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能力和學習能力有關系嗎?答案是肯定的,寶寶自小的運動能力差將會嚴重影響到以后的學習能力。日常生活中家長要注意發展寶寶的運動能力,為寶寶將來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運動能力差影響寶寶的學習能力
3歲前的寶寶處于成長的巔峰期,一生中80%到90%的精細動作要在這3年中奠定基礎,給寶寶創造一個良好的健康教育環境非常重要。0至3歲的幼兒教育,要以幼兒的快樂體驗為原則,用運動的游戲方式開展。
有些家長讓寶寶上各種興趣班,寶寶要學游泳,又要學打球。但寶寶站在距地面不足1米高的平衡木上時,卻難以控制自身平衡。玩左右腦的動手游戲時,也笨手笨腳,缺少協調性。平衡性、協調性不好,就很難有自覺運動的能力,從而導致不能很好地控制自身,表現為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沒有持續性等諸多影響學習的問題。
“包辦”行為阻礙寶寶的運動能力發展
很多家長對寶寶過分關愛,吃飯要喂、穿衣要幫,事事都要包辦。導致寶寶的動手能力很差,還有些父母要么怕寶寶跌倒了,要么怕寶寶弄臟衣服了,總是“不許”寶寶這樣,“不許”寶寶那樣,他們不知道,這些個“不許”恰恰束縛了寶寶的手腳,也束縛了寶寶的發展。
生活中的吃飯、穿衣,體現了寶寶的運動能力和動手能力。父母事事包辦代替,對寶寶約束過多,會讓寶寶錯過許多能力發展的關鍵期。人的運動能力是分階段的,到了某一階段,他就應該具有相應的能力,但,目前很多寶寶的運動能力落后于他的發展階段。
寶寶運動能力的發展順序
3~4個月,嬰兒在俯臥位時,頭能抬高90度;4個月左右,能從仰臥位翻身到俯臥位;
5~6個月,能從俯臥位翻身到仰臥位;
6個月,能雙手支撐在身體前面端坐;
7個月時,能雙手支撐在身體兩側坐;
8~10個月,開始不用支撐而自由坐;
1歲~1歲半時,能開始行走。
小游戲培養運動能力
游戲一:鉆“隧道”
找一個長的大紙箱,做成“隧道”,最好在“隧道”中鋪點墊子,把一個玩具放在“隧道”的另一頭,讓寶寶爬過去拿到它。對寶寶來說,爬“隧道”是一個非常神秘和令人激動的游戲,人忽然不見了,又忽然出現了,就像變魔術一樣。
目的:讓寶寶身體更靈活,腰部也更有力量。
適合年齡:6個月以上
游戲二:翻越障礙
在地板上設置簡單的障礙物,如大枕頭、沙發墊、絨布玩具、椅子(從下面鉆過去)等,鼓勵寶寶沿著設置好的障礙一個一個地翻越:爬過枕頭,繞過玩具,從椅子下鉆過去……當寶寶通過這些障礙時會很開心,覺得自己很有本領。
目的:訓練寶寶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適合年齡:6個月以上
游戲三:小拖車
將床單放在干凈的地板上,讓寶寶躺或坐在上面。你慢慢地拽動床單,讓寶寶隨著床單移動。較大的寶寶,你可以將有一定重量的玩具或物品放在床單上,讓寶寶拉著玩,盡量不讓床單里面的東西掉出來。
目的:讓寶寶學會怎樣保持身體的平衡和如何控制自己的動作。
適合年齡:1歲以上
游戲四:拋接球
媽媽把小皮球拋給寶寶,寶寶接住后,再拋給媽媽。反復玩。如果爸爸能夠參與游戲,寶寶會覺得更有趣。也可以用氣球代替小皮球來玩這個游戲。
目的:訓練寶寶的身體靈活性。
適合年齡:1歲半以上
游戲五:跳進跳出
準備一個呼啦圈,平放在地上,讓寶寶跳進呼啦圈里,再跳出來。當寶寶熟練這個玩法后,你可以將呼啦圈抬離地面到適當的高度,讓寶寶跳進跳出。反復玩。
目的:讓寶寶的彈跳力越來越好,小腿變得越來越有勁。
適合年齡:2歲以上
游戲六:搬運工
爸爸和寶寶都把兩臂伸直,每人拿一個沙包或是一本書放在頭頂上。從一個房間運到另一個房間。也可以把書放在伸直的手臂上,從房間的一邊運到另外一邊,看看能夠堅持多遠不掉下來,一直運到終點的人為勝利。還可以爬著搬運,把書放在背上運到終點。
目的:幫助寶寶訓練平衡能力;發展持物運動的能力。
適合年齡:2歲以上