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女報》女主人沙龍之米瑞蓉“讀”家分享會
在這個秋老虎肆意發威的時節,《成都女報》特意把米瑞蓉女士的朋友和忠實粉絲匯聚到一起,舉辦了一場《成都女報》女主人沙龍之米瑞蓉“讀”家分享會。在古色古香的寬云窄雨宴會大廳里,大家一起享受著閱讀帶來的快樂和感悟。
張愛玲說,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墻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朱砂痣……小說《留守男人》正是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人到中年的李海就遇到這樣的問題,身為成海置業的董事長,一表人才,本已擁有溫婉美麗的妻子吳婷,但在邂逅了單純不可一世的曉菲之后就義無反顧地陷入了一段萬劫不復的婚外戀。
米瑞蓉的最新力作《留守男人》從2009年11月起在網上亮相后,就受到業內外人界追看,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有著地產女老板、餐廳老板等多重身份的米瑞蓉寫起小說來也是游刃有余。
沙龍一開始,成都電視臺主持人蘇曉苑就為難米瑞蓉,希望她用3句話來介紹《留守男人》是怎樣的一個故事。米瑞蓉笑著說:“第一句就是李海這個留守男人在成都打拼,發生婚外戀與妻子離婚的故事;第二句是吳婷放棄事業,帶著女兒在溫哥華求學,做一個全職的家庭主婦寂寞生活的故事;第三句是曉菲這個單純的女孩在地震中失去雙親而又讓她遇到一個自己深愛不已的男人的故事。”三句話完美地詮釋了小說的核心內容,米瑞蓉精辟的話語引來掌聲不斷。
談到創作小說的初衷,米瑞蓉笑說自己本來只是在平時與朋友聊天時,說到身邊很多移民的朋友,還有他們的故事。最初也只是寫來玩,但后來很多讀者在博客上與米瑞蓉互動,眾多的鼓勵讓她決定把小說好好寫下去。根據生活中的積累,她把很多生活中的原型塑造成有血有肉的人物寫進小說里面,就像小說中,李海在5.12汶川地震時遇到地震的場景,就是米瑞蓉本身在地震中的反應。
在現場來賓互動的環節中,聊到自己最喜歡的角色,最熟悉這本小說的、也是將小說改編成電視劇劇本的編劇蘇曉苑,就表示她非常喜歡吳婷。“吳婷不是一個除了姿色之外一無是處的女人,她聰明、賢惠,更重要的是,是她一路陪伴著李海從白手起家到積累下豐厚的財產。兩人有深厚的感情基礎,但李海還是被曉菲吸引,到底是男人劣根性作怪,還是始終敵不過移民之后時間空間的隔膜?”而參加沙龍的女嘉賓則紛紛表示對李海的行為非常不理解,一方面,他不想辜負吳婷的情義,另一方面,他又舍不下對曉菲的憐愛。
“只有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聽著身邊吳婷均勻的呼吸,李海才偷偷地想起在大洋彼岸還有一個女人在痛苦地等待,他時有心痛,而且這心痛隨著時間的推移越加強烈,但他還是始終壓制著這種感覺……” 現場演繹的環節,在聆聽了四川電視臺《星地產》的總制片人張唯演繹了“李海”之后,在場女嘉賓對李海的這種“吃著碗里又看著鍋里的”作法更加深惡痛絕,張唯這段深情演繹更是把活動推向了高潮。
活動的最后,嘉賓們分別從自己的視角剖析了中年人的情感危機,現實版“李海”何先生說:“從一個中年男人的角度說,妻子留守在成都7年,我在美國工作,如果我像小說里的男主人公有了外遇,轉了一大圈還是會回到妻子身邊,盡一個丈夫和父親的責任。”
本期女主人
米瑞蓉
