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西瓜皮為原料,研究了西瓜皮果脯的加工工藝參數。結果表明,挑選清洗好的西瓜皮用95~100℃熱水漂燙3min,經0.03%的NaHSO3護色,3%的CaCl2硬化后,選用白砂糖和檸檬酸為主要輔料,第一次糖液質量分數為20%,檸檬酸為總糖量的0.5%,糖煮時間為6 min,浸漬時間為2 h。第二次糖液質量分數為40%,檸檬酸為總糖量的0.5%,糖煮時間為17 min,浸漬時間為15 h糖制,用電熱恒溫鼓風干燥器在溫度為60 ℃,烘制8 h后可得到酸甜適中,透明飽滿,色澤均勻的果脯。
關鍵詞:西瓜皮;果脯;護色;硬化;糖制;烘制
中圖分類號:TS255.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439-8114(2011)10-2092-04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Preserved Watermelon Peel
YE Hua,L?譈 Ai-li
(Department of Food Engineering,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uaian 223003,Jiangsu,China)
Abstract: The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developing preserved fruit from watermelon peel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fter the watermelon peel was picked and washed, it should be boiled in water at 95~100 ℃ for 3 min, treated by 0.03% NaHSO3 for 2 h to protect color, hardened by 3% CaCl2 for 2 h, then boiled in 20% syrup with 0.5% citric acid for 6 min and immersed for 2 h as first sugar preservation, and boiled in 40% syrup with 0.5% citric acid for 17 min and immersed for 15 h as the second sugar preservation. The preserved fruit with good taste, color and tissue state could be finally obtained after artificial dried under 60 ℃ for 8 h by electro thermal constant temperature blast oven.
Key words: watermelon peel; preserved fruit; color protection; hardened; sugar-preserved; artificial dried
西瓜深受人們喜愛,但人們往往忽視了瓜皮的食用價值,導致占西瓜產量1/3的西瓜皮成為夏季城市的主要垃圾來源,造成了極為嚴重的環境污染。西瓜皮味甘性涼,曬干后的西瓜皮可制成中藥“西瓜翠衣”,具有良好的清熱解毒的作用。新鮮的西瓜皮除含豐富的維生素和煙酸外,還有多種有機酸及鈣、磷、鐵等礦物質,同樣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降血壓的作用,對水腫、腎炎、燙傷、浮腫等疾病有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1]。若將其深加工,既變廢為寶,又可提高營養價值。以西瓜皮為原料研制西瓜皮果脯,探索加工西瓜皮果脯的最佳工藝參數,為西瓜的深加工與綜合利用提供理論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新鮮西瓜(產于淮安);白砂糖、綿白糖、赤砂糖、食鹽均為食品級,檸檬酸、抗壞血酸、蘋果酸、酒石酸、NaHSO3、CaCl2、明礬均為分析純;電子天平、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和電烤爐等。
