 紅花的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西醫軍醫,2008,10(6):136-138.
[2] 郭美麗,張芝玉,張漢名,等. 紅花干物質和化學成分含量動態變化規律研究[J].中草藥,1999,2(2):11-13.
[3] 楊志福,梅其柄,蔣永培,等. 紅花有效成分及藥理作用[J].西北藥學雜志,2001,16(3):131.
[4] 楊艷紅,戴富華,劉慎,等. 微波法提取紅花黃色素的工藝研究[J].食品研究與開發, 2008,29(8):190-192.
[5] 秦梅頌. 超聲提取技術在中藥中的研究進展[J].安徽農學通報,2010,16(3):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