成都萬博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沙龍現場精彩橋段
《留守男人》電視劇正籌備中
米瑞蓉跟大家分享了一個好消息,中影公司電視劇中心在小說完成后第一時間就談定版權問題,目前正在進行劇本的編寫工作。而大家最關心的男女主角李海和吳婷的扮演者,不出意外的話分別將由時下最火的電視劇明星吳秀波和海清扮演。目前很多投資方搶著投資這本部由《留守男人》改編的電視劇,現場很多朋友表示想投資,并紛紛希望請米瑞蓉再寫個續集。
精致書簽令人愛不釋手
《成都女報》特意為本次女主人沙龍制作了精致的書簽。正面是《留守男人》小說里面出現過的故事場景——加拿大露易絲湖、加拿大班芙城堡酒店等的風景圖,而這些圖片都是米瑞蓉在加拿大親自拍攝的。背面則是《留守男人》里的唯美語言,比如廣受粉絲喜歡的“愛上她,我只用了幾十秒,忘記她,我卻要用一生一世的時間”。雅致的小書簽令大家愛不釋手,更加勾起了現場朋友對小說出版的迫切向往和對電視劇的熱情期待。
微博網友現場發問
在策劃本期女主人沙龍的時候,《成都女報》還通過微博發起“米瑞蓉讀者征集會”,在活動當天,《成都女報》特意把“種菜養魚”和“攝影師老鹽”等5位熱心讀者邀請到現場,與米瑞蓉現場互動。網友“種菜養魚”作為《留守男人》的忠實讀者,經常在微博上跟米瑞蓉互動,發表自己對小說的看法,甚至自己設計了小說的結局。另外一個熱心讀者車國宇,參加了活動之后在微博上說:“我準備帶著今天的收獲重新讀《留守男人》。”
現場廣播劇新穎獨特
本報的兩名女記者用音頻的方式分別錄制了來自吳婷和曉菲的內心獨白,演繹了一出廣播劇。當“曉菲”用稚嫩而理性的聲音配著悠揚的音樂說到:“李總,您好!請允許我還是這樣來稱呼您,看到這個短信的時候,我已經走了,我永遠不會忘記在我最無助的時候是您牽著我的手走出黑暗,也許我的未來還有很多黑暗,但我會帶著您曾給的那份愛獨自走向未來……”大家已仿佛置身于電視劇中。而男主人公李海的獨白則是邀請四川電視臺《星地產》總制片人張唯朗讀,當張唯用他渾厚而富有磁性的聲音現場演繹后,更是讓大家錯亂地認為小說中的李海就像自己身邊的朋友一樣,正處在兩份情感的苦苦掙扎之中。而張唯表演完后則開玩笑說,“叫吳秀波別來了,就讓我演吧。”
移民女子的反思
現場有一位正準備移民的女嘉賓,她則表示,雖然還沒有閱讀過小說,聽了大家的討論也把小說的故事梗概拼湊齊全了。“我們國人為了下一代的教育而移民到外國,但夫妻之間的感情卻因為時間空間的距離逐漸淡泊,我不得不重新審視一下移民這個問題。”
最憂傷的那首歌
相信參加了本次沙龍的人都記得一首舒緩而哀傷的曲子——《布列瑟農》,作為沙龍活動現場一直循環播出的背景音樂,米瑞蓉向在場的所有朋友推薦。她說:“這首曲子是一個叫馬修#8226;連恩的加拿大作曲家創作的,靈感來源于他的親身經歷。馬修#8226;連恩早年主要是在綠色環保組織工作,在美國加州邂逅了一個年輕女孩之后,兩人瘋狂地相愛了。然而,不久后女孩要回到紐約上學,馬修#8226;連恩則要回到圣迭戈工作,離別的時候,馬修#8226;連恩流著淚把心愛的女孩送上火車,然后他創作了這首悲傷的情歌。米瑞蓉認為在很傷感的時候聽這首歌,真的很好聽,也表示這首歌可能會出現在電視劇里。
男女嘉賓有話說
男人的夢是豐富的
張唯 四川電視臺《星地產》總制片人
米姐寫這個小說是在幫我們認識男人,在我看來,李海是一個風流倜儻、英俊不羈的男人,男人的夢是豐富的。吳婷給人的感覺是純美,帶著一種家庭的溫暖,而曉菲是一個非常單純干凈的女孩子,她跟吳婷的感覺是截然不同的。
兩地分居引發的思考
攝影師老鹽 微博粉絲
