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成都信息工程學院的副校長,賀盛瑜時不時流露出的感性氣質讓人覺得松了一口氣——她并不是黑著一張臉讓學生們避之不及的那種角色,也不是除了工作便再無依托的“鐵娘子”,工作之外,她有一個可以讓她寄放所有情感的家,她愛著家里的每一位成員,不論是陪在身邊的,還是業已離開的。
還有一個可以被稱之為家的地方,就是她的學校了。每一日,她穿過這所自己呆了30多年的校園,都會伴隨著甜蜜而溫暖的呼吸。
父親塑造出她成功的雛形
賀盛瑜的父母都是老師。
上面這一句話,表達的應該是賀盛瑜出生在一個對于子女成長很有利的家庭中,因為父母的工作原因,她可能會獲得更系統和專業的教育,不論在學業上,還是在生活中。上面這一句話,也可以表達在賀盛瑜的童年時代,她錯過了許多同齡人可以揮霍的時光,沒有參與到大多數小朋友昏天黑地摸爬滾打的游戲中。上面這一句話,還可以表達的是,在這樣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必然會看到父母工作的辛勞和枯燥,在選擇職業的時候,往往會自動回避和父母殊途同歸,賀盛瑜卻偏不,她不僅也進入了教師行業,而且現在是這個行業中的管理者。
在她的心中,并沒有產生過排斥教師這個職業的想法,即使在孩童時期被管教最嚴厲的階段也沒有。她的父母因為當時的政策原因分居兩地,父親被調動去涼山一所重點中學當校長,母親在攀枝花教書,作為家中最大的孩子,賀盛瑜在10歲之前一直跟著父親,兩個妹妹在母親身邊,一家人在假日的時候才會相見。
一個小姑娘,由父親帶大,耳濡目染的自然是來自男性的堅毅和執著,更何況賀盛瑜的父親在她心中,是一個近乎完美的男性形象,“就算到了現在,父親已經70多歲了,走起路來背還打得挺直,從后面看跟個小伙子一樣?!痹谫R盛瑜的記憶中,和父親共度的童年時光就已經基本上確定了她未來的性格走向,她和他一樣從來都站得端正,行得筆挺。
由于父親工作很忙,賀盛瑜在5歲就被送進了小學,父親對此的看法是,如果跟不上大不了重讀一年,反正年齡還小不耽誤事。好在她沒有讓這個“大不了”的機會出現,倒是自此成為了求學路上每一個班級中年齡最小的那個。5歲的孩子玩心未泯,父親并沒有因為她是自己的女兒而對她客氣一些,他甚至用比對待學生更嚴厲的方式要求著女兒。沒有上學之前,她就要學著練字——那時她連字都不認識太多,除此之外還要學習一些關于繪畫、二胡之類的可以陶冶心性的特長。對于練字,小姑娘很有興趣,二胡嘛學著學著就丟了,父親并沒有就此大發雷霆過,他的本意也就是給女兒接觸到它們的機會,找到自己喜歡的一項去堅持。因此到了現在,賀盛瑜的一手好字還能經常贏得大家的交口稱贊。
關于幼時父親制定的“家規”,現在賀盛瑜記得最清楚的一條就是——沒有寫完作業不準吃飯。注意,這可不是“沒有寫完作業不準出去玩兒”這種每個家長都可以“怒吼”出口的小小威脅,那時就算課業并不繁重,放學到家馬不停蹄地寫作業,完成之后也差不多日頭將近了。于是,剛上一年級不過5歲多的她就每天搬個小板凳坐在院子里寫作業,滿心滿念都是廚房里的那一頓香氣誘人的晚餐。如果說以前是類似于巴甫洛夫式的應激反應讓她養成了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寫作業的習慣,那么這個習慣發展至今,就變成了當天的事情一定要當天完成。這句話說起來簡單,做起來要克服的是人性中最可怕的一點:惰性。賀盛瑜感激父親曾經的嚴格,讓她懂得逐漸提出自我要求并做出自我約束,這是她現在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個讓大家尊敬,也讓自己滿意的管理者的基礎。
母親和妹妹帶來家中的熱鬧溫暖