1.2方法
1.2.1西瓜皮果脯加工工藝流程[2]選料→清洗→切條→漂燙→護色→硬化→第一次糖煮、糖漬→第二次糖煮、糖漬→烘干→包裝
1.2.2漂燙時間對西瓜皮果脯的影響95~100℃熱水漂燙西瓜皮0、1、3、5、7 min,通過感官評價確定最佳漂燙時間。
1.2.3護色劑對西瓜皮果脯的影響以質量分數分別為0.5%、1.0%、2.0%、3.0%、3.5%食鹽浸泡西瓜皮2 h。以質量分數分別為0.5%、1.0%、1.5%、2.0%、2.5%檸檬酸浸泡西瓜皮2h。以質量分數分別為0.5%、1.0%、1.5%、2.0%、2.5%抗壞血酸浸泡西瓜皮2 h。以質量分數分別為0.10%、0.05%、0.03%、0.02%、0.01% NaHSO3浸泡西瓜皮2 h[3]。通過感官評價確定最佳的護色劑及其質量分數。
1.2.4硬化劑對西瓜皮果脯的影響選用質量分數分別為5%、4%、3%、2%、1%的CaCl2、明礬浸泡西瓜皮2 h[4],通過感官評價確定最佳的硬化劑及其質量分數。
1.2.5糖對西瓜皮果脯的影響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用相同質量分數(第一次糖液質量分數為20%,第二次糖液質量分數為40%)的白砂糖、綿白糖、赤砂糖制作西瓜皮果脯,通過感官評價確定糖的種類。
1.2.6酸味劑對西瓜皮果脯的影響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用檸檬酸、酒石酸、蘋果酸制作西瓜皮果脯,通過感官評價確定酸味劑的種類。
1.2.7糖制條件對西瓜皮果脯的影響
1)單因素試驗。①白砂糖用量的確定:在固定檸檬酸0.7%第一次糖煮4 min,第二次糖煮12 min,第一次糖漬2 h,第二次糖漬15 h,分別使第一次、第二次糖質量分數為(10%,30%)、(15%,35%)、(20%,40%)、(25%,45%)、(30%,50%)來制作果脯,通過感官評定來確定白砂糖的最佳用量;②檸檬酸用量的確定:在固定第一、二次白砂糖質量分數,第一、二次糖煮時間(4,12)min,第一、二次糖漬時間(2,15)h,分別加入檸檬酸的質量分數為0.1%、0.3%、0.5%、0.7%、0.9%來制作果脯,通過感官評定來確定最佳的檸檬酸的質量分數;③糖煮時間的確定:在固定檸檬酸的質量分數,第一、二次糖的質量分數,第一、二次的糖漬時間(2,15)h,分別使第一、二次的糖煮時間為(1,5)min、(2,10)min、(4,12)min、(5,15)min、(7,20)min來制作果脯,根據感官評定來確定最佳的糖煮時間;④糖漬時間的確定:在固定檸檬酸的質量分數,第一、二次的糖質量分數,第一、二次的糖煮時間,分別使第一、二次的糖漬時間為(0.5,5)h、(1,10)h、(2,15)h、(3,20)h、(4,25)h來制作果脯,通過感官評定來確定最佳的糖漬時間。
2)正交試驗。對西瓜皮果脯糖制加工的主要影響因素包括糖液質量分數、檸檬酸的添加量、糖煮時間、糖漬時間。進行4因素3水平正交試驗,以確定西瓜皮果脯的最佳糖制條件。
1.2.8烘制條件對西瓜皮果脯的影響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與電烤爐溫度分別都為50、55、60、65、70℃,分別烘制5、6、7、8、9 h,通過感官評定來確定最佳的烘制條件。
1.2.9西瓜皮果脯品質檢測方法感官評定標準見表1;采用斐林試劑直接滴定法測定總糖和還原糖;采用直接干燥法測定水分;采用平板計數法測定菌落總數。
2結果與分析
2.1漂燙時間對西瓜皮果脯的影響
由表2可知,漂燙3 min的口感和色澤是最好的,因此選用95~100℃的熱水漂燙3 min。
2.2護色劑對西瓜皮果脯的影響
由表3可知,NaHSO3在質量分數為0.03%的時候色澤品質最好。NaHSO3用量很小,加工成本比較低,因此選擇0.03%的NaHSO3為護色劑。
2.3硬化劑對西瓜皮果脯的影響
由表4可知,不同的硬化劑對西瓜皮的硬化效果都不一樣,差異明顯,CaCl2和明礬溶解度較高,而且經明礬硬化后,西瓜皮有點黏,口感不如CaCl2的好。因此選用3%的CaCl2作為西瓜皮果脯的硬化劑。
2.4糖對西瓜皮果脯的影響