因為《留守男人》講的是兩地分居的生活,所以我就想起我的父母,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由于戶口、工作的關系,他們被迫分居,而小說中的李海和吳婷則是為了孩子的教育而自愿分居。李海遇到曉菲是在5.12汶川大地震這個特殊的環境中,而地震之后人的思想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兩個人的感情就像強力膠,一旦粘上就是愈合不了的痛,因為一撕扯下來,皮肉還連著筋骨。
參與到其中很快樂
種菜養魚 微博粉絲
我很喜歡看《留守男人》,一直都追著看,能通過《成都女報》的微博征集參加這次活動,我覺得很榮幸。米總是一個有氣質、有修養的知性女人,她性格開朗、直爽,不但感情細膩,而且熱愛生活。《留守男人》寫的是我們成都男人的故事,通過這個小說,讓更多人來了解成都,挺好的。
《留守男人》故事很好看
遲阿娟 資深攝影記者成都聚合傳媒副總編
米姐的文筆很細膩,很有文采,故事本身很好看。作為第一期《成都女報》女主人沙龍的“女主人”,遲阿娟認為女報女主人沙龍這種形式很好。通過女主人的凝聚力,可以把不同行業的人以一種輕松的形式聚集在一起,讓久別的老朋友又可以在一起輕松相聚,同時在沙龍里又可以認識新的朋友,打開自己的交際圈,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個新的圈層。
關注感情,關注家庭,關注生活
趙艷斌 成都毓秀苑總經理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在這個物化的社會,我們應該更加加強精神文化方面的閱讀,更有人文情懷。米姐的這本小說,不僅讓大家在這個紛繁浮躁的社會里能夠靜下來,閑下來讀書,更重要的是能讓大家更加關注感情,關注家庭,關注生活。
沙龍拉近人與人的距離
蘇曉苑 電視劇《留守男人》編劇
米總作為成都房地產界最著名的開發商之一創作小說,本身就是一個意外。《留守男人》這本書的題材讓我覺得很意外,因為米總的作品中涉及到了三個時下最讓人關注最火的話題:一個是描寫中年情感,一個是描寫移民情結,還有一個男主角的身份是房地產開發商,而這三個話題都與米總有關,首先米總是開發商,她本身也是有著移民的經歷,而且現在正處于中年這個階段,米總的這本書真的寫得很有深度很精彩。
《成都女報》組織的這次活動,形式很好。現在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說遠很遠,說近也很近。隨著現在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大家的距離也就越來越遠。另一方面,隨著微博的誕生,大家通過在微博上對同一事件的關注,就可以把大家的距離拉得很近。這次沙龍活動就像是把微博搬到現實生活中一樣,大家因為關注共同的話題聚集在一起,因而結識到更多新的朋友,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
“女主人”感言
作為這次女主人沙龍的主角,米瑞蓉女士認為《成都女報》女主人沙龍,能讓大家在這個節奏快速的社會里,找那么一個下午讓大家閑下來,靜下心來分享一個文化作品,這個創意很不錯。而且在這個分享《留守男人》過程中,大家對待感情這一話題的碰撞也很有火花,不管是對感情的渴望也好,對愛的認知也好,在場的朋友都有著不同的觀點,這正是體現了真實的感情的所在。
熱心讀者解讀《留守男人》
讓愛更好地存在
種菜養魚 微博粉絲