賀盛瑜的兩個妹妹和她的性格差異還是比較明顯的,作為大姐,賀盛瑜更加嚴謹勤勉,而兩個妹妹更加活潑。在賀盛瑜看來,這與妹妹們自小跟在母親身邊有很大關系。她的母親是一位非常開朗的女人,對生活有無窮的熱愛,自然也仿佛有無窮的精力去探尋那些自己熱愛的每一個細節。這些都潛移默化地影響到了兩個妹妹,賀盛瑜記得中學時期,兩個妹妹一個是田徑“超人”,一個在重點中學的文化匯演中跳舞拿到了第一名。相較兩個妹妹而言,賀盛瑜更擅長的是學術方面的鉆研,這一點她從來沒有讓父母操過心,自然也從未讓他們失望過。
曾經并不能時常團聚的一家人,卻沒有因為地理上的遙遠而疏遠。母親后來調到離父親稍近的學校工作,說是稍近,步行也要一兩個小時才能到。賀盛瑜那時便每日在食堂里打了菜飯,走上一兩個小時給母親送去。到了她10歲左右的時候,父母終于費盡周折調到一起工作,至此,一家人才真正地開始朝夕相處起來。
父母對待3個姐妹從未偏心過,賀盛瑜的回憶中,母親很少發火,父親對外的威嚴進了家門后就會變成是慈愛。她說有一次小妹突然拉肚子很嚴重,父親是一路背著她連夜去西昌看醫生的。后來女兒們漸漸長大,父母不可避免地衰老,盡管如此,他們依然當這3個女兒是小姑娘,女兒們遇到什么問題,他們一定會竭盡全力去幫助。到了2000年的時候,37歲的賀盛瑜決定要考博,50多歲的父親向單位請假,每天買菜煮飯讓女兒能夠安心去復習備考。
以上這些細小的故事,都是賀盛瑜說出口就會哽咽的片段,她深知生長在這個家庭是自己的人生之幸。一家人幾乎從來沒有拌過嘴,互相扶持著度過了每一位成員難熬的歲月。
兩個男人給她同樣的愛
“2007年,我家發生了一件大事?!辟R盛瑜這樣說,她似乎并不打算避諱生命中最痛楚的階段,盡管敘述這件事對她來說過于艱難,她幾次泣不成聲,在講完之后大舒一口氣表示這些痛楚今天到此為止,再拿出一面小鏡子檢查起通紅的眼睛,擔心一會兒在工作中被同事看出哭過一場。
2007年,與賀盛瑜相愛了20多年的先生因病離世了。
賀盛瑜與先生結婚時23歲,1987年她與先生結為連理。她說,那時的教育體制下,小學只用讀5年,初中3年,高中2年,本來上學就很早的她考入成都氣象學院(現成都信息工程學院)時才15歲多,是學院中年紀最小的學生。她積極且認真,年齡小可是完全不露稚氣,19歲多畢業就留了校繼續考研。先生當時是電子科技大學的高材生,兩人因為同學朋友之間的聚會相識,彼時,她面容清麗,他儀表堂堂,最重要的是,他們有相似的經歷,對世界有同一個角度的觀看方式,而且懂得彼此的心。
婚后兩人的生活并不是無憂無慮的,孩子出世以后,生活上的壓力讓這個小家的經濟情況變得頗有些捉襟見肘,那時的教師工資可以算是微薄,為人父母自然希望給孩子提供一個更好的成長環境。正巧當時先生可以去浙大攻讀博士,但是想到賀盛瑜一個人在家帶孩子很辛苦,他便放棄了這個絕好的機會,更讓人驚嘆的是,他從學術道路上抽身而出,進入了商界從零開始打拼,這一切舍棄,都是為了太太和孩子。而在2000年的時候,賀盛瑜由于希望自己能在學術上有突破,決定去報考博士,先生全力支持她,在考試前的幾天與她一起搬到了考場附近的賓館,怕吵著她復習連電視也不看,只是不停地鼓勵她,再堅持一下就好了。賀盛瑜說:“一個女人在面對巨大困難的時候,就好像爬山登頂前的狀態,需要有人鼓勵更能有戰勝困難的勇氣?!睂τ谫R盛瑜來說,她先生就是那個人。
先生的努力沒有白費,他在經商方面顯露出的天分讓他的工作愈發得心應手,一家人的生活也好轉起來。情人節,先生會給賀盛瑜買最好的禮物,平常的日子中,先生自己節儉到幾乎每一件衣服都是打折時買的,因為“男人嘛,隨便點最好”。
從2007年2月先生生病,到2007年8月先生離去,不過短短半年的時間,這半年也許是一個女人能夠承受的痛苦的極限。為了給先生找到最好的治療方式,她經常一個人開車往返幾百公里去探尋名中醫,一萬元一盒的藥她眼也不眨地買下,在先生面前盡量弱化病情,卻總是會在一個人的時候失聲痛哭。那時正好又是學校迎接教育部進行本科教學評估的重要階段,學校也需要她,她就只有把自己當成兩個人用,最后的結果是學校里的工作她沒有耽誤一絲半毫,先生卻不能繼續留在身邊。