糖的種類對果脯的品質影響甚大,糖的品種較多,如麥芽糖、果葡糖漿、蜂蜜、蔗糖等。麥芽糖的甜度低。果葡糖漿的含糖成分較多,故吸濕性較強,穩定性也較差,易受熱分解而變色。蜂蜜中的果糖含量較大,甜度較高,由于果糖較多,故吸濕性很強,易使產品發黏,而且成本高。蔗糖的甜味較好,純正而無異味,能使產品具有良好的風味;葡萄糖先甜,繼而有苦和酸澀感,不適用于果脯蜜餞的加工。蔗糖的品種較多,常見的有白砂糖、綿白糖、赤砂糖、冰糖等。白砂糖、綿白糖的風味純正、色正無雜、保藏作用強、價格適中。用這種蔗糖加工果脯蜜餞,其產品色澤晶瑩,口感鮮潤清甜,可保持原果蔬風味,沒有苦澀味和異雜氣味。赤砂糖的產品的色澤會發暗或變成紅褐色,風味大受影響,口感也差,產品品質下降。白砂糖比綿白糖甜些,而且價格也便宜些[5]。研究發現選用白砂糖制出的西瓜皮果脯品質最高,因此選用白砂糖作為西瓜皮果脯的糖原料。
2.5酸味劑對西瓜皮果脯的影響
在果脯蜜餞制作中,酸味劑的作用不僅在于調節制品的風味,更重要的作用在于調節蔗糖溶液的pH值,促進蔗糖的轉化,以取得轉化糖與總糖的適當比例,防止制品的返砂。同時,還有抑菌、防腐和抗氧化作用,有利于制品的保藏。檸檬酸為無色半透明結晶或白色粉末,無臭,有強酸味,吸濕性強,易溶于水,因存在于檸檬中較多而得名。檸檬酸的酸味圓、滋美、爽快、可口,入口即達到最強酸感,但持續時間較短。檸檬酸的酸味是所有有機酸中最緩和而可口的,故應用最為廣泛。檸檬酸對人體安全無害,可按正常生產需要使用[5]。研究發現,酒石酸與檸檬酸相比,具有稍澀的收斂味。蘋果酸與檸檬酸相比,其酸味略帶刺激的收斂味,微有苦味。因此選擇用檸檬酸作為西瓜皮果脯的酸味劑。
2.6糖制條件對西瓜皮果脯的影響
2.6.1單因素試驗由表5可知,在影響西瓜皮果脯品質的各單因素中糖質量分數為(20%,40%),檸檬酸質量分數為總糖量的0.5%,第一、二次糖煮時間為(5,15)min,第一、二次糖漬時間為(2,15)h感官得分最高。
2.6.2正交試驗在單因素試驗的基礎上進行正交試驗,因素與水平見表6,結果見表7,可知,影響產品質量的主次因素為A>B>C>D,最佳工藝條件為A2B2C3D2,即在西瓜皮果脯的制作中,第一次糖煮的質量分數為20%,糖液中的檸檬酸添加量占總糖量的0.5%,煮制6 min后,再浸漬2 h,第二次糖煮的質量分數為40%,糖液中的檸檬酸添加量占總糖量的0.5%,煮制17 min后,再浸漬15 h。
2.7烘制條件對西瓜皮果脯的影響
從表8可知,用恒溫鼓風干燥箱烘制時,60℃烘制8 h是最佳的。從表9可知,用電烤爐烘制時,65℃烘制7 h是最佳的。從兩個表中可知用鼓風干燥箱烘制的普遍比電烤爐烘制的好。所以選擇鼓風干燥箱60℃烘制8 h。
2.8產品質量指標
2.8.1感官指標口感:清甜爽口、酸甜適中,軟硬適中,無不良口味;色澤:淺金黃色、半透明、色澤均勻無雜質、有光澤、晶瑩剔透;組織狀況:組織飽滿、無干縮、形狀完整、不返砂、不粘手、很柔韌。
2.8.2理化指標總糖含量:45%~50%;水分含量:18%~22%;還原糖含量:20%~25%。
2.8.3生物指標細菌總數≤100 CFU/g,符合國家標準。
3結論
以西瓜皮為原料,經過研究西瓜皮果脯制作工藝中漂燙時間、糖和酸的種類、護色劑和硬化劑的種類與用量、糖制條件及烘制條件,得出了西瓜皮果脯的最佳加工參數。
經挑選清洗的西瓜皮用95~100℃熱水漂燙3 min,經0.03%的NaHSO3護色,3%的CaCl2硬化后,選用白砂糖和檸檬酸為主要輔料,經第一次糖液質量分數為20%,檸檬酸為總糖量的0.5%,糖煮時間為6 min,浸漬時間為2 h。第二次糖液質量分數為40%,檸檬酸為總糖量的0.5%,糖煮時間為17 min,浸漬時間為15 h糖制,用電熱恒溫鼓風干燥器,溫度在60℃,烘制8 h后可得到金黃色、晶瑩剔透、口感較好西瓜皮果脯。
參考文獻:
[1] 任小青,朱林.低糖西瓜皮果脯的生產工藝[J].食品研究與開發,2009,30(5):92-95.
[2] 沈裕生.果脯加工技術漫談[J].果農之友,2003(10):31.
[3] 莫開菊,程超,王純杰.檸檬酸-氯化鈣對糖姜片護色效果的研究[J].食品研究與開發,2004,25(6):37-39.
[4] 廖建龍.果脯蜜餞加工過程中存在問題與對策[J].福建農業,2002(10):11.
[5] 王天陸. 低糖芒果果脯的研究[J]. 食品工業,2008(1):49-50.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