在國人的情感世界,“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家的感覺,就是愛的歸宿,家可以抵御戰亂的困苦,難道還不能hold住兩地分居的距離?可視電話,Email,現代人舉手之間可以完成古人幾個月才能得到的家書。家,是溫暖的地方,是可以供人遮風擋雨的地方,因為那里,有自己最愛的人。其實吳婷需要的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感覺,李海一個深情的眼神可以讓她把移民的困苦瞬間減小。在她看來愛是一種相互依偎,是付出而不是一種單向索取,這是她發自內心的一種依戀,一種牽掛。李海和吳婷生活了10多年的時間,應該熟知吳婷的感情特性,做為一個男人應該去享受這種美好的情感生活,去維護妻子的情感尊嚴,而不是去利用吳婷的情感弱點來維持自己正常的家庭生活。也許李海就根本不了解吳婷的情感世界,也不在乎吳婷這種善良淳樸的愛,這點在他和曉菲激情相遇,很好地證明了。其實這時的選擇是一種潛在意識,在當今中國,性和愛往往混為一談,其實性只是愛的一個基礎,絕不是愛的全部。在金錢和功利在人們生活占主導地位的現在,成功男性更容易愛上年輕美貌的女人,而漂亮女性更容易愛上有財富地位的男人,這往往是一個誤區,我們應該去愛值得和適合自己愛的人,去付出、欣賞、珍惜、感動、了解、保護、占有,讓愛更好地存在。
車國宇 熱心讀者
有幸參加了《成都女報》組織的米瑞蓉“讀”家分享會,寬云窄雨非常適合做這樣的對話活動,既可以深入地走進作者米姐的圈子,又可以分享米姐的審美情趣,一舉兩得,現場的古樸擺設和簡單布置是最精致的點綴。
最具創意的是《成都女報》制作的米姐攝影與小說文字節選組合而成的書簽,對于我這種浪跡于網絡和電子書的讀者,這無疑是一份珍藏。男主人翁“李海”的對白由張唯娓娓道來,配搭著《布列瑟農》的樂曲,把我們帶入了一片寧靜的湖面去欣賞這段凄美的愛情。蘇曉苑這位才女創作的小說劇本,也給我們帶來了更多的遐想。
詞句的獨創性,無疑是一個作家最有價值的部分。《留守男人》里的曉菲說:“這是一段讓我化骨為泥都難以忘懷的愛情。”小說的詞句強烈地沖擊著我們每個讀者的心靈,痛的記憶化春泥,下個花季沒紅塵。有的故事,本是歲月成全,有的話語,歸于生活洗禮。米姐的小說中,把非常復雜的情緒和感情,把那些用理性的語言,用概念表達不出來的東西表達出來了,這就是藝術本身存在的理由。一生不會只愛一人,最愛卻只會有一個,書中的塑造的李海從情感、觀念、追求甚至是生理上都演繹著這句話,男人總會在小說中的男人中里找自己的影子。我并不是情感專家,兜售自己的觀點,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讀者心目中自有一個是非標準。
《留守男人》書簽文字精選
1.誰曾沒有經過繁花似錦,誰曾沒有經過枝繁葉茂,但終是要回到寧靜,回到欲望過后的終點。
2.人總是在情已遠逝以后才體會到:你從未有選擇過你的生活,你只是在過你的日子。
3.海總是讓你那么震撼,時而它隨風卷起白色的浪花,裹著塵埃,拍打海面;時而它平靜得像是鋪在大地上的藍色金絲絨一般,略帶褶皺,泛起熒光。雖然,火車將帶走我的人,但我的心,卻不會片刻相離。
4.“愛上她,我只用了幾十秒,忘記她,我卻要用一生一世的時間。
5.我站在布列瑟儂的星空下,
而星星,也在天的另一邊照著布列勒。
請你溫柔地放手,因我必須遠走。
特別預告
寬云“書畫同源”大型畫展將于9月10在四川省博物館隆重開幕。屆時,20余位植根于四川,在書畫上頗具造詣的藝術家將以“書畫同源”為題展出約200件作品。
時間:2011年9月10日-9月15日
地點:四川省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