整個治療過程中,先生始終都認為自己可以熬過這一關,他放心不下妻子小兒,任何治療都積極配合,可是卻無法對抗命運的戲弄。到了最后一段時間,他已經連最簡單的抬手扭頭等動作都做不到,賀盛瑜幫著他洗臉漱口,扶著他起身解手,有一天先生虛弱地握住她的手對她說:“下輩子,我們還是做夫妻?!?/p>
這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句承諾,先生最終帶著這句承諾離開了。賀盛瑜知道,太沉重的思念會把自己壓垮,而她還有兒子需要照顧,為了給先生治病,家里的積蓄也所剩無幾,她必須在每一次痛哭之后迅速地擦干眼淚,找到繼續生活的方法。她搬出了留下太多回憶的家,開始和父母同住。再一次,父母在女兒遭遇到人生重創的當下,用無比的耐心和無盡的關心,讓賀盛瑜一點點慢慢重新站了起來。
3年過去,她心中的傷疤并沒有痊愈,它應該永遠也不會痊愈,一份完美的卻無法廝守的愛有片刻也不敢忘的溫度和重量??墒?,這并不代表賀盛瑜不會再遇到幸福。她的一位朋友漸漸地向她走近,帶著焦急的關懷和對賀盛瑜與前夫感情的尊重。他走進了她的生活,對賀盛瑜的兒子寵愛之至,與賀盛瑜的家人相處愉快,“今天,他就帶著我父母去看牙了?!闭f到這里,她終于不再流淚。
有人問她,為什么她遇到的男人都這樣優秀,她一時啞然,不知怎么回答,一位閨蜜替她說出了答案:“因為賀盛瑜本來就是一個優秀的人啊?!笔堑?,若要值得被愛,必是自愛之人,她愛惜自己的翎毛,就自然有人看見翎毛的光滑美麗而走近她,她的幸福從來都不是一場幸運的游戲。
兒子的懂事是她最大的安慰
賀盛瑜的手機中,存著許多她與家人的照片,其中有一張是她與兒子的合影,這張合影拍攝于前夫去世后1個月。父親的離世,給當時在讀高中的兒子帶來了太多創傷,做母親的都看在眼里。那段時間,在七中就讀的兒子成績下滑得很厲害,上課時會反反復復地發來短信詢問母親同一個問題。爸爸醫得好嗎?作為一個小男子漢,兒子已經在盡量堅強地面對這一切了,可畢竟父子連心,在賀盛瑜攻讀博士研究生的那幾年中,父子倆是彼此最親近的朋友,這樣的告別,對于這個十多歲的孩子來說,確實太早了點。
在前夫去世后的第二個月,兒子的學校中組織學生進行暑期集中培訓,賀盛瑜親自去找到老師,為兒子請了一個月的假。她并不是不知道暑期培訓的重要,但她認為在特殊時期,讓兒子能夠擺脫頭頂的陰云顯然更加重要。就這樣,這位自己還來不及舔舐傷口的母親,帶著兒子來到了北歐旅行。
在北歐的美好風景與異國風情中,兒子第一次露出了自父親去世后的真誠笑臉。賀盛瑜手機里的那張照片就是高大的兒子“熊抱”住母親拍攝的,兒子笑得比背景中的艷陽還要燦爛耀眼。
高考時,兒子的成績本來可以隨意挑選川內任何一所211名校,賀盛瑜卻堅持認為如果兒子在自己身邊太久,恐怕會產生過重的依賴心,性格上柔軟的一面難以克服。為了培養一個男子漢,她堅持讓兒子報考了北京的大學,“離家遠一點,希望他能更加獨立,更加粗獷大氣。”
兒子是爭氣的,大一便以超過分數線150分的成績過了英語六級,這個假期還要去紐約參加聯合國青年大學生的會議?,F在他只要回家,一定會第一時間去為父親掃墓,之后與母親和繼父黏在一起。關于一個家的定義,賀盛瑜和兒子所擁有的始終是完整的。
賀盛瑜小講堂
家,承得起所有美好的情感
家和萬事興,聽起來有些老套,但這是樸素的真理。一個職業女性,也需要一個安靜溫暖的地方給她落腳,這個地方就叫做家。當然,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也是樸素的真理,很難有那種不紅臉不生氣的夫妻,也有許多女人對家這個地方避之不及,寧愿在外加班也不愿回家面對爭吵或者冰冷。此時,女人需要做到的,是審視自己,你有沒有真正把這個地方當做家,并真正為了它去不計代價地付出,你有沒有把自私放在一旁,甚至必要時把自我放在一旁,把自己完全交給家庭?家,承得起所有美好的情感,所以也值得女人用所有的心